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83章:齐桓公城邢封卫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我也是这个意见。”

“君有了,民太少。过去的卫城不能再用了,怎么办呢?”

石祁子说:“我们就以漕邑作都城,从邻近的共邑、滕邑各调来三成人口,可以达到五千人。”

“好吧,我赞成。”

于是他们就组织士兵和百姓,在漕邑盖了一栋宽敞的草房,作为临时宫殿,在这里扶公子申即位卫国国君,后世称作卫戴公。接着组织百姓在这里建房,安家落户。

卫戴公即位,派出使者向各诸侯国发出通报,宋桓公、许桓公派使者来漕邑吊贺。

戴公原来就身体不好,在位几个月就死了。石祁子和宁速又研究迎请戴公的弟弟公子毁回国为君。于是,宁速来到了齐国。

齐桓公听完宁速介绍的情况,非常感慨,对卫国立公子毁为君非常支持,考虑到卫国刚刚遭受一场洗劫,国人逃难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需要营建新都,白手起家,大国应该给予援助,就赠给公子毁良马大车一乘,祭服五套,种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只,又赠给公子毁夫人一台用贵重的鱼皮装潢的美丽漂亮的大车和马匹,天然蚕丝精品重锦三十两。派公子无亏带领兵车三百乘拉着板材木方送公子毁回国为君。

公子毁到达漕邑。石祁子和宁速扶公子毁即位新君,后世谥号为卫文公,明年改元。接着弘演的从人和断臂小内侍一路寻找来到漕邑,拜见新君卫文公,诉说弘演忠义壮烈之死,众人都肃然起敬。

卫文公安排木匠打了棺材,派大臣和军士去荥泽起出弘演的尸体,运到漕邑,亲自主持为懿公、戴公发丧,追封表彰弘演,令他的儿孙承袭大夫爵位。国葬期间,临近的诸侯国看到齐桓公如此仗义,纷纷派使者到漕邑吊贺馈赠。这时是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十二月。

卫文公即位之时是国破家亡,刚到一个新地方,要钱没有钱,要人人不足,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从零起步。当时只有兵车三十乘,兵力微弱。文公每日穿的是黑色素服,吃的是菜粥素食,早起晚睡,时常走访民间,和蔼可亲。他亲自指导民房建设,受到百姓的爱戴,都称他是“贤君”。

齐公子无亏看到这种情况很是感动,就把自己带来的三千军士留在漕邑,保卫这个临时都城,防范北狄再度进犯,自己回到齐国,向齐桓公汇报卫文公白手起家创建都城,勤俭爱民;弘演剖胸等等所见所闻。齐桓公感叹不已:“真没想到象卫懿公这样无道的昏君还有这样的忠臣!卫国人忠君爱国,子毁又这样俭朴勤勉,卫国一定能够复兴啊!”

管仲说:“卫国国君这样勤政爱民,臣子这样忠君爱国,这是正气。对于这样的诸侯国,霸主应该大力支持。我们在那里留兵卫戍,不如给他们建起城池。这样才能做到一劳永逸。”

齐桓公思考一下说:“有道理,我们就去给他筑城。我们一个国力量有限,可以请诸侯国共同援建。”

这时,邢国派来使者告急:“北狄大举进攻邢国,邢国力不能敌,请求霸主派兵救援。”

这可真是多事之秋,按下葫芦浮起瓢,卫国的事情还没有去办,邢国又危在旦夕。桓公问管仲:“要救邢国吗?”

“一定要救。诸侯之所以听命于齐国,就是因为我们能够救急救危,是他们的依靠。北狄进攻卫国的时候我们没能及时去救,以至于卫国灭亡重建,损失很大。如果再救不了邢国,则将有损霸业。”

“可是这两面挣,分散兵力,不好办哪!”

管仲笑了:“目前卫国只是早建晚建的事,早晚都没有危险。邢国就不同了,去晚了恐怕就被灭了。当务之急是先去救邢国,之后再去建卫城。”

桓公连连点头:“哦,是这样的道理。”当即传檄宋、鲁、曹、邾各国出兵救邢,五国之兵在聂北汇合。宋国、曹国的兵马先到,鲁国和邾国的兵马还没有踪影,邢国已经危在旦夕。原来这时鲁国刚刚遭受内乱,季友杀死莒国公子嬴拿,担心莒国报复。邾国等待鲁国一同出兵。因而鲁、邾两国没能出兵。齐桓公传令三国进兵邢国,命令刚刚发出,邢国的百姓逃难来到聂北,邢侯叔颜来到齐国大营,哭倒在地。齐桓公急忙扶起邢侯,自责说:“寡人救援来晚了,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现在三国立即起兵,杀退敌人。”

齐、宋、曹三国兵马拔营都起,浩浩荡荡开奔邢国。

北狄主瞍瞒进城之后烧杀掠抢,搜刮干净之后在城中四处放火,之后带着战利品飞速返回北狄。

齐、宋、曹三国兵马到达邢城,只见一片火海,没有一个戎兵。齐桓公传令救火。大火扑灭之后,邢城已经是一片狼藉,没有一间有盖的房子,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十分凄惨。这里已经不能居住。

桓公问邢侯:“这旧城还能不能住?”

邢侯说:“不如平地新建省力。邢城百姓,大都逃到夷仪,我就跟随百姓去那里吧。”

“好吧,我们三国帮助君侯修建新城。”

于是齐桓公命令齐、宋、曹三国兵马全部开到夷仪,建造宫殿和民房,修建围墙,还修建了太庙。从齐国运来粮食布帛,牛马等畜力,以便渡过困难,回复生产。邢国君臣都很感激。

夷仪建设工程结束,宋国、曹国两位国君都要求回国。齐桓公说:“邢国新都城已经建好,可是卫国的都城还不行。我们帮助邢国不帮助卫国,让卫国人怎么想?我们不能扔下卫国不管。”

两位诸侯说:“我们听从霸主的命令。”

于是,齐、宋、曹三国大兵带着武器和建设工具来到卫国漕邑、卫文公毁出郊远接,向三国诸侯表示欢迎和感谢。

齐桓公等诸侯看到卫文公穿着布衣,带着布冠,仍然为先君戴孝,心中很是酸楚,对卫文公上任于危难之时,与民共度难关的高尚精神由衷地佩服。齐桓公看了良久才说:“我们三国来帮助君侯修建新都,不知何处为风水宝地?”

卫文公说:“孤已经命风水先生卜定在山丘那面一个叫做‘楚邱’的地方建立新都。只是现在卫国财薄力微,还没有动工。”

齐桓公说:“请君侯放宽心,财力人力都由寡人帮你解决。”当即传令三国兵马开往楚邱安营驻扎,又从齐国运来木材,宫殿、民房、城墙、宗庙一同开工,工程命名为“封卫”。

新的卫都建成,卫文公搬进新城,三国撤兵回国。卫文公感谢齐桓公的再造之恩,没有礼物可送,就做了一首诗,叫做《木瓜》。

从此流传下来成语“投木报琼”、“投桃报李”来表达感恩报恩,礼尚往来的情谊。

齐桓公支持鲁僖公即位使鲁国继续存在、修建夷仪城使邢国继续存在、修建楚邱城使卫国继续存在,各诸侯国都纷纷赞扬,被称为“兴灭国,继绝世”。

子文扶持楚成王稳定局势,发展生产,秣兵历马,民富国强,威震南方,巩固了楚国的地位,附属国没有不进贡的。北方的蔡国已经死心塌地追随楚国,郑国亲近齐国。对于郑国在楚齐之间摇摆,或者脚踏两只船的做法,楚成王很不满意。他对子文说:“齐桓公称霸北方,这对我们向北方发展很不利,我们应该搬掉这个绊脚石。”

子文说:“齐桓公的霸业已经经营了三十多年,他德威并施,以尊王为名,挟天子令诸侯,周王赐给方伯的称号,给予专征权,名正言顺。但是他也只能在北方发威,不能加害于我们。现在我们虽然有了相当的实力,如果和齐国相拼,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齐桓公已经年老,不用我们打,齐国也会衰败。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实施影响,比如教训一下左摇右摆的郑国。郑国接近周都,是中国的中心地盘,郑国归楚对天下诸侯的影响是很大的。”

楚成王说:“对,应该先征伐郑国,那么谁能够承担这项任务?”

大夫斗章主动请缨:“臣愿征伐郑国。”

“好!寡人命你率200乘兵车伐郑!”

斗章领命,率兵奔向郑国。

郑国自从叔詹使用空城计吓退楚国令尹子元500兵车之后,天天训练兵马,夜夜提防楚国来攻。斗章的兵马一动,郑国就得到了消息,郑文公一面派大夫詹伯率军严守纯门,一面派人星夜去齐国告急,请求救援。

齐桓公立即传檄各诸侯国出兵,在柽邑(今河南省淮阴县西北)会师,共同救援郑国。

楚将斗章带领兵马到达郑国边境,探马回报郑国已经做好准备,齐桓公已经在柽邑集结诸侯兵马救援郑国。他心里明白,他带领的200兵车偷袭郑国还可以,面对几倍于他的诸侯兵马,他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回去吧,不能白白损失这200兵车呀!斗章没有向郑国宣战,就调头往回走。

斗章还没有回到楚都郢城,楚成王就得到了消息,大怒:“先王打了败仗都不能回国,斗章不战而还,太给楚国丢脸了。屈瑕打了败仗自裁殉国,斗章还有脸回来吗?”说着解下佩剑,赐给斗廉:“你去军中斩斗章之首!”

斗廉接过宝剑,只得答应:“臣谨遵王命!”立即起身去斗章军中。(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