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都市北洋权魔段祺瑞章节

第10章

推荐阅读: 赘婿当道 魔天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大叔,不可以 我的父亲叫灭霸 贴身狂少 修罗武神 龙王殿

最忙的要算景廷宾夫妇了。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他们家成了起义总部,来找廷宾议事、汇报、请示、联络者熙来攘往,络绎不绝。妻子尚梅并不比丈夫轻松,通讯、接待、通报、烧水、做饭、后勤都得管。常常是这拨客人刚推开饭碗,那拨客人又端起饭碗;张三刚从炕上爬起来,李四又躺上去……这天上午,军师文清领着一位身材不高,皮肤黝黑,精神矍铄,50来岁的汉子走进来。文清一见廷宾笑眯眯地说:“大哥,你看谁来了?”虽然二人只见过一面,廷宾一眼就认出来:“哎呀,祝盛兄,欢迎欢迎!”赵三多诙谐地说:“蒸不熟煮不烂的——赵三多!”他的一双眼睛特明亮灵活。廷宾抓住三多的双臂激动地说:“祝盛兄你可来了,想啊,想啊!”三多同样激动:“贤弟大名如雷贯耳,愚兄早该拜访了。”

廷宾分别介绍在场的部将,对尚梅说:“你去关照一下,任何人不经准许不得入内,我要跟祝盛哥共商大计。”说罢,将三多、文清引入内室。

提起赵三多、鲁西、冀南一带没有不知道的。在义和团运动中,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家住威县沙柳寨村,大号叫赵络珠,字祝盛,三多是他的小名。但知道他名号者不多,久而久之三多成了大名。

他从小家境贫寒,14岁时,其父卖掉二亩薄地,把他送到临清县城一家银楼学艺。掌柜的对他抬手打张口骂,干重活吃不饱。三多从小有骨气有志气,他与师傅走街串巷,广泛接触贫苦阶层,深谙他们的苦难,对腐朽的清廷和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一次,他送货偶过碧霞宫。这里古木参天,宫殿巍峨,朝圣者终年不断。这里有一位叫冯克善的武林高僧正在教授梅花拳。三多着了迷,忘记自己的事。虽然挨了掌柜拳脚,但未能使他“安份”起来。从此,他每晚必到。久而久之,冯师傅喜欢上这个执拗的孩子,遂收他为徒,三年后练得一身绝技。

每年正月十五,冯克善都要举办一次大比武,冠县、丘县、临清等县武林高手纷纷登台献艺。每到这天,城内外人山人海,争相观看比赛。刚满18岁的三多竟力挫群雄,一举夺魁,顿时,赵三多成了传奇人物,梅花拳第五代传人。

赵三多是位行侠仗义,疾恶如仇的人。他毅然联合“十八冠”,组成义和拳,成了孙允荣之下的号人物。在袁世凯围剿义和团中,十八冠相继牺牲、逃匿或叛降,他因武艺高强屡次逃脱。他惨淡经营,几经沉浮,经于发展到、4千人的队伍……坐定后,刘文清作了开场白:“小弟奉大哥之命拜会三位将军。郑治安将军与部将意见相左,还需进一步协商方定行止;郝振东将军几次没找到。只有赵兄侃快,我把大哥的意思一说就主动来了。今天二公开诚布公地谈谈吧。”廷宾诚心实意地说:“祝盛兄能屈尊就驾令人感动。我是直人,喜欢直来直去,老兄有话请讲。”三多侃侃而谈:“痛快!我三多起事5年,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经过,得出一个结论:要成大事,必搞联合。所以,我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一切听命景公!”廷宾笑道:“难怪我们一见如故,脾气一模一样。不过,你比我年长,经验多,我一切听你的。”三多说:“不不,我听你的。”文清说:“二公别争了,谁听谁的不重要,要紧的是先议议大事吧。”两人都说对,三多请廷宾先说。

廷宾喝口茶润润嗓子说:“起义军不妨叫‘龙团大军’,设龙团大元帅1人,总军师1人,下设金木水火土多路大军,分以红黄蓝白黑为旗帜,以八卦、金鸡、五爪虎为帜志。各路军首领称大将军,下设千长、百长、十长。今后不再偷偷摸摸,打出官逼民反,扫清灭洋的大旗,呼清兵为贼,清官为狗,让老百姓一看便知,这支队伍是专跟官家和洋人为敌,专为百姓撑腰的……”

三多一拍大腿说:“好,轰轰烈烈地干吧!景公当大元帅,文清当总军师,我誓死保着你们!”廷宾推辞道:“不不,这些都是本人坐在屋里想出来的,我独占其利不利联合大计,等大家凑齐后选举,选上谁谁干。”三多说:“也好,景公虑事甚周,而且心胸坦荡,三多佩服之至。我尽快回去通报大家,早日率部来归。”文清高兴地说:“二公携手可谓珠联璧合,我对前途充满信心。我尽快联络郑、郝二部,早日玉成联合大计。不过血案发生月余,不见官府动作,这恐怕不是好兆头,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哪!”三多说:“文清说得对,我正要说这事。据暗探报告,魏祖德革职后贼心不死,第二天就跑到保定府申冤告状。‘老妖婆’批示袁世凯‘克日剿办,捉拿首要’。袁世凯已命他的心腹大将段祺瑞率兵来剿。来者不善,景公务要做好准备呀!”

光绪二十八(190)年农历月下旬,也就是段祺瑞领命后第天,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到直隶南部,把大本营安在顺德府,部队分驻巨鹿、南宫、任县、新河等县。倪嗣冲率武卫右军先锋队,也从济南出发赶赴鲁直交界处,分驻冠县、曲周一带,形成对起义军南北夹击之势。

恐怖气氛像瘟疫传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人们感到一场喋血大战就要发生了。段祺瑞一到,洋鬼子、二毛子、清狗子一个个乍起毛来。他们在所辖县区村派粮派款,作威作福,恢复了往日的残酷统治。他们以支援大军,打击匪逆为名乘机大捞一把。那些受过义军气,挨过义军整,或从义军羁绊下逃脱者,纷纷跑到清军营地哭诉义军“罪行”,报告义军行踪,要求清军尽快剿灭匪逆,为他们报仇雪恨……段祺瑞一到,立刻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参加者有徐树铮、倪嗣冲、鲍贵卿、张腾蛟等,以及知名神甫、顺德府尹、各县县令几十人。魏祖德列席了会议。会上,知情人分别汇报了“匪情”,分析了局势。

“匪势”非常严重。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联庄会,广宗县有万多联庄会员,巨鹿县有4万多,威县有万多,顺德、内丘、新河、平乡等县也有零星组织,大有当年义和拳的发展趋势。二是义和团余孽,山东柳林1万多人,威县赵三多、4千人,巨鹿郝振东、4千人,老慈和尚千8百人。三是饥民、游勇、马贼,光有组织者就有5、6千人。此外,诸如追随者,同情者更不计其数……听完介绍,段祺瑞倒吸一口冷气,心想,乖乖,厉害呀,我这点军队不过是杯水车薪,弄不好要栽跟头的。他一挥手:“行了,军事上的事不劳诸位操心,诸位只有一件事:做好后勤供应,我要啥你们给啥,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地方官员退席吧。”老朽们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离开会场。

段祺瑞对部下说:“徐树铮,你起草一份布告:勒令联庄、义和团、起义军等各种组织,于日内一律申明解散,到各乡登记站登记,逾期不办者严惩不贷!再有,从即日起原有营制打乱,组成马、步、炮合编的新营伍,每营4队,每队50人,每队包一个县。各营任务要层层分解,分工负责,配合团练乡勇尽快深入村乡,进行稽查捕剿。或分或合悉听自便,看谁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我给谁加官晋级;走了过场的,我追究长官责任。至于景廷宾,我自有主张……”

之后,徐树铮对营伍划分,人员组合,县区领导等做了具体部署。

起义军命运多舛,起事不久便面临分裂的危险。

这天,廷宾召开会议,就要不要到登记站登记,是就地坚守还是暂匿他乡进行激烈讨论。双方争论喋喋不休。

联庄会几位领袖中,有几位是廷宾的亲属。他们加入联庄的初衷,无非是想保住个人财产;现在大兵压境,面临生死抉择,他们又恐惧动摇。他们有的提出留有余地,别走上绝路,先去登记,再图发展;有人提出分散逃亡,不要硬拼,以后有机会再聚合起来;有的提出不要跟土匪、马贼、义和团搅在一起,以免“说不清楚”……刘文清说:“我表明我的立场:一,坚持‘扫清灭洋’宗旨,抗捐抗税,一抗到底;二,联合所有反清势力,组织大联合;三,面临大兵压境,要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武装自卫。”他的话音刚落,牛路、陈敬、景维汉等大多数人热情响应;其他人有景世明、景廷勋、尚文等少数人反对。张学逊、吕老修弃权。

牛路气哼哼地说:“实话告诉你们:俺就是官家通缉的义和团‘余孽’,杀过洋鬼子,宰过二毛子,也杀过清狗子。俺还告诉你们,俺曾是个不小的清官儿,就是因为看不惯朝廷腐败,俺才扯旗造反。俺看景大哥是条汉子,才把这一百多斤交给他,割脖子上吊俺绝不后悔!”人们啪啪鼓起掌来。

廷宾说:“说得不少了,观点明朗了。这样吧:想干的留下,不想干的可以离开,愿登记的咱也不管。只是有一条:别做伤害义军的事,一旦发现绝不轻饶!”

话音未落,忽然有人跑来报告:“不好了,赵锷带着几百清狗子进村了!”

大家知道,他是接替魏祖德的新知县,外号“赵铲子”,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有人惊慌失措,有人坐立不安,几个反对派乘机溜走了。廷宾沉着地说:“赵锷来者不善,我估计是来先拉后打。你们赶快召集队伍待命行动,我去会他。”

大家纷纷说,赵锷抓的就是你,你可不能去。这时,上次被魏祖德抓走,被赵锷放出来的段保长跑进来说:“廷宾哪,赵锷来头不小,你别露面,最好换别人去吧。”文清说:“我去,这样也好留有余地。”廷宾说:“也好,我暗中保护你。”

谈判地址在东召村学堂的一间教室里。学堂内外和房上都站着荷枪实弹的清兵,而大街小巷学堂四周,又里八层外八层地站满义军。

经过几句开场白后,刘文清说:“景先生因事外出,本人全权代表他,有话跟我说吧。”赵锷说:“哈哈,失敬失敬,赵某久闻刘先生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刘先生,我们交个朋友好吗?”文清不卑不亢地说:“好啊,能跟知县大人交朋友,求之不得呀。”赵锷说:“好,刘先生是爽快人,今天我们开诚布公地谈谈好吗?”“你想说啥就说啥,刘某洗耳恭听。”赵锷说:“前者魏大人多有得罪,兄弟代表县府向村民郑重道歉。此外,兄弟奉段将军之命通知你三件事:一,马上解散联庄及一切非法组织,到登记站去登记,逾期不办,后果自负;二,马上把扣留的枪支弹药上交政府,私藏枪支是犯法的;三,照章交税是公民义务,抗是抗不过去的,也是违法的。怎么样刘先生,给兄弟个面子吧。刘先生只要带个头儿,赵某可在政府给你谋个官职,如何?”

刘文清莞尔一笑道:“好啊,我家祖祖辈辈没有当官的,我也风光风光。不过赵先生说的三条吗,恕难从命。联庄是自发的民间组织,已存在多年,一向奉公守法,何罪之有?勒令解散没有道理。至于扣留枪支,皆因魏某妄杀无辜在先,扣留枪支在后,在村民所提条件没有全部答应前,枪一支也不能交。说到抗捐抗税我再重申一遍,该交的一分不少,不该交的分文不拿!”

赵锷的脸一红一白,一对三角眼一眨不眨地瞪着刘文清,半响才问:“你是代表景廷宾,还是代表个人说话?”文清说:“兼而有之。”赵锷提高声调问:“这么说你们是顽抗到底了?难道你就不怕死吗?”刘文清不温不火:“人非草木,谁不怕死?为真理而死,死而无憾。”“啪”赵锷拍案而起说:“刘文清,回去告诉景廷宾,执迷不悟没有好下场!”“啪”刘文清也不示弱:“赵锷,你回去告诉段祺瑞,老百姓不是好欺负的!”赵锷站起来,气哼哼地说:“走着瞧!”刘文清轻蔑以对:“听便!”

赵锷怒气冲冲地走了,他是受段祺瑞之命来做最后拭探的。

果然,段祺瑞发怒了。

190年月日凌晨,1000多名武卫军和几百名练军,把三召村铁筒般围住。连事先喊话的程序都没有,段祺瑞就迫不及待地下了攻击令。成百上千发炮弹在三召村爆炸,飞蝗般子弹在三召村上空飞啸,制造着恐怖与死亡。胸墙洞穿,街垒倒塌,房屋烧毁,人畜伤亡……顿时,村上空迷漫着浓烟烈火和血腥气味,孩子哭,大人骂,鸡鸣犬叫,夹杂着枪炮声十里可闻,凄凄惶惶,令人心碎。到处是鲜血、焦木、瓦砾和残肢断臂……牛路、景维汉等首领,率领自己人马,坚守在街头巷口。他们时有伤亡,但毫无畏惧。赵络贵,孙络法等人,则带领乡亲挑水灭火,断绝火道。尚梅、白雪等妇女骨干,穿梭于枪淋弹雨之间,抢救安抚伤员。景廷宾、刘文清坐阵指挥,运筹帷幄,有条不急地发出一道道指令。廷宾的房屋地处东召村中心,比较坚固,因此成了清军打击重点。炮弹频频在屋顶、院落和房屋四周溅落,震的窗纸窗棂残破不全;院里的养鱼缸、荷花池、花卉树木也被摧毁,屋顶、女墙,飞檐斗拱屡遭破坏……时值阳春,阳光灿烂。是战争硝烟砂尘把阳光掩盖了,把空气亵渎了。整个三村上空阴森森,黑惨惨,仿佛人间地狱。历代暴君都热衷于使用暴力统治人民,结果常常适得其反,更加速他们的灭亡。这场暴虐距清王朝灭亡,只有短短9年,可以说是它垂死前的挣扎……上午9时,炮火由密渐疏。不一会儿,“嘟——嘟——”吹起冲锋号。一群群,一伙伙的清兵,在督战队鬼头刀的监督下,喔呀喊叫挤挤撞撞冲上来。开始的二三十米如入无人之境,没遇到任何抵抗。清军以为人死绝了,便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忽然一声锣响,铺天盖地的义军从胸墙后面,瓦砾堆旁,从房顶上,大树后边蜂拥而来,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一齐杀来。清狗子没闹清咋回事,来不及推上第二颗子弹,便稀里糊涂做了刀下鬼。一时间,义军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毁家之怨一齐涌上心头,凝聚在刀尖上,使他们加倍勇猛和空前残忍,使几十几百的清军死伤在他们脚下。回过头来他们又用缴获的新式武器武装自己。

这些义军,大多只有薄田数亩,草屋几间,常年过着半饥半饱,不死不活的生活。辛辛苦苦干一年,一颗汗珠摔八瓣,最后不够交苛捐杂税的。有的则一贫如洗,靠做长工,打短工,沿街乞讨生活。他们早饿蓝眼,早想换一种活法,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这些人自加入联庄以来,农忙下地干活,农闲集中操练,风声紧时站岗放哨。由于联庄声誉好,得人心,真正成为商家富户的保护神,所以,商家富户愿意出钱出资供养他们,使这些会员不仅吃顿饱饭,有时还有几十文小钱的收入。就这点小小实惠,足以使穷家子弟趋之若骛,何况还有抗捐抗税的好处。所以,他们个个死心塌地拥护联庄会,拥护联庄总会长景廷宾。

他们平常练得一身硬功,今天派上用场。你看牛路、陈敬、景维汉、霍天庆等,点闪腾挪,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哪个不劈倒三俩个清军。尤其牛路的快枪队起了大作用,他们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因为子弹奇缺,每人只有5、6发子弹,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用。他们杀死清军后,首要任务是夺枪支掠子弹。所以,洋枪队员们肩上三支两支地背着战利品。

义军人数虽众,但毕竟武器简陋,经过村头巷口的反复争夺,大股清兵终于突破一道道防线,深入村庄内部。双方进行激烈悲壮的巷战、庭院战、追逐战、拉锯战、白刃战。杀红眼的清兵不管男女老幼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见妇女有机会就淫。这场战争十分奇特,完全是随意的,自发的,不合章典的。有清兵进门洞本想一避,孰料从背后飞起一根大棒——原来一位七旬老翁所为。有清兵穿堂入室,想讨姑娘媳妇便宜,谁知背后一把菜刀结果了性命——原来是一位银发老妪的杰作。有清兵在围墙后射击,启料飞起一阵飞砖走石——原来是一群小儿捣鬼……义军伤亡严重,被迫退到廷宾和两座临近的庄园里。清兵将三座庄园团团围住,向里开枪开炮,形势十分严峻。义军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只有被动挨打。

廷宾、文清和几位首领分析了处境,很快达成突围的共识。但对突围时间产生分歧。有人主张立即突围,这意味着更大牺牲;有人主张夜间突围,这意味着还要苦战几小时。最后廷宾选择了后者。

不料……十四青史垂名霍天庆衣衫褴褛,满身血污跑来报告:“大哥,俺们那座庄院被清狗子打破了。快派人援救,晚了来不及了!”廷宾问他们还剩多少人,他说已死伤过半,还有一百来人。话音刚落,牛路、张学逊都争着去。廷宾不失大将风度,一丝不乱,他说:“牛路,你带洋枪队去,学逊你带长枪队去。能夺回来尽量夺回失地,夺不回来把人接回来,尽量减少伤亡,坚持到天黑。”三个人领命而去。

廷宾问:“还没有援兵的消息吗?”文清心急如焚地说:“没有,从早晨到现在已派出梯信使,可一直沓无音讯。”廷宾说:“只有靠自己了。”

一百多义军,在牛路和学逊带领下,攀过围墙,跨过屋脊,拐弯抹角,跳到毗邻庄院。这里正逐屋逐院逐廊地进行着大拼杀。死伤的义军,清兵互相枕藉,血肉模糊地躺在一起,墙上地上廊柱下到处是一片片一洼洼的血迹;各种冷热兵器散落得到处都是。由于一百多名义军参战,战局大为改观。不一会儿,杀的清兵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很快被逼出院子。义军搬来桌子柜子、砖石瓦块,把大门二门前后门死死顶住。义军爬上屋顶,站在女墙后,用砖石打击进犯之敌。

段祺瑞猜出义军的企图,决心在天黑前解决战斗,活捉景廷宾。他像一条恶狼上窜下跳,一刻不闲地逼着部下拼命。他认为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能抓住匪首,便能震慑其他匪逆。他一再吼叫,谁抓住景廷宾赏银一万两,抓住刘文清赏银五千两,我要活的!

清兵攻打更猛了。他们在四周高墙上架上迫击炮,对义军庄院轰击。庄院破坏更大,人员伤亡更众,义军的招架越来越困难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四面八方隐约传来喊杀声。难道清军调来增援部队?难道更大灾难降临在义军头上?景廷宾做了最坏的打算:马上突围,孤注一掷……不知怎么,清军的进攻突然减弱,枪声由密渐疏,由准确变盲目。义军正闹不清怎么回事,清兵的攻势泥石流般垮下来。在余晖掩映下,漫洼遍野,旌旗招展,人影重重,呐喊声如山洪,如海啸向村里涌来,形成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势……廷宾果断地发出命令:“弟兄们冲啊,我们的援兵到了,冲——出——去——!”大家欢腾着呼啸着向外突围。清兵被压缩到一隅,虽然尚能听到枪炮声,但已构不成威胁了。(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我给妖怪调奶茶无上金丹大道鹿鼎生存法则鹿鼎任我行有一点动心[娱乐圈]全球天灾末世天灾来临阿尔萨斯的亡灵天灾网游之天灾回到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