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都市官道仁心章节

第十七章 针锋相对

推荐阅读: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逆天邪神 大叔,不可以 龙王殿 修罗武神 赘婿当道 我的父亲叫灭霸 乡野小神医 魔天 贴身狂少

长江流域四季分明,01年的江东冬天这场雪来势凶猛,大雪纷飞,街道路面冰天雪地,在阳光朗照下,冰雪开始融化,寒风刺骨。黎民踩着清晨柔软的银白色素毯匆匆上班,雪天空气格外清越,一种苍茫的感觉拉近了原野与闹市的距离,繁华都市如此的沉稳安然,没有露丝毫的慌张,静谧中清浅闲雅,所有风雪中景物清姿款款,又温淡素洁。黎民深知中国官场人治现状,一旦触动权贵利益,就会遇到阻力,权力是个魔杖,权力会使品德高尚者成为天使;也会让品质卑劣者变成魔鬼。权利失去监督,就会滋生腐败。黎民一上班就接到杨光市长的电话,让他即刻到市政府交换意见,这是他早就预料的事情,一旦处理一些官员,就有上级领导纷纷求情。中国官场是个人情社会,官场关系网盘根错节,剪不断,理还乱。官员形象在百姓眼中已经成了贬义词,他早就想好对策,兵来将当,水来土掩。黎民为了尽量减少阻力,他还是到市政府与杨光市长交流意见。

滨江区委离市政府骑车也只需要几十分钟,自从魏斌制定区领导干部用车制,在本市不准用公车出行,黎民身体力行买了辆自行车放在区委自行车车棚里,骑车也是一种健身运动,还能有利于环保减少碳化污染。黎民轻便地行走在街头巷尾近距离体察民情,滨江区自从公车改革后节省财政支出,用在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让普通百姓共享改革成果。黎民骑车不知不觉走了很远,雪厚路滑就下车推车前行,蹒跚的步履踩在雪地上吱吱响,谁说冬季不够婀娜,看它凝态娴静温婉,雪花翩飞,从喧闹中独处清寂,静谧安然,用最深沉的厚度包容万物沧桑。黎民思绪禁不住飘飞,他意识到东西方文化差异,也就决定意识形态。东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对人性的假设不同。西方认定人性恶,因此想方设法地从对权力加以制约,就像杰弗逊曾经说过的: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于是衍生出了普选、三权分立等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驯服了权力,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也就成了西方政治文明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东方文化则假定人是善的,因此,中国历来只强调和宣传统治者在笼子外不伤人和爱人的保证和善意,而不是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一劳永逸、一心为公、爱民如子就是这种假设下官员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法制与人治的区别。

黎民跟杨光向来不和,在江安众担任市委书记时候,基本上边缘化,黎民到了市政府办公室让杨光秘书通报一下,杨光让黎民马上来办公室,黎民敲门进了杨光办公室,市长办公室宽敞明亮,装潢也十分考究,办公室傍门有一小型会客厅,会客厅屏风后有一间休息间。黎民在市委工作时候就耳闻杨光嗜色,偶有花边新闻从休息间流传到市坊。杨光看见黎民马上热情让进会客厅,并亲自为黎民泡上上好的普洱茶说道:“你跟我客气什么,直接来办公室,还让秘书传达,现在黎书记难得到市政府来,你也算是一方诸侯,市委把那么重要的中心区交给你,也是对你的信任,滨江区委书记至关重要,历届区委书记干的好就进市委班子。”

杨光对进来的黎民说起恭维话,还暗示黎民只要听话,可以提名进市委常委,封官许愿,也是官场拉拢人一种策略。昨天傅鸿运来市政府向他反映滨江党政一把手相互拆台,杨光与市委贺喜倪书记沟通了一下,贺喜倪以在医院养病为由让他跟黎民交换一下意见,尽量保持以和为贵,党政步调一致。杨光在省里眼线告诉他,黎民提拔是省委书记钦点的,不一定听贺喜倪书记的意见,这个老狐狸刀切豆腐两面光,谁都不得罪,马上要退二线,平安才是硬道理。

黎民跟杨光面和心不和,私底下暗自较量,当初两个人还在市委办公室就是上下级,杨光工作能力虽然很强势,黎民却看不惯杨光拉帮结派排挤异己的做派。杨光是老书记江安众大秘,当时傅鸿运是江安众小秘,两人仕途春风得意。黎民喝了一口醇香普洱茶说:“老领导,你也要支持我的工作,党委有权监督政府工作。”黎民凝视着杨光日益膨胀的肚子,起码身怀六甲,他知道傅鸿运肯定向这个昔日老领导汇报了滨江常委会矛盾,黎民很反感这种做派,当面不交换意见,背后打小报告,恶人先告状,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黎民还是抱着说服杨光支持他的态度。杨光套近乎说:“黎民呀,我们也是老同事一场,知根知底,我知道你这个人清高,持才傲物,当了一把手也要学会弹钢琴,我也是市委副书记兼市长,政府工作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以经济工作为重心是我党一贯政策方针,你也要支持我这个市长的工作。政企联谊会也是发展经济需要,有些问题不要太较真,一较真,就什么问题不好办,水至清无鱼,你把干事业人都弄得灰溜溜的,还如何发展经济。”杨光深知黎民善辩,只有用官场上套话压人。

黎民凝视杨光一幅气势凌人派头,他路上已经思考了对策,黎民首先亮出十八精神说服昔日领导道:“我们改革开放目的是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也是我党既定方针,有些人只考虑小团体利益,铺张浪费,还顶风违规,这也不符合党的十八的精神,干事业不能为自己捞取利益,借改革近水楼台先得月。”杨光十分不满力争说服黎民道:“什么都要变通一下,党政不和,恐怕不利于安定团结,也不要搞一言堂嘛,对不同意见人打击报复,班子成员以和为贵,起码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我党基本原则。太左了不利于发展区域经济,窝里斗,损害是整体利的益。你看,我管着全市经济发展,叫我怎么工作。”杨光喜欢把不同意见的人扣上左的帽子,他抓住对手要害,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黎民接过话头回答道:“不左不右不是更好吗,为什么一强调监管就扣上左的帽子,就是过去一强调监管,就说影响了市场经济发展,弄得腐败盛行,社会矛盾激化,发展经济,反腐倡廉也不容忽视。工作要做,利用工作吃喝玩乐,发购物卡就已经有受贿之嫌,企业给官员发购物卡,官员不去监管企业,其本身已经违规,这就是经济发展之所以难以突破瓶颈。”黎民心中十分抵触,估计恶人先告状,他喝了一口茶加重了语气说:“我就不明白了,难道规定和制度都是聋子耳朵:摆设。我保留个人的意见,市里领导也不能听风就是雨。”

杨光知道自己思辨能力不如黎民,两人曾经做同事的时候总是辩论一些问题,也总是他先败下阵来。杨光只有以权压人,中国官场有句流行话:县官不如现管,官大一级压死人,谁权大谁就有理,贺书记养病委托他主持全面工作,官子下面两个口,是非由官口中说。杨光听黎民说听风就是雨,他马上拉下脸说:“黎书记言重了,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廉洁奉公的。从个人感情说,我们没有矛盾;从工作角度上说,角度不同,看问题自然有偏差。也许今天我说服不了你,还望你换位思考一下,我是代表市委组织跟你谈话,拆迁工作还得做下去,也不能一味迁就钉子户,他们会得寸进尺,不可能每一个人愿望都要满足,否者,我们城市建设搞不下去。”黎民毫不留情面地回绝杨光命令式谈话说:“杨市长,你只代表个人意见,三个代表恐怕不是我们都能代表的,拆迁工作我没有说停止,只是要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我们现在是向老百姓施压,那么好地段就还面积,换成我,我也不愿意,我们考虑问题都要换位思考,多从百姓角度考虑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社会矛盾。”

杨光面色难堪,他想要是闹僵了,恐怕也不利于自己,硬的不行,只有笼络情感,他起身从茶几拿出一桶云南普洱茶,他了解黎民不抽烟,却嗜茶如命。杨光塞到黎民手中说道:“这是我到云南参观学习,当地送给我的正宗上好普洱茶,我知道你离不开茶叶,今天来了就带回去品赏,我们做事做人都要留有余地,处理干部要看过去成绩,不要弄不弄就一棍子打死,这是文化大革命做法,不利于党内团结。我还有个会,以后有时间再交流。”

黎民知道这是送客的信号,他心里清楚,即使真理在手,杨光也是不会支持他的,傅鸿运与杨光穿一条裤子,得罪了傅鸿运就是开罪了杨光,黎民马上知趣地起身告辞说:“茶还是留给你自己品尝,我觉得这茶有些腥味,不怎么喜欢喝普洱茶,我天生就是喝苦丁茶,虽然苦,却口中留香,苦口婆心良于药,我真诚希望做领导不要偏信则暗,我们有些干部一说监管就说搞文化大革命,放任自流,弄得腐败盛行,这是否定一切的后果。”黎民一语双关把茶放在茶几上,开弓没有回头箭,那怕山雨欲来风满楼,他转身离开了杨光的办公室。杨光脸色十分难堪,黎民的观点无懈可击,他望着黎民消失的背影,半天没有缓过神来,嘴里嘀咕骂了一句:不识抬举的东西,一个理想主义者能撬动东江官场的格局,除非重新洗牌。

黎民自信地离开了杨光办公室,本无心官场沉浮,他深知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与光明的较量,相信新的党中央一定加大对基层腐败惩治的力度,正义总是会战胜邪恶。黎民忽然想到历史周期律,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因为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极端的贫富悬殊是历史周期律的推手。社会矛盾斗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暴力革命;一种是政治民主。政治博弈,实质就是正义与非正义、光明与黑暗的博弈。在一个法治与民主还不十分健全体制中,政治博弈有时十分惨烈。现今上层建筑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发展是否进入历史周期律,取决于法治完善和民主建立以及对腐败惩治力度。在权力天枰上,唯一检验标准就是为大多数百姓谋利,还是为少数个人谋利?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为黎民百姓谋利益,这是黎民为官之道,大不了丢了这顶乌纱帽回家颐养天年。(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哥哥万万岁官道生涯官道仕途官道黄粱一品官道官道商途官道突击官道潜规则女权世界的男剑仙斗罗之邪魂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