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81章:逼死庆父战嬴拿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季友来到阵前,指着嬴拿说:“先不要出此狂言,你们没有为鲁国做事,就不要强打硬要。鲁国不欠你们什么。请你赶快回去,不要伤了两国的和气。”

“不给贿赂是吧?那就用刀枪说话。”

“这么说是你代表莒君来讨要,这边是我不给,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与士兵没有关系。我听说公子力大善于搏斗,我们就都扔掉兵器,你我二人徒手对打,你如果赢了我,我就给你贿赂;如果你败了,赶紧回去。”

赢拿徒手搏斗是强项,根本没有把季友当回事,就说:“你这回说话算数?”

季友说:“什么时候都没有耍过赖。”

两个人就在阵前徒手对打起来,你进招我接招,一来一往,跳跃腾挪,拳脚相对,好一场武术表演。两人打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败,汗流浃背。

季友的亲兵看了非常着急,丞相腰间那个一尺长的东西不是宝刀孟劳吗,丞相怎么不用呢?于是高喊:“孟劳何在?孟劳何在?”

季友突然醒悟,于是故意卖个破绽。嬴拿见孔就钻,紧贴不舍。季友突然一转身抽出“孟劳”,猛一回身,把嬴拿连眉带额削掉半个天灵盖。

莒兵看见主将死了,纷纷溃逃,不战而退。

季友带兵高唱凯歌胜利回师,釐公亲自到郊外迎接。季友对鲁国的功劳太大了,如果没有季友,釐公不仅当不上国君,而且能不能活下来都还两说着。就是季友当国君,国人也是拥护的。釐公的心里就像一面镜子,对事物的反应一点不差。他非常感激季友,在朝堂上宣布季友为上相,赐给费邑增加采邑。

季友这个人孝友至上,不记仇恨。自己有了高职位、大地盘,又想到了哥哥和弟弟。为了鲁国的社稷,他毒死了弟弟叔牙,逼死了哥哥庆父,但是他们的子女是无辜的。于是季友又奏请釐公封庆父和子牙的后代。季友说:“先君庄公、庆父、叔牙,我们四人同是桓公的儿子。经过这么多的变故,庄公这一脉就保住了主公一个人。为了社稷,我鸩死叔牙,缢死庆父,但是他们的子女是无辜的。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桓公的根啊,他们两枝不应折断呀。”

出于亲情,釐公以公孙敖作为庆父的继承人,因为庆父排行是老大,他的后裔就称作孟孙氏,采邑是成邑;叔牙的后代称为叔孙氏,采邑是郈邑;季友的子孙被称为季孙氏。后来,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共同执掌鲁国的国政,被称为“三桓”。庆父、叔牙、季友是“三桓”之祖。

哀姜在邾国求季友合作,季友没有同意,接着听说庆父被逼死了,更加痛恨季友。她以为自己是齐国的姑娘,齐桓公会支持自己。就找到邾子,要求借兵伐鲁。邾子说:“邾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不能与鲁国为敌。”

哀姜说:“我是鲁国的国母,季友作乱,应该讨伐。”

邾子既不想打鲁国,也不想得罪齐国,就应付说:“邾国是一个小国,打鲁国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哀姜说:“我再向齐国借兵,齐国出兵你出不出兵?”

这一下子把邾子难住了,本来不想出兵,就搪塞说:“如果齐国出兵,我就出兵。”

哀姜就派人去了齐国,求齐国支持她。齐桓公问明情况,非常气愤,就对管仲说:“鲁国桓公、闵公遭害都是因为我们齐国女儿导致的。现在庄公夫人姜氏仍然不安分,应该治罪处死。如果我们娘家人不闻不问,甚至支持她胡作非为,那个诸侯还敢娶齐国的姑娘?”

管仲说:“主公的意见是对的,但是按照礼制,女子出嫁从夫,是婆家的人。她得罪婆家,应该由婆家处理。但是主公是方伯,鲁国处理鲁夫人姜氏可能有顾虑。主公如果处理此事,应该隐晦一些。”

齐桓公说:“好,劝她自裁。不是我们杀亲属。”

齐桓公就派竖刁去了邾国,向邾子说:“我奉主公之命,送鲁夫人姜氏回鲁国。”

听了这话,邾子如释重负,连忙说:“这是正理。竖刁大夫送鲁夫人回国,季友一定欣然欢迎。”

哀姜高高兴兴的跟着竖刁回鲁国,走到鲁国夷地驿馆住了下来。吃过晚饭,竖刁对哀姜说:“我这次来并不是送夫人回国的。夫人连续弑杀两个国君,名声很不好,搞的齐鲁两国人人皆知,人人皆恨。你觉得你回到鲁国有脸面见国人吗?有脸面进太庙见祖先吗?不如自裁,还能挽回点面子,获得厚葬。”

哀姜听到这话,这可是娘家人的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婆家娘家都不能容忍的,是呀,没有脸再活在人间了。她的精神彻底摧垮了。

天亮了,竖刁来到哀姜的房间,开门一看,哀姜自缢而死。竖刁就找来地方官夷宰,让他办理丧事。夷宰连忙派人飞速报告鲁釐公。釐公说:“她虽然害人害己,可是毕竟是庄公的夫人,也算寡人的母亲,母子之情不能丢掉。”于是,亲自到夷地迎接灵柩,隆重下葬,谥号哀姜。

这件事情虽然很机密,但是各国都听到了风声。诸侯都认为齐桓公支持季友两定鲁君,为了安定鲁国,大义灭亲,对霸主齐桓公非常敬佩。管仲说:“我们支援中原诸侯国抵御夷狄,帮助鲁国安邦定国,这都是亲诸侯的做法。我们亲诸侯,诸侯就亲近我们。尊王攘夷,扶弱继绝,才能天下归心。”

桓公说:“仲父霸王方略十分正确,已经大见成效。寡人的体会是,赢得民心才能当好王侯,赢得诸侯拥护才能当好霸主。”

这时,卫国大夫宁速来到齐国,说:“卫国已经被北狄攻破,卫懿公死于战场,立公子申为君,子申又病死,我们来请公子毁回国为君。”

桓公忙问:“怎么回事?”

宁速就把事情的原委讲述了一遍:

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自周惠王九年(前668年)即位,在位九年,从不勤于国政,每天玩耍享乐,偏好鸟类,特别喜欢的是仙鹤。

仙鹤是什么东西?仙鹤是一种大鸟,中国古代道家有的以仙鹤为坐骥。鹤性情雅致,形态美丽,特点是“三长”——喙长、颈长、腿长,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看起来仙风道骨,被称为“一品鸟”。它跟仙、道、人的精神品格有着密切关系。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所以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鹤为长寿仙禽,古人认为鹤的寿命一千多年,是长寿之鸟;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中国人赞扬健康长寿的老人“鹤发童颜”,就连说起离世的尊贵老人都常用“驾鹤西游”作为褒奖词汇。

无论仙鹤是仙鸟还是宠物,作为人,对它可以喜欢、保护、宠爱,但是也应该有个度。卫懿公喜欢鹤达到了倾心痴迷的程度,亲自喂养,形影不离。百官讨好卫懿公就千方百计买鹤相送,凡是献鹤的都有重赏。宫廷、院落、花园,到处都是鹤,达到好几百只。安排专人训鹤,训练鸣叫,训练跳舞。卫懿公还把鹤划分等级,按品位给俸禄,高级的享受大夫俸禄,低一级的享受士的俸禄。把百鹤当做百官了。出行的时候也带上鹤,放在大车的前面,称作“鹤将军”。把鹤当做了战将。喂鹤的饲养员,也享受俸禄。百姓有没有吃的他不管,仙鹤没有吃的决不行。所以朝野上下意见纷纷,怨气冲天。

当年大义灭亲的国老石碏的孙子石祁子在朝廷担任大夫职务,为人忠厚正直。他和另一个忠直的大夫宁速共同主理国政,二人多次进谏,卫懿公就是不听。

公子毁是急子的弟弟公子硕和宣姜的儿子,为人正直,在百官和百姓中很有威信。他看到卫国没有希望了,就投奔了齐国,齐桓公把女儿嫁给了他。于是就在齐国定居了。

卫国的北方有一个北狄,是历史悠久的胡人国。早在周文王的爷爷公刘时期,北狄就很强大,逼迫周国远迁到西岐。到周武王伐纣得到天下,周朝正式建立,北狄比较稳定。可是平王东迁以后,夷狄纷纷闹事,不向朝廷进贡,不服天朝管,北狄也想掠夺中原。公元前660年冬,北狄主瞍瞒带着铁骑二万进攻邢国,接着又杀向卫国。

卫懿公正在准备出游,把鹤将军放在大车前面,嘴里哼着小调,悠闲自得。刚刚上到车上,迎面跑了一个兵卒,慌里慌张地来到卫懿公面前:“主公不好了,北狄两万多人打进来了。”

卫懿公吓了一跳,立即停止出行,命令集结兵马迎敌。

那个时代,中小诸侯国的兵马常年集中的是一少部分,兵丁都有花名册,大多数都是农忙回家种地,有事再集中起来。这次发布了集结命令,在册兵丁没有来到。百姓都是携家带口逃离都城到乡下避难。

卫懿公急了,派司徒抓来逃难百姓一百多人,亲自审问:“寡人发布命令集结抗敌,你们不但不集结,而且向乡下逃离,这是什么道理?”

众人中有大胆的人说:“主公有一样宝贝足以御敌,召集我们干什么?”

卫懿公奇怪了:“寡人有什么宝贝可以御敌呀?”

众人说:“你的‘鹤将军’,应该能征善战;你的‘鹤大夫’,应该足智多谋。”

卫懿公生气了:“胡说!仙鹤怎么能够打仗呢?”

众人说:“仙鹤既然不能打仗,你封他什么‘将军’,百姓的待遇都不如你的一只鹤。而且因为养鹤增加了粮食的征用,加重了百姓负担,降低了百姓的生活,百姓很贫苦。敌兵来了,你想到百姓了,让百姓保卫你的国家,百姓不服!”

卫懿公没理了,反过来一想,百姓说的对呀,就红着脸说:“看来是寡人错了,寡人现在已经知罪了。现在寡人听从百姓的,把仙鹤全都放了,你们肯出征迎敌吗?”(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