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24章:寻找地盘谋发展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郑国是个新兴的小国,掘突的父亲姬友是周宣王的小弟弟,支持宣王中兴,在跟随宣王讨伐戎、狄时立下战功。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宣王把关中东部渭河南岸的咸林(今陕西华县西北一带)封给姬友,封爵为伯,称作郑伯友,就是郑桓公,郑国由此建立。郑国临近镐京,郑伯友很会治理,百姓和睦,农业丰收,工匠积聚,绸缎,战车,工艺品都是郑国的最好,虽然国家很小,又是刚刚建立,却是比较富足。特别是许多大工匠、大商人都积聚在郑国。

商人为什么叫商人呢,因为最初从事制造、交换的买卖人都是周朝之前的商朝遗民。商朝曾以殷为都城,所以又叫殷朝;商朝遗民也可说成殷朝遗民;因此其遗民就叫商人或者殷人,殷人即商人。商人这一名词最早是指商朝遗民。

武王灭商之后,将商国的土地分作几个国。封纣的儿子武庚为殷侯,仍在商地,奉祀商的祖先宗庙。派了胞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虔三个监视武庚的行动,叫做三监。这管(今河南郑州)、蔡(今河南上蔡)、霍(今山西境内)三个国,正好包围在殷的旁边。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管、蔡二叔(武王之弟)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兵反叛。周公东征平叛后,将洛阳建为军事要塞,称为“成周”,“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殷朝遗民被迫集中到洛阳,周朝人称呼他们为顽民,经常被召集训话,不许乱说乱动,过着被监视的生活。虽然殷朝遗民已经成为周朝人的一部分,但是却被另眼看待。他们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怎么过日子呢?只好东奔西跑做买卖。买卖这一行周朝的贵族是不会做的,当时的庶民要种地不能做买卖,而商品买卖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久而久之,买卖商品的商业成为殷朝遗民的主要行业了。

随着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周朝的少数贵族也开始做买卖了,这样,商人渐渐地就失去了“顽民”的贬义,成为从事商品买卖的职业专称了。

到了西周末年,郑桓公公对商人很友好,许多商人到郑国做买卖。郑国的经济就活跃起来,对朝廷的贡品花样很多,碧玉制品工艺精良。周幽王对郑伯友印象很好,又是亲叔叔,就让他入朝担当司徒的职务,掌管全国的土地和户籍。郑伯友很会办事,给各诸侯国都带来了好处,朝廷要办什么事,只要他一出面,没有办不成的。

因此他的人缘很好,幽王很赏识他。他对朝廷也尽心尽力,但是看到幽王的心思只在美女上,岐山地方官两次报告周朝的发源地三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他都不管,还驱逐忠臣,关押褒珦,伯阳父断言西周要结束。当时三川旱情严重,民众纷纷逃亡。西北的游牧民族趁机侵扰,蚕食周王室的土地。内忧外患频发,周朝的实力和威望一落千丈。郑桓公看到朝廷没有大希望了,依靠朝廷保住不了自己的封国,必须靠自己。为了保住自己的人民和亲眷不受战争的袭扰,必须自己谋求出路。

有一天郑伯友把经多见广、通古博今、足智多谋的太史伯阳甫请到府上,问:“现在朝廷变故很多,国朝不牢固,我很担心,一旦发生变乱,那里可以安身?”

太史伯阳甫回答说:“王室衰弱,戎、狄将发展强大起来,不可离他们太近。你要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发展自己,只有洛河东面,黄河和济河的南面可以居住。”

“什么道理?”郑伯友问。

太史伯阳甫回答说:“这个地方,临近虢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和郐国(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这两国国君都是贪财好利之辈,百姓们不归附他们。你身为朝廷司徒,又是天子叔父,朝野上下都很爱戴你,只要你张口向他们借地,他们不敢不给。但是,如果朝廷有什么麻烦事,这两个人可能背叛你,你就领兵平了他们。拿下这两个小国,周围的小城邑都会归附,郑国将是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加强治理,是可以牢固的。”

郑桓公又问:“到江南一带怎么样?”

太史伯阳甫说:“以往祝融曾经作帝喾高辛氏的火正之官,功劳很大,然而他的子孙在周代都没有很兴盛的部族,只有楚国还有兴起的可能。周衰,楚必兴;楚国兴起,对郑国不利。”

郑桓公又问:“那么我到西方怎么样?”

太史伯阳甫说:“那一带的人贪财好利,性好争斗,不能久居。”

郑桓公又问:“周代衰落,哪国又将兴起呢?”

太史伯阳甫说:“可能会是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吧?齐国姜姓,是太公望的后裔,太公望曾经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秦国,是伯翳的后裔,伯翳曾辅佐舜帝怀柔百物;楚国的先辈祝融曾创下盖世功勋。而唐叔虞到晋地,地势险奇雄壮,又治理得井井有条,也肯定会兴盛。”

郑桓公非常佩服:“老太史对天下大事真是了若指掌呀!”就暗地开始筹划东迁事宜。

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郑桓公派长子掘突领着大臣带上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郑桓公是当朝司徒,天子的亲叔父,位高权重,哪敢得罪!又贪图礼品丰厚,好处多多,两君一合计,各献五座城池:鄢、补、历、华、丹、田柔、蔽、苑、函、依。郑桓公闻讯大喜,这样,郑桓公便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就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根据太史伯阳甫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今荥阳京襄城)。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虢郐寄孥”,又叫做“桓公寄孥”。为以后武公东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

郑武公想起这段历史,十分佩服老太史的高见,佩服父亲桓公的远见和果断,前两年他奉父命向虢、郐借十个城的事情还记忆犹新,但是,“虢郐寄孥”的方案还没有全面实现,现在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时机。

婚事办完之后,他决定立即迁都京城(荥阳)。京城荥阳在周平王赏给他的虎牢关之地的东面。虎牢关是周厉王圈养老虎的地方。在郑桓公向东移民的时候,这里蓬蒿丛生,荒地很多,经过移民两年多的开垦,已经形成良田几千亩,加上平王赏的一千亩,都是肥沃的土地,移民生活已经恢复正常。在这里已经形成了新的集居地。郑武公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之前,他就按照父亲桓公的要求,负责这里的管理,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新城,城墙高一丈长三丈叫做一雉,共建城墙一百多雉(一千多延长米)。这里有他的公馆,他决定临时在这里定都。这里远离戎狄,而且距离洛阳很近,马车一天的路程,有事可以来回奔跑,朝廷和本国两不误。

迁都的事情安排公子成办理,他带着新婚的夫人赶回洛阳。京城原本是郐国的地盘。郐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郐,又写作会、桧等,它的基本地域在嵩山以东、荥阳市以南的双洎河中上游。大约在夏代的时候就正式立国,到了周初,又接受重新分封,于是成了东方为数不多的大国。但在西周末年,郐君是一个十分贪财好利,骄横腐败的昏君,一天到晚只知吃喝打扮、盘剥民众,无所作为。掘突去东虢借城的时候,东虢国君就向他讲郐君妘无非的绯闻,其中有一件就是*,那时妘无非刚刚结婚,妻子妘妍妍是他的叔伯妹子。定亲时就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都说“同姓不配婚,配婚绝子孙”。妘无非发淫威处理了几个大臣,还杀了人,这才封住了国人的嘴,才娶了妘妍妍。武公想,这个东西太不是人了,国人都恨他,平了他就是为民除害。实现父亲虢郐寄孥的遗愿,就应该先从郐国下手。

郑武公夫妇的车子走在路上,就听见有人在唱歌。

这首歌唱的是郐国君妘无非用五个城池换取郑伯友的礼品,穿着郑国送来的好衣服四处闲逛,不干正事,国人担心国家命运的事。郑武公听到这首歌,叫来唱歌的一问,原来是这么回事,国人对国君妘无非不满意。这时恰巧妘无非穿着狐皮大衣坐着大车过来,和郑武公打招呼。郑武公就故意说:“听东虢国君说,你的夫人很漂亮。你们是亲上加亲?”

妘无非本来就忌讳别人谈论这件事,嫉恨虢君。听武公这么一说,恼羞成怒:“虢君这个王八蛋,我非灭了他不可。”之后就发兵攻打虢国。

郑武公这是在挑拨离间,知道妘无非肯定上当,就安排兵马做好准备。

平王二年的一天,郑武公正在朝中,东虢就报来紧急情报,郐国攻打虢国,要求朝廷出兵相救。郑武公听到之后就对平王说:“郐国随意攻打邻国,朝廷应该向郐国问罪,郑国可以替朝廷出兵。”平王就同意了武公的意见。

郐国国君妘无非正在东虢境内同东虢打仗,后面郑军打着“替天讨罪”的大旗冲了上来,抄了后路。妘无非受到两面夹击。郐国士兵见是郑国的兵马,又打着朝廷的旗号,就箭射妘无非,投降倒戈。就这样,妘无非死了,郑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吞并了郐国。从此,东虢十分感激郑武公出手相救,对灭掉郐国感到非常解气。

但是,郑国这样轻而易举消灭了郐国,实力比东虢大多了,对东虢的威胁也就很大,东虢对郑国的警惕性也很高。郑武公看到夺去东虢没有机会,就从长计议,但也总是在寻找机会。相隔不久,周平王要巡查周国周边的防务,凡是洛邑附近的邻国,周平王到边境时,诸侯都必须到边境觐见周平王。周平王巡视到周虢边境,虢君带着文武大臣早已在边境等候了大半天。郑武公陪同周平王巡视完周虢边境走了。虢君带领文武百官和护卫部队从边境往回走,半路遭到了郑国兵马的伏击,虢君身亡。原来在虢君去周虢边境时,公子成带领郑国的兵马从后面进入东虢,很快就占领了都城。接着就在虢君的归路上埋伏了兵马。就这样,东虢也灭亡了,郑国驻军管理。郑国多么霸气!(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