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35章:威吓郕国困许国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戴君没法回答。

郑庄公说:“如果我不来,戴国已经是别人的了。现在我救下戴国,戴国已经不是戴国,是郑国的戴城。你如果没有意见就带上你的家眷和宝贝自谋出路,如果不服气……”

戴君已经明白了,没等郑庄公说完,立即叩首:“谢谢郑伯给我一条活路。”之后带领家眷投奔秦国。

郑庄公轻而易举地拿下戴国,得到了戴城,这个新增地盘比防城和郜城的总和还大,文武百官都非常高兴。这次郑、鲁、齐三国联盟已经建立,攻打宋国,既教训了宋国,又树立了郑国的良好形象,让大国佩服,让小国服从,方伯就算告成。但是让郑伯不高兴的是,蔡国、许国、郕国竟敢不听召唤。不听也好,不听我的话就是不听朝廷的话,我就有理由兴兵问罪。这次轻取戴国,使他有产生了新的想法,占领大国的土地,大国总是不甘心;吞并小国,没有后患。当年武公吞并虢郐才有今天郑国的兴旺,今天吞并戴国才能加快强国的步伐。庄公也非常高兴,大摆筵宴,庆祝胜利,气氛异常热烈。

这一仗打出了情绪,将士们打出了精神。但是一提到蔡国都非常气氛,他不仅不听王命,而且竟敢帮助宋国打郑国,公子吕主张出兵教训蔡国。庄公说:“教训蔡国容易,但是蔡国的地盘我们不能要,蔡国是蔡叔的后代,当年周公平定叛乱,诛杀管蔡,还是保留了蔡国。蔡国也不应该灭在我们手里。”

颖考叔说:“那就讨伐许国和郕国,都是异姓小国,灭掉也没人管。”

这句话正对郑庄公的心思,脸上透出喜悦的颜色。

祭足插话说:“应该联合齐国先打下郕国,把郕国的土地给齐国。这样齐鲁都满足了,然后三国联合打许国,许国比较大,一半就超过了郕国,而且在郑国边上,收归后便于管理。”

郑伯连连点头:“爱卿讲的很有道理”。

于是郑伯很快就同齐国取得了联系,郑国由公子吕领兵,齐国由夷仲年领兵,两国联合讨伐郕国。弹丸之地根本就不抗打,郕国国君一看抵挡不了,就向夷仲年投降了。郕国距离齐国近,郑庄公就把它划归了齐国。齐国得到了满足,非常高兴。

公子吕在回师的途中生病,没有回到家就死了。郑庄公非常悲痛,以国礼安葬,还亲zi慰问家属,安排公子吕的儿子公子元接替大夫爵位。但是,公子吕的正卿职务他的儿子没有资格接替,需要另行安排。庄公没有拿定主意,问世子忽:“高渠弥和祭足谁可以做正卿?”

世子忽说:“高渠弥凶狠贪婪,心术不正,不可重用。”

庄公同意世子忽的意见,就安排祭足做正卿,高渠弥做亚卿。

打宋国、打戴国、打郕国,连续作战将士很辛苦,庄公就安排修兵训练。

兵马休整了半年多,第二年夏秋之际,郑庄公在郲会见鲁隐公,研究讨伐许国。由鲁隐公联系齐釐公,确定了共同出兵的日期。郑国将士对攻打许国兴致非常高,积极进行训练,还进行了比武。最有意思的是大将比武争当先锋官。郑庄公亲自出题目,指着一辆漂亮大车上树立着的“蝥弧”大旗说:“谁能把这杆大旗举起来正常行走,谁就是先锋官。”

这面大旗是最新缝制的,锦缎面料,一丈二尺见方,边上缀着24个金铃,中间绣着“奉天讨罪”四个大字,旗杆长三丈三尺;连旗帜带旗杆有一二百斤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郑庄公话音刚落,大夫瑕叔盈跨步来到庄公面前:“臣可以。”说完一个箭步来到车上,一只手拔起旗杆,双手抱定,高高举起大旗,向前走十步,又向后退十步,非常平稳,然后把大旗插入车中。脸不红,气不喘。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时小将公孙阏来到庄公跟前:“这有什么难的,我也能!”说完,跳到车上,刷的拔起大旗,左右挥舞,大旗呼呼生风,金铃叮咚作响。全场的掌声更加热烈。公孙阏把大旗放回原处,大声说,“这先锋官和大车就是我的了。”

“慢!”公孙阏的话音还没落,颖考叔出现在庄公面前,“这不算什么,看臣的。”跨步来到车前,背靠旗杆,右手倒着把大旗把了起来,刷的抛向空中,左手接住。一只手打着大旗,两只手交替抛接,就像演杂技一样,在地上围着大车走了一圈。全场都看傻了,都站起身来猛劲鼓掌。庄公乐得合不拢嘴,赞扬说:“真是个虎将,这先锋官和大车就是他的了。”

但是,小将公孙阏历来争抢好胜,不论什么事情非得压别人一个点。今天让颖考叔给盖帽了,心中一百个不顺气。高声喊起来,“我不服!”说着就去抢旗。颖考叔听到庄公已经下了结论,这先锋官和大车就是自己的了,左手举着大旗,右手拉着大车车辕就跑。公孙阏抄起一竿方天画戟就追,庄公急令大夫公孙获拦住劝回。公孙阏平时就和颖考叔不睦,这次输给颖考叔哪能甘心,愤愤地说,一个外姓人竟然敢于同王族姬姓人争高低,真是个不知死的鬼。从此记恨在心。

公孙阏是一个美少年,长得漂亮,武艺又好,庄公非常喜欢,平时总是宠爱有加。看到这几个勇猛战将争先立功,非常高兴,就宣布:“先锋官颖考叔。同时奖励公孙阏、瑕叔盈每人一台旗帜车。”全场群情振奋,士气高涨。

战期到了,留下世子忽和祭足看家,郑庄公亲自统领大军向许城开进。鲁国、齐国的兵马都已经提前到达,在距离许城20里处安营扎寨。鲁隐公、齐釐公亲临战场。郑庄公摆下宴席,招待鲁隐公和齐釐公。席间,郑庄公命人把拟好的讨伐檄文宣布一遍。

檄文历数许国国君几年来不给朝廷进贡,不去朝拜周王,不听从王命出兵伐宋,等等罪行,当以撤销诸侯国建制。还号召许国军兵百姓不要抵抗讨伐,绑缚许君开门献城。

鲁隐公、齐釐公听了都非常赞成,认为这样讨伐理由充分,名正言顺。鲁隐公还建议多抄写几份,攻城之前从不同的地方用箭把檄文射进城内,动摇他们的军心。齐釐公也表示赞同。郑庄公立即安排人员抓紧办理。

第二天早晨,三国按照约定时辰点炮起兵,郑国兵马多攻击正门和东门,鲁国和齐国分别攻击北门和西门。开战之前,弓箭手先把檄文射进城里,各方兵马都做好了攻城的准备。

许国是个小国,但是许侯不是昏君;虽然近几年没有去洛阳朝见周王、没有给朝廷进贡,但是很多诸侯国国君也都几年没有去朝王,没有进贡。你郑国打着王命的旗号调动诸侯兵马,谁知道你是真王命还是假王命。这年代王室衰微,周王管不了诸侯,大国任意侵灭小国,朝廷不去讨伐他们,放纵大国为所欲为。许侯虽然没有给朝廷上贡,但是没有亏待过百姓,灾年还减免百姓的税赋,兵马虽然不多,却没有缺少过军饷,士兵都能忠于国君。虽然捡到了郑国的檄文,又看见三国的兵马几倍于本国,明知道许城守不住,但是都没有开门献城的想法。他们准备好弓箭,敌兵贴近城墙就放箭。许国的城墙虽然不高,也不坚固,但是靠近不了。公子翚和夷仲年都很着急。郑庄公说:“我们粮草充足,带来的粮草可以使用一个月,如果不够,这里仅挨着郑国,由我们保证供应。许国不是放箭吗,我们就引诱他放箭,等他把箭放完了,现制作箭杆箭头都不赶趟。那时我们再攻城,不是轻而易举吗。”

三国兵马围城两天,许国放了两天的弓箭。第三天清晨,郑国先锋官颖考叔看到城上的箭矢稀少了。心想,我这个抢来的先锋官,应该表现一下,也得让公子阏这小子佩服。他找到城墙稍低的地方,迅速将旗车靠近城墙,扛起大旗翻身登上城头。他的这个举动让公孙阏看到了,公孙阏的嫉妒心上来了,好你个颖考叔,你处处出风头,还要抢头功,嗖的就是一箭,正中颖考叔后心,颖考叔从城墙上滚落下来。副先锋瑕叔盈正紧随着颖考叔登城,看到颖考叔中箭,箭头一直透出前胸,已经毙命。立即跳将起来接过大旗,旗杆撑在大车上,跃上城墙,把着大旗高喊:“郑伯已经登城,冲啊!”郑国兵将一拥而上,翻身上墙,进入城内。不一会打开大门,郑兵蜂拥而入。这时四门大开,许多百姓逃出城外。

中午时分,郑庄公、鲁隐公、齐釐公一齐入城,出榜安民。齐釐公说:“把许地给鲁国吧。”

鲁隐公说:“鲁国不能要,几次讨伐,郑国都没有要地。这次攻打许国,主要是郑伯的主张,郑国兵马首先进城,许国的土地应该给郑国。”

郑庄公联合齐鲁打这一仗本来就是贪图许国的地盘,但是齐鲁两国这样推来推去,也不好意思直接答应。

这时公子元报告:“没有查到许侯的踪迹,只是抓到了一个小孩,说是许侯的弟弟,一个老头护着不让杀害。”

郑庄公听了,眼珠子一转有了妙计:“押上来让我看看。”

公子元领进一个布衣老头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公子。庄公问:“你俩怎么回事?”

老头跪下回答:“亡国外臣百里叩见王卿士郑伯殿下和鲁侯齐侯殿下。”

庄公知道百里是个有名贤臣,看他穿着百姓服装就问:“百里大夫怎么这样打扮?”

百里回答:“天兵压境两日,知道许国必定灭亡,我打算隐居做普通百姓。忽然看到年幼的许叔有难,许侯不知死活,而且没有后人。许国是大岳的后裔,不应该灭绝,所以我就现身求郑伯留下许叔奉祀大岳的香火。”

庄公赞叹:“百里真是个忠臣呀!许国不朝王,不上贡,不听从朝廷调遣,应该灭国。寡人奉命领兵讨伐,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既然百里大夫有这样的忠心,齐国和鲁国都不要许国的土地,寡人也不要,就把许国东部划给你们,由百里扶持照顾许叔,以延续大岳的香火。许国西部由公孙获把守,以确保许地的安全。待许叔长大成人,再恢复许国建制。”(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