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85章:救郑伐蔡南伐楚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这边齐国攻打蔡国,驻扎在郑国边境的斗廉早已打听清楚,只打一个蔡国,齐国的300兵车就足够了,用不着诸侯的兵马,猜想他们一定是要进攻楚国,就派人把这情报飞报楚成王。楚成王召集百官商量对策,子文说:“齐桓公称霸北方,因为我们攻打他的盟国郑国,所以他就大会诸侯攻打蔡国,接着南下,向楚国显示威风,想阻挡我们北进。我们应该立即立即集结兵马,把斗廉的400兵车调回来,全力以赴迎敌。”

楚成王同意:“寡人命子文为大将,全权领兵对敌。”

令尹屈完说:“我们楚国兵力不比齐国弱,大江大河都是天然屏障,北方人不熟悉南方的地形,历史上周王几次进攻南方都没有达到目的。这次他们如果深入前行,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应该安排好兵力,利用好地形条件,打退他们的进攻。但是战争也都应该有个正当的缘由,没有理由是不正义的战争,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应该派人质问齐桓公,楚国什么地方犯着齐国了,为什么要大动干戈?”

子文说:“屈大夫讲的很有道理,如果齐国理不直,他就必须退兵。”

楚成王说:“好,就请屈完去齐营走一趟。”

96八国伐楚到陉山

斗廉从郑国火速撤兵,郑国解除了危险,郑文公率领兵马去新蔡和齐桓公会合。这时齐桓公小白、宋桓公御说、鲁釐公申、陈宣公杵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般、许穆公新臣等八国诸侯到齐,齐桓公是盟主。

齐桓公带领八路诸侯南下,很快到达楚国边境。齐桓公坐着驷马大车,走在前面。左右禀告已经到达楚国边境,齐桓公坐在车上举目前望,看到边境线上大道左旁,有一台大车,车前站着一人,衣冠整齐,迎面等待。齐桓公的车子到达跟前,那人拱手施礼:“请问来者可是齐侯殿下?楚国使臣屈完恭侯君侯,我主公有话相传。”

管仲赶紧来到前面挡驾,对着屈完一拱手:“我是齐国管仲,请问屈大夫有什么话要说与我主公。”

屈完一抱拳:“久仰,久仰!我主公听说上国率诸侯军车碾压楚国的土地,派遣下臣屈完向齐侯和各位诸侯致意,有话传给你们:‘齐楚各统其国,齐君治理北海,寡人治理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知道君侯为何踏上我的地盘?’”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典故就出在这里,很精典。其中的“风”字有两个意思,一是“动”,一是“情”,就是说马和牛这样善于奔跑的大牲畜发情配偶乱跑都到不了一起。楚成王使者质问齐桓公,你我两个地域相隔太远了,连马牛发情都跑不到一起,我们和你们没有磕碰,你带着大批兵车来我国国土上做什么?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这话很赶劲,很给力。

管仲回答说:“周武王把齐国封给我先君太公,周成王派召康公宣布加封我先君为大公,明确宣布:‘对于各个等级的诸侯国都可以自行决定征伐,对于各个爵位的国君和各地的长官都有权问罪,使他们服从朝廷,按时朝贡。’还赐给我先君一双鞋,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在今越南)、北到无棣都可以到达,凡是有不尊王的,都可以征讨。自从周王室东迁以来,诸侯怠慢王室,我主公奉周王之命担当方伯,恢复先祖的权利和责任。你们楚国应该每年给朝廷进贡包茅,周王用于祭祀。自从你们停止进贡,祭祀用的酒都不能过滤。这就应该征讨。还有,周昭王南征没有回去,他的死亡,与楚国有直接关系。”

这里说的包茅是古代楚国出产的一种蒿草,叫做菁茅。捆成捆就叫做包茅。古代祭祀时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渣滓。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代君王,名字叫做姬瑕,是周康王的儿子。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管仲拿这两个事件证明楚王有罪。屈完听了,心里觉得向周室贡赋包茅是很简单的事情,楚国连这点贡都不拿是说不过去。但是周昭王之死那是哪辈子的事了,现在的周惠王是第十八代王,已经过去二百五十八年了,还找现在的楚君负责,这不是笑话吗?

屈完不太服气地说:“周朝失去纲纪,许多诸侯国都不朝贡,太普遍了,也不是仅仅楚国而已。尽管如此,我可以代表我国表态,不贡包茅楚国知罪,可以恢复入贡。周昭王南征没能回去,那是乘坐胶粘木船吃水开胶造成的,这是谁的罪过你去问汉水之滨吧,我们主公不能承担这个责任。对于这两个事情,我将原原本本地汇报给我们主公。”

屈完说完上车就走。

管仲对齐桓公说:“楚人倔强善辩,舌战不能使他们屈服,应该继续进军,向纵深逼进。”

齐桓公传令八路大军一同进发,一直到达陉山,接近汉水。管仲下令:“各路兵马在此屯扎,不可前行。”

诸侯都不理解,纷纷说:“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应该继续前进,渡过汉江,和楚国决一死战。”

管仲说:“我们刚刚到达楚国边境时,楚国就派屈完出使军前,说明楚国已经做了准备。过了汉水就是楚国腹地,我们需要探明地形。我们到达陉山,屯兵与此,彰显中原各国的兵威,对楚国已经起到震慑作用,令楚国服气。楚国必然再派使者来求和。楚王答应向周王朝贡,归顺周王,我们这次征伐就算达到了目的。”

诸侯不信楚国能够派使者请和,仍然各持己见。

子文集结全国的兵马屯扎在汉水南岸,制定了周密的作战方案,依据地形优势部署兵力,专等诸侯大军渡江时进行袭击。可是八国兵马没有渡江,而是在陉山驻扎。子文说:“管仲懂得兵法,在江北作战对他们有利,他是力求出战必胜。我们应该派一使者过去,探探他们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决定是战是和。”

成王问:“派谁合适?”

子文建议说:“屈完已经见过齐侯和管仲,熟悉情况,应该派他再去一趟。”

屈完说:“现在虽然周朝王室衰微,但是天下诸侯仍然承认周王是天下共主。我们也应该公开表态尊崇周王,继续纳贡。这样齐侯管仲就没有理由攻打我们。前番我见齐侯和管仲,已经承认不向朝廷进贡包茅的错误,答应恢复进贡包茅。在中原诸侯面前,楚国人说话应该是算数的。大王如果同意我说的话,以包茅之事请盟,臣就到齐侯面前再走一趟,以解除战争状态。如果探听军情准备开战,请另派能人。”

子文说:“当今之时,只有打着尊周的旗号才能站稳脚跟,齐侯的霸主就是打着尊周的旗号才得到的。当初先祖文王令随侯请求周王封给楚国王号,也是说为了给朝廷镇守南方。目前尊周是大道理。应该以此请和。”

成王对屈完说:“你去齐营看看情况,见机行事,是战是和由你决定,寡人给你权利。”

屈完告别成王,奔向汉水北岸。屈完是一个很有韬略的人,他认为,齐桓公率诸侯兵马踏进楚国土地这么远,楚国没有抵抗,这也有损楚王的面子,虽然自己主张和盟,但是也应该给楚王挽回一些面子。这就叫做办事有水平。

屈完来到齐国兵营,门岗报告齐桓公:“楚使屈完要求面见主公,说有要事。”

管仲对桓公说:“屈完再一次来访,一定是请和。主公应该以礼相待。”

齐桓公整理一下装束,做了一些安排。桓公和管仲一齐到大帐门前迎接,进入大帐之后,屈完立即跪拜,桓公答礼,安排座位,上茶,显得庄重而亲切。桓公问:“屈完大夫再次莅临,有什么重要事情?”

屈完说:“楚国礼数不周,没有及时向天子进贡包茅,以至于劳驾诸侯前来征讨,楚君已经知罪了,马上进贡包茅。君侯兵马如果退回一舍,楚国一定惟命是听。”

楚王认错了,伐楚的目的达到了,不撤兵是没有道理的。屈完要求退兵一舍,古时候这一舍就是三十里。这个要求是不高的。

齐桓公也很爽快,答应屈完:“只要屈完大夫能够辅佐你们国君尊周守礼,让寡人对天子和诸侯有个交代就行了,寡人没有他求。”

就这么几句话,协议达成了。屈完拜辞齐侯,回去向楚王交差。齐桓公立即下令各国诸侯后退三十里,在召陵驻扎。

楚成王听完屈完的汇报,又得到齐侯退兵的消息,就说:“诸侯退兵,一定是惧怕我们强大的楚军!子文,我们还真的向周王进贡包茅吗?”

子文坚定地说:“进贡,一定要进贡,大王必须在诸侯面前树立诚信的形象。”

成王有些反悔:“屈完当初不答应他们就好啦。”

屈完急了:“大王不是给我权力了吗?大丈夫一言九鼎,何况国君!屈完一介匹夫,我令他们退兵,他八国诸侯不失信于屈完;大王堂堂一国之君,怎么可以失信于八国诸侯呢?”

子文连忙给成王递上台阶:“屈令尹不要着急。大王历来说话是算数的,大王给了屈令尹代表楚国的权力,就一定要为屈令尹的话做主。何况进贡包茅对楚国大有好处。因为我们不给周王进贡,才让齐侯抓住了把柄,他才带领诸侯兴师问罪。这次我们要借进贡包茅的机会竖起尊周的形象,我们也要利用周王的旗帜发展楚国的大业。让天下的诸侯再也找不到我们楚国的毛病。”

楚成王听了觉得有道理,点点头说:“好,进贡好。屈完做得对!好事做到底,那就再劳驾屈完再次出使,带上金帛八车犒劳八国诸侯。同时带去青茅十车,先请齐侯过目,然后贡献天子!”

屈完领命。子文又起草了一封表章交给屈完带上交给朝廷,表示要维护周王,为朝廷镇守南方,保一方平安。(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