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80章:闵公被弑逐庆父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庆父有点害怕,赶紧带着东西回去了。

仲孙湫回到齐国,向齐桓公汇报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这话说得太经典了,被写进《左传》,许多人引用,成为著名的成语典故。

齐桓公说:“看来庆父是个祸害,寡人派兵把他除掉怎样?”

仲孙湫说:“庆父的罪恶还没有充分暴露,我们出兵无名。臣观察他的所为,不安于做臣下,还会谋反,我们乘其作乱出手除掉他,这才是霸王之举。”

桓公说:“好吧。”

闵公虽然是庆父主张立的,但是庆父无时无刻都在想当上国君,只是有庄公的儿子在,他就不敢当。他把八岁的子启立为国君,就想司机害掉闵公,但是自己不能亲自动手,不能明晃晃地顶上弑君的罪名。那样的话国人不服,自己也很危险。特别是季友当了宰相,更是碍手碍脚,不便施展。但是他一刻都没有放弃,时时刻刻都在寻觅机会。

闵公二年八月,大夫卜齮有一块地和闵公的师傅慎不害的地相邻,慎不害也有点浑,把卜齮的地占为己有。卜齮当然不能认可,非常气愤,就找到闵公告状。闵公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不知道土地的重要性,不懂的怎么处理,就向劝小孩打架一样劝道:“哎呀,那么一点地算什么,你们二人都是朝中大臣,就让给他算了。”

卜齮对这样的处理非常不满意,这不是明显袒护他的师傅吗,这样处事不公平。卜齮知道庆父很有势力,想让他帮着要回自己的土地,就找到庆父诉说此事。庆父不安好心,不怕事大,就说:“慎不害仗势欺人,主公偏袒师傅。主公年幼不明事理,靠说服是不行的。你想不想要回你的地?”

“想,不想我不会来找您的!”卜齮说。

“好,我替你把慎不害杀了,地自然就回来了。”

“那可使不得,季友在朝廷,我们都跑不了。”

“那你就先把子启杀了,我就以国母之命代立为君,还怕季友不成。”

卜齮赶紧跪下:“那,您先把我杀了吧,我怎么能杀得了子启?”

庆父说:“主公还是个小孩子,贪玩,每天晚上都从后宫角门出去散步玩耍,你在角门外埋伏好杀手,很容易得手。成功之后我就是国君,你还担心什么?这事你一定要办好,否则,我杀了你全家。”

卜齮点头应承,为了把握起见,他用重金买下一个杀手,名字叫做秋亚,给他一个锋利的匕首。夜黑之后,秋亚就一个人怀揣匕首藏在宫殿后角门旁边。卜齮的家丁藏在一边监视着秋亚的动静。庆父也派心腹远远观察角门的动静。

天黑了。晚饭后,闵公果然从角门走出,秋亚认准是闵公,突然发起进攻,一刀刺死了闵公。闵公的几个随从发觉出事,一齐上来擒拿秋亚。卜齮指挥家丁冲了上来杀死了秋亚,之后四散而逃。

庆父得知卜齮刺死闵公成功,就派人去杀了慎不害全家。

这消息传到了季友耳朵里,他想,已经有两个公子死在庆父的阴谋之下,必须把子申保护起来。他急忙来到子申家里,保着子申逃往邾国避难。

第二天,庆父召集百官上殿准备宣布担任国君,可是百官没有来几人。宣布了也没有人听。

百姓都恨庆父两年杀了两个国君。特别是闵公的师傅大夫慎不害全家被杀,知道是卜齮因土地问题勾结庆父所为,百姓义愤填膺,纷纷拿起棍棒兵器聚集起来,杀声震天地奔向卜齮家里,杀了他们全家。

接着城里罢市,百姓满街游行,传布庆父的罪状,提出要杀了庆父。百姓越聚越多,纷纷拿起刀枪棍棒奔向庆父家宅,高喊:“杀庆父!杀庆父!杀庆父!”

庆父害怕了,连忙去调动兵马,可是兵将没有听令的。把自己的几个亲信找来,聚集了几个人,可是面对愤怒的百姓,士兵没有一个出手的,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兄弟就在游行的队伍中。庆父没有伎俩可施,想到莒国有恩于齐桓公,文姜又多次因找莒医去莒国,鲁国人不能随便去闹莒国,就带着许多宝贝到了莒国,给莒子送了重礼,暂在莒国避难。

庆父跑了,哀姜毛了,知道自己在鲁国呆不下去了,也想追赶庆父去莒国。身边的人说:“夫人您因为庆父才得罪国人,现在追赶庆父去莒国,目标太大,闲话太多。现在季友在邾国,不如去邾国疏通季友,缓和关系再做打算。”哀姜觉得有一定道理,就去了邾国,找到季友,季友不理。

庆父跑了,哀姜也不见了。大夫门都佩服拥护季友,得知季友在邾国,派人去请。季友见过哀姜,已经知道国人驱逐了庆父,立即带领子申返回鲁国,同时派人去齐国告难。

齐桓公得知鲁国的消息,立即找来仲孙湫商议:“现在鲁国没有国君,这个国家还能不能存在?”

仲孙湫说:“鲁国不会灭。鲁国是以礼立国,国人都有正确的主张,主义正,心齐。国人起来灭了卜齮全家,驱逐庆父,迎回季友,这说明任何其他势力都不能统治得了鲁国。而且公子申精通治国之术,季友又有戡乱之才,鲁国即将稳定。作为方伯,主公应该帮助他们君臣维护鲁国的稳定。”

“好,就这么办。”齐桓公命令上卿高傒出访鲁国,并带领南阳三千甲士,驻防齐鲁边境,防止庆父借兵偷袭鲁国。

高傒来到鲁国会见了公子申,通过交谈,感到公子申头脑聪明,谈话有条有理,有国君之才;而且相貌堂堂,有国君之相。于是十分敬重,就和季友议定,拥立子申为新的鲁君,后世谥号为鲁釐公。

高傒又派他带来的甲士帮助修建鹿门城墙,防止庆父从莒国、邾国进攻鲁国。

高傒完成了出访任务,要回齐国。季友派公子奚斯跟随高傒到齐国,代表鲁国向齐桓公当面致谢。

鲁国有了新君,国人稳定,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季友安排兵马严密守卫鲁城。但是祸根还没有消除,庆父还在莒国。季友就派使者去莒国会见莒子,要求莒国杀死庆父,或者遣送回国,鲁国将给予重谢。

莒子已经接受了庆父的重贿,不能收了人家的礼,又杀了人家的人哪!可是,鲁国官方要求杀了庆父,如果继续容留庆父,就会和鲁国结仇。莒子也很聪明,他派人对庆父说:“莒国是个小国,保护不了你,请公子去大国避难把。”庆父还犹犹豫豫不想走,莒子下令武力驱逐。

庆父离开莒国,想到自己曾经贿赂过竖刁,就想投奔齐国。刚刚跨过齐国的边界,齐国边隶知道齐国支持季友立了新君,不欢迎庆父,就不准庆父入境。庆父就暂时住在齐鲁边界的汶水地带。

公子奚斯结束了对齐国的访问,开始返回。奚斯字子鱼,官职是鲁国大夫,和庆父是叔伯兄弟:一家子。奚斯在汶水遇见了庆父,就要带着庆父回国。

庆父知道自己干的事情站不住理,对鲁国犯下了罪行,不敢贸然回国。就对奚斯说:“我回去的话,季友一定不能容我。请你回去向子申和季友好好说说,好歹我也是先君的一股支脉,只要留下我一条性命,我就甘做一个匹夫,今后不参与国事。”

奚斯回国向釐公和季友汇报了出访齐国的情况之后,诉说了庆父乞求活命留根的要求。釐公看重亲情,庆父是他的亲伯父,就想答应庆父的要求。

季友说:“庆父谋杀两个国君,犯了灭族之罪。如果允许他活命,再有反乱如何处置?当然他的子孙也是先祖的后裔,如果他自己认罪,自己了断自己,可以保留他的全家。”

奚斯领命又返回汶水,来到庆父住所的门口,觉得季友让他带的话无法说出口,就嚎啕大哭起来。

庆父在屋里听到门外有哭声,隔着门缝一看是奚斯,自言自语说:“唉!子鱼来了不说话就哭,这是提前哭丧啊,说明季友不容我呀!”就自己结下布帛腰带悬梁自缢。

奚斯哭了好一会不见动静,又等了一会,开门一看:庆父脖子上一根绳子挂在梁上,舌头伸出老长。摸一摸手已经凉了,就命人解下绳索,在当地找个棺材装上入殓,带回交给他的家人。之后向釐公和季友复命。

莒子听说庆父死了,就派使者到鲁国,对季友说:“你答应庆父死了给莒国重贿,我主公命我来取。”

季友说:“我是答应你们杀了庆父给予重谢,你们没有杀庆父,我还感谢什么?”

莒国使者回到莒国向莒子做了汇报。莒子说:“我杀他庆父也是死;他自杀也是我驱逐逼迫所至,也是莒国的功劳。季友不守信用,派兵问罪。”

莒子就把自己的弟弟嬴拿找来:“你领兵去鲁国向季友要回贿赂,如果季友不给,就打他个不守信的东西。”

嬴拿就带着莒国的兵马杀奔鲁国。鲁国得到消息,鲁釐公就和季友商量对策。季友说:“莒子贪贿不办真事,还出兵强行索要贿赂,太无礼了。我带兵去教训教训他们。”

釐公表示赞同,就解下自己腰间佩戴的宝刀赏给季友说:“这宝刀叫做“孟劳”,虽然很短,长度不到一尺,但是无比锋利,叔叔带在身上以备急用。”

“谢主公馈赠宝刀!”季友双手接过,佩戴在腰间,告别釐公,整理队伍,率兵迎敌。队伍走到郦地,正好遇到莒公子嬴拿带来的队伍。两下都摆开阵势,准备开战。

季友看了看莒国的兵马,心里想:鲁国刚刚确立新君,诸事未定,这一仗必须速战速决,拖延时间长了就会人心浮动。怎么办?必须以计取胜。嬴拿虽勇,但是无谋,我的武艺应该能够敌得过他。

这时,嬴拿已经来到阵前,冲着鲁营喊:“季友,说话不要食言,快快送上你答应的东西免得一战,否则,莒国大军踏平鲁国。”(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