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移民全球章节

第五百九十六章: 我们的航路(五十二)

推荐阅读: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大叔,不可以 龙王殿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赘婿当道 我的父亲叫灭霸 贴身狂少 魔天 修罗武神

这个希望不仅仅是拿回大员,更是从Z央帝国的新主人那里,获得通商许可。

事实上,数年前荷兰人曾经遣使试探过清廷的态度,希望能够获得通商许可。

然而这个新王朝,完全对西方式的贸易交流不感兴趣,只同意将对方纳入自己的朝贡体系。

179年,这一幕又在英国身上上演。

大英帝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同样没有能够打开中国的贸易之门。

唯一的差别,在于高高在上的天朝皇帝,从康熙换成了乾隆。

这次失败的接触,加深了荷兰人对他们眼中的,鞑靼人朝廷的不信任感。

只是既然这次是清廷主动示好,那么事情或有转机。

此后荷兰人两次派出舰队前往福J沿海,试图以帮助清军进攻明郑为条件,来换取贸易权和大员。

然而清廷福J当局,对是否要借助外部势力解决内政问题,充满着疑虑。

如果荷兰人愿意以雇佣军的身份参与,那么事情要好处理的多。

涉及到贸易开放和大员主权这样的Z治大事,这个责任是他们无法承担的。

为此,荷兰人退而求其次的将合作目标具体到:

荷军帮助清廷拿下被明郑控制的仙、鹭,之后清军再帮助荷兰人拿回大员。

166年至1664年期间,在荷兰人的协助下,清军夺取了仙、鹭,明郑势力随之正式放弃D陆,退守大员、澎H。

然而清军却并没有紧接着“帮助”荷兰人夺回大员。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清朝方面是完全没有诚意的。

原因在于,随着大员开发的深入,即使没有明郑割据的Z治因素,生活在大员的天朝移民,无可避免的会越来越多。

随着数量的增长,中原王朝并不能容忍一个有自给能力,且与Z央之国有千丝万缕的地缘关系板块独立。

因为这样一片土地必将会在地缘Z治层面,对Z央之国造成影响。

作为海盗基地,仅仅是这一影响的初级表现。

讽刺的是,在为大员引入天朝移民的问题上,荷兰人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从军事角度看,荷兰人的协助,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荷兰人示好,清军也势必能拿下仙、鹭。

反之,即使有荷兰人的协助,拿下大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在这一问题上,清朝方面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使得荷兰人的协助,更多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

事实上,在0世纪后半叶,大员海峡重新陷入对峙状态之后,后世的情形与现在,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区别在于,现在的我朝,在做足战略准备后,最终得以用军事手段解决大员问题。

0世纪的Z央政权,在面对有强力外援的大员岛时,一时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金、马两处近岸岛屿,被刻意留给大员割据政权,并通过“JM炮战”一类的手段,在客观上淡化大员海峡的地理分隔作用。

战争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手段,在没有正常交流渠道的情况下,对抗本身同样能起到淡化疏离感作用。

一旦地理分割,使得两个地缘Z治板块,连对抗的机会都没有了的话,那么彼此之间剩下的就只有回忆了。

当然,在D陆经济经济开放,T海两岸都成为全球贸易一环的情况下。

已经不需要通过军事对抗这种非常规交流手段,来保持双方的接触频率了。

如果有一天,T海战事再起的话,W装统一将是唯一的目的。

回到荷兰人对大员余情未了的问题上来。

荷兰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清廷在合作问题上缺乏诚意。

只不过出于对天朝商品的渴望,即使对方只是在利用自己,这种示好,也是一种必须付出的成本。

在这一问题上,葡萄牙人费尽心力讨好我朝,并成功拿到澳M的案例,总是会让后来者,抱有同样的期待。

最终,在一时看不到重返热兰遮城希望的情况下,荷兰人决定把注意力,放在明郑势力,暂时无暇顾及的北大员身上。

在1664年,淡水的“红毛城”被正式修复,并成为荷兰人在大员的新基地。

对荷兰人来说,这看起来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做法。

如果清朝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行动,那么身处北大员的荷兰人,将可以给予配合。

并期待清朝在取得胜利后,能够让自己重新控制整个大员,虽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反之,如果清军暂时没有行动,或者攻取大员后,不能让荷兰人得偿所愿。

那么北大员的据点,也仍然能够有机会,让荷兰东印渡公司,在东亚贸易中分一杯羹。

然而荷兰人最终并没有等到这一天,就象我前面所说的那样。

在1668年,荷兰东印渡公司失去热兰遮城后的第6个年头,荷兰人主动放弃的淡水的据点。

彻底退出大员的荷兰人,此后也再没有真正思考过,重返大员的问题。

请注意,与热兰遮城的战败投降不同的是,荷兰人是“主动”放弃淡水的。

军事压力并不是荷兰人这样做的原因所在。

尽管在荷兰人经营淡水的过程中,明郑的确尝试过军事驱逐。

不过在需要直面清军强大压力的情况下,明郑并没有足够力量做到这点。

能够让荷兰人彻底放弃大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

作为一群商人所组建的G和国,荷兰较其它王政国家要更加注重经济核算。

当然,这并不代表荷兰人就一定短视。

商人们同样会为了长期利益,而承受暂时的损失。

只是说,在成本计算上会更为的精明罢了。

从经济层面来说,蔗糖价格的波动、生丝货源的不稳定,都还属于正常的商业风险。

只要东亚贸易的量还在,荷兰人又有稳定的基地,东印渡公司终归还是有机会的。

这也是为什么,巴达维亚当局失去大员之后,还试图和他们不信任的鞑靼朝廷合作,以期重返大员。

然而清朝与明郑之间的博弈,并没有让荷兰人找到火中取栗的机会,反而让他们更加看不到希望。

1655年,为了断绝明郑战略补给线,清廷颁布了著名的“禁海令”。

这一法令被概括为“无许片帆入海”。(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我在东京当忍者我是夸雷斯马异次元大玩家压寨夫婿:特工王妃不好追特工王妃:摄政皇叔,太妖孽!诸天穿梭客诸天帝影神龙升级系统所向披靡倾城元素师构装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