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25章:舍出女儿灭胡国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不知是郑伯父子功劳太大,还是郑武公辅佐朝政的作用重要,或是郑武公和平王血缘关系太近,郑武公一年之中吞并虢、郐两个小国,周平王都没有过问。这就让郑武公硬气起来,虽然还不算是大国,可是大国诸侯没有不对郑武公高看一眼的。郑武公的威望由此高了许多。郑武公一面致力于朝廷上的事情,力求处理每一件事都让平王满意,使得平王对郑武公觉得得心应手,凡事离不了;一面精心策划把郑国的事情办好。他也认为,周平王这样软弱无能,诸侯国不能依赖周天子,必须强大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俗话说,爹死娘出门各人顾各人,这周王还在位,就是因为软弱,诸侯就开始分心眼,顾自己。但是话又说回来,朝廷靠不住,诸侯不靠自己靠谁呢。

郑国的都城已经搬到了京城,在这里设立了桓公的“大宫”(宗庙)。城市建设的规模很大,显示了武公之略的宏伟气魄。恢宏的京城在秦汉时期被降格为京县,因超过县城的标准,而在城中建了一道东西城墙,群众称之为横城。所以,现城址呈“曰”字形状,京县是把京城一分为二使用的,至今京城的中间还残存着京县的残墙墩儿。今人从京城旧址可以想象当年京城的宏伟繁华。郑武公灭掉虢郐之后相继把原来借的鄢、补、历、华、丹、田柔、蔽、苑、函、依等十邑地盘正式纳入郑国版图,附近的子爵附属地厵(róu)、莘等城邑也都收归过来,接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郑武公在郑国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的日益强盛奠定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特别是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的措施,促进了工匠商人的发展,富足商人大都在郑国,他们为郑国缴纳丰厚的贡赋,使郑国兴盛起来。

平王六年,郑武公的国土已经相当于当时的一个中等诸侯国,周平王对郑国的扩张产生了看法。太宰咺得到了消息,就来找郑武公说:“郑国的国土已经很大了,平王打算把虎牢以东的封地和虢郐之地收归朝廷。”

“武公说,这可不行,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才有个地盘,不能让他收去。”

“有什么办法?”

“我把都城搬到那边去。”

太宰咺提醒说:“郑国的地盘已经不小了,不要再扩大了。”

郑武公接受了这个意见。太宰咺回去之后,郑武公决定立即迁都,首先把自己的家和兵马迁到原来的郐都,并且进行营建和扩建,接着许多商人也都搬到这里,一年以后,这里的城市规模就超过了原来的京城,这里就是新的郑国,人们就叫做“新郑”(今河南省郑州附近)。这里距离洛邑也不远,郑武公在朝廷当卿士,经常在两地之间往返。

平王看到他收回郑国部分封地的计划还没有实施,郑国就迁都郐,想到郑武公对朝廷卿士职务尽心尽力的份上,也就不提这件事了。郑武公也不再扩张,他倾心朝廷的事业,国内一心发展生产,很快富足起来。特别是他继续推行解放商奴的政策,成周一带的许多商人都搬到郑国过上平民的自由生活,在郑国自由的做买卖,行商坐贾的买卖都做到很大,牛马都能成群的贩卖,封建制和商品生产在郑国萌芽。郑国很快成为富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武公之略”的基本内容。

平王八年,卫武公年老去世,平王没有再安排司徒,郑武公就兼任司徒的职务,独揽朝纲。从此稳定20年左右,郑武公在朝廷的根基牢固,郑国的“武公之略”深入推广,经济、文化、教育都有很大发展。这时郑武公已近老年,郑国东南鄢陵一带有一个胡国,虽说是个小国,但是兵强马壮,英勇善战,经常骚扰郑国,郑国只能和他打平手。郑武公就想灭了胡国,但是又打不过,在朝堂上,郑武公提出要与胡国和亲:“我要把公主嫁给胡国国君,两国和亲,诸位意见如何?”

武公的弟弟公子吕非常疼爱自己的侄女,当场反对:“主公不可,胡人无道,不能把公主往火坑里扔。”

青年大将关其思经常和胡国作战,对胡人非常了解,最反对和亲,接着公子吕的话说:“和亲也不行,胡人交不透。”

武公说:“我的主意已定,就是要和亲。祭足,你去胡国提亲如何?”

祭足原是西周高干子弟,才智超人,早已看透武公的心思,武公这是在使美人计。真狠那,为了一个地盘,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舍出去了。人说舍不出孩子套不住狼,恐怕舍出了姑娘还是难灭胡。虽然不太愿意做这样的缺德事,但是要在郑国谋事,也不能违背武公的意志。只有领命:“微臣尽力去办。”

祭足临行前,关其思来送行,对祭足说:“祭足大夫,不要把这件事办成。”

祭足说:“你是不是想当驸马?”

关其思说:“这与我是否喜欢公主无关。我是喜欢公主,但是我更担心的是,搭上了公主,胡国还是不能和好。”

祭足说:“主公非要这么办,我也没有办法。”

关其思说:“你可以把这事办砸了,胡国不同意联姻和亲,谁能有啥招啊?如果你真的把这事办成了,回来小心我揍你!”

祭足来到胡国,见到胡君就说:“贺喜胡君,恭喜胡君!”

胡君说:“喜从何来?”

祭足说:“武公想把公主嫁给你,这不是喜事吗?”

胡君说:“别开玩笑了,两国摩擦不断,武公咋肯把公主嫁给我呢。再说,郑国也是一个大国,武公是公爵,又是朝廷卿士,怎肯与我们一个边缘小国联姻呢。”

祭足说:“武公胸怀大度,不想两国长期交恶,所以主动放弃恩怨,愿意与胡国联姻和好。”

胡君一想,他把姑娘送给我,也是我的艳福,应下亲事也没有坏处。就说:“好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就这样,事情做成了,郑武公把女儿嫁给了胡君。

胡君还真喜欢这个公主,也停止了与郑国的对抗,但是在胡国和郑国边境上驻扎的兵马没有减少。郑武公对胡国下不了手,很是不甘心。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很不人道,很不道德的计策。

郑武公本来知道关其斯历来主战,当初就反对和亲。就当着关其思的面私下议论:“和亲之后,这胡君还是没有和郑国一个心眼呀。”

关其思嘴里应承:“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心里在想,我早就说过只怕是白白搭上公主,可是你不听呀!

一天上朝,各地汇报边境情况,郑武公突然问关其思:“邻近的国家,哪国应该灭掉?”

关其思顺口说道:“胡国无道,应该灭掉!”

武公说:“我刚刚把公主嫁给胡国,你让我灭胡国,这不是陷我不仁不义吗?”

关其思说:“护亲戚是小仁,讨伐无道是大义。主公身为朝廷卿士,应该维护朝廷的大义。”

武公发怒了:“关其思主张攻打胡国,推出去砍了!再有主张伐胡的,定斩不饶!”谁也不让讲情。就这样把关其思推到市曹斩首,闹得满城都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很快传到胡国,胡君知道郑武公真的要和胡国和好,为了和好把屡立战功的大将都杀了,逐渐地撤销了胡郑边境上的兵力,不再警惕郑国。

看到胡国放松了警惕,郑武公暗中集结兵马,对胡国进行突然袭击,没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胡国,纳入郑国的版图。

灭掉胡国之后又重新厚葬关其思,抚恤家属。

这可真是,不管啥招法,只要达到目的就是好招法。

郑武公掘突自从和申侯的小女儿姜氏成婚之后,个人家庭生活十分和美。当年媳妇当年孩,姜氏身体健壮,生性泼辣,劳累辛苦都不在乎,怀胎十个月也没在话下,分娩期也不卧床。一天夜里,姜氏和往常一样,晚饭后回到卧室倒头就睡,一级睡眠。睡梦中小腹疼痛,就去小便,一个肉团掉到脚下,吓了一跳。惊梦醒来,却是在睡梦中生下一个男孩。因为是在睡梦中生的,就取名寤生。别的母亲生头一胎都担心害怕,姜氏却象没有感觉一样。寤生来到人间,姜氏也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喜欢的感觉。诸侯之家生活好,养个孩子没有什么负担。头胎小孩还没有长起来,二胎就来到了人间。二胎孩子显怀,姜氏感觉到了负担,而且“站生”难产,体重十斤,出生就是一个五官端正美丽的胖小子。因为姜氏二胎难产害怕了,不打算再生孩子,就取名“段”,告一段落的意思。两个儿子相差不到两岁。寤生忠厚,不善于言谈,但是做事有主意。段身高体壮,喜欢练武,弓法精湛,百发百中;而且活泼可爱,善于表达。姜氏十分喜欢段,关爱倍加。母亲偏爱弟弟,寤生看得清楚,但是从来没有流露出嫉妒的神情,而且处处让着弟弟。姜氏就以为寤生懦弱,成不了大事。孩子渐渐长大,掘突渐渐年老,继承人的问题摆上了日程,姜氏经常在掘突面前夸奖段,向掘突建议:“段文武双全,比寤生强百倍,应该立为世子。”

掘突说:“按照周礼规定,长幼有序,不可紊乱。段是比较聪明勇武,但是寤生忠厚老成;况且寤生从来没有过任何过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废长立幼。”

武姜不甘心,反复向武公建议。

郑武公看到夫人姜氏偏向段,担心立世子的事出现差头,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就拿定主意,立寤生为世子,把共城封给段作为食邑,人们就称呼段共叔。这样,世子寤生在新郑监国,共叔段到封地共城居住。(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