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135章:展禽以理退齐兵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柳下惠说:“你们这些百官都是白吃饱,退兵的事情还来找我,我一个乡野之人出面,你们这些大人的脸面还要不要?”

臧文仲明知这话带刺,是对他不满,也得忍受,耐着性子恳求说:“现在事情非常急迫,只有你能说出最有劲的话,令齐兵回去。这样的重担只有你能承担得了,你就去一趟吧,犒赏齐军的物品由你带去。”

柳下惠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了百姓我应当走一趟,但是我年事已高,身体有病不能行动,就让我的弟弟展喜去一趟,我会告诉他怎么说的。”

展喜在朝中担任小吏,口才比较。臧文仲回去之后又派展喜来向柳下惠请教。

柳下惠说:“齐国来打鲁国,是为了重振桓公的霸业。图霸必须尊王,如果以先王之命责备他们,是可以起作用的。”接着如此这般地交代一通。

展喜回去向鲁釐公做了汇报,釐公让展喜带着七车粮食、布匹和猪肉来到鲁国的汶南地区,齐军刚到鲁国边境。展喜把马车停在道边等待齐军。齐军的先锋官崔夭先到,展喜迎上前去说明来意,献上犒军物品。齐孝公的大军还在齐国境内,没有过边界。崔夭把展喜领进齐孝公的大帐,献上鲁国的犒军物资。崔夭按着柳下惠教给的话说:“我国国君不会来事,不知什么事让君侯动这么大的肝火,迈动高贵的脚,领着重兵出现在我国的地盘上,鲁侯令我来犒劳大军。”

齐孝公拿着架子,看也不看展喜一眼,手里拿着一本书,装作看书的样子,发出一声冷笑,说:“鲁国害怕了吧?”

展喜笑了:“小人害怕,君子不怕。”

齐孝公放下手中的书简,看了看展喜,蔑视地说:“现在你们鲁国没人没钱没粮,文官没有以往施伯那样的智慧高人,武官没有曹沫那样的猛将,国库空空没有粮食,田野旱的草都不长,你们还有什么可仗恃的?仗着什么不害怕?”

展喜理直气壮地说:“凭着先王之命,仗恃齐鲁两位先君的友情。当初周成王命我国先君周公旦和齐国先君太公望说:‘你们是周王室的左膀右臂,曾经共同辅佐先王立下大功,情同手足,你们都有了封国。’令周公和太公歃血为盟,立誓齐鲁两国共辅周室,‘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君侯现在来我国问罪,也就是想听听我们的解释,有错认错,给个说法就回师,肯定不是要灭掉鲁国;您哪能贪占鲁国的土地而违背先王之命呢?君侯您即位之后,鲁国君臣都希望齐国继续桓公的伯业,与诸侯和好。忘记成王的命令,违背太公的誓言,失去桓公的霸业,与诸侯为敌,君侯您都是不会做的。所以我国没有惧怕。”

这席话实际是对齐孝公恣意用兵的批评,句句讲在理上,非常有劲、给力。齐孝公服了,鲁国人这事办得有礼还有理,就按照礼节郑重招待展喜,表态说:“寡人愿意继续和鲁国友好,不再对鲁国用兵。”当即发布命令:“撤兵回国!”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有恃无恐”的来历,原意是鲁国仗恃先王之命和两国鼻祖的友好誓言不怕齐国恣意讨伐。

展喜回朝向鲁釐公复命。臧文仲说:“齐国兵马虽然撤退回国,但是还是轻视鲁国,欺负鲁国。臣想和仲遂一起去楚国,借兵讨伐齐国,好好教训教训他,让齐侯几年之内都不敢小看鲁国。”

鲁釐公就采纳了这个意见,派公子遂为正使,臧文仲为副使,带着礼品出访楚国。臧文仲和楚将成得臣非常熟悉,就求成得臣先做楚成王的工作。楚王接见鲁国使者,臧文仲说:“齐国违背鹿上之约,宋国胆敢和楚国对抗打了泓水之战,这两国都是楚国的仇人。现在齐国也仇视鲁国,兵犯鲁境,虽然已经回去,也是欺人太甚。如果楚国向这两个国家问罪,我国君侯愿意出钱出人,给大王打前站。”

楚成王正想收拾齐国,听臧文仲这么一说,当即拍板,派成得臣为大将,申公叔侯为副将,出兵攻打齐国,占领了阳谷地区,把它封给了齐桓公的儿子子雍,让雍巫易牙为相,留下甲士一千人,令申公叔侯为将领兵屯扎,让鲁国给予支援。这时,齐桓公的七个儿子投奔楚国,被楚王拜为大夫。

成得臣这一仗打的很顺利,领兵回国,向楚成王告捷,楚成王非常高兴,就想继续攻打宋国。成得臣刚刚回来,就想派子文去。楚王说:“寡人恨宋国胜过恨齐国,子玉已经为我惩罚了齐国,你再去替寡人收拾收拾宋国。”

子文已经年老,不想干了,想把自己的令尹职务让给弟弟子玉,就对楚王说:“臣的才能万万比不上子玉,请子玉去吧,肯定不能耽误了君王的大事。”

楚王说:“伐宋要比伐齐复杂,他刚刚投靠晋国,楚国攻打宋国,晋国必然出兵相救。抵挡晋国、宋国两个国家,必须你去不可,你一定要为寡人去一趟。”就命令子文在暌地集结兵马,检阅部队,申明军法。

子文实在是想推荐子玉,但是自己是老令尹,是成王的老师,也不能违背王命,在暌地把兵马集结上来之后,就匆匆忙忙地,草草地检阅一遍,不到一个时辰就检阅完毕,没有处理一个人。楚成王看了不太满意,说:“你检阅武装力量一个人都没有处理,怎么能立威?”

子文说:“臣老了,我的才能就像强弩之末。如果一定要立军威,非子玉不可。”

楚王又令成得臣从新整顿部队,从新检阅。成得臣检阅的非常仔细认真,要求严格,军法严肃,违犯军规的定杀不饶。先后对七人实施鞭刑,对三个人穿了耳朵,从此再没有违纪的,号令如山,步履整齐,整整检阅了一天。楚成王高兴地说:“子玉果真是将才呀!”

子文又请楚王任命子文为令尹,主理国政。楚成王答应,就拜成得臣为令尹,做中军元帅。

早朝任命之后,百官下朝都来到子文家里,恭贺他举荐人才,子文设置酒宴款待,非常热闹。子文向各位大夫敬酒,发现只缺少大夫蒍吕臣一人,有人说他有病了没来。酒席进行一半的时间,正处于gao潮,门卫进来报告说:“门外有一个小孩求见。”子文让进来。这个小孩进来冲着子文举起右手示意接着鞠躬敬礼,之后就在最后一排边上坐下来饮酒吃肉,旁若无人。子文不认识这个小孩,有人告诉说是蒍吕臣的儿子,名字叫做蒍贾,今年十三岁,昨天在校兵场边上看了一整天阅兵。子文觉得这个小孩很有趣,就过来逗他,问:“我为国家推荐一名大将军,国老都来祝贺,只有你小子不祝贺,为什么呀?”

蒍贾说:“不是可贺,而是可悲。”

子文不高兴了:“你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说话呢?”

蒍贾说:“我小孩就是说真话。你把令尹大权交给子玉,是让他安定国家,如果国内安定,在国外打败仗,会有什么收获?子玉的失败就是你举荐的结果,因为你的举荐而败国,庆贺什么?子玉刚而无礼,可以做将校使用,不可以做主帅,失去节制就会犯错;他发挥个人能力奋勇打斗可以,治民不行,超过三百乘兵车他就驾驭不了,败得更惨,有什么可贺的?”

一些大夫过来解围说:“小孩子说狂话,不要听他。”蒍贾耿耿个脑袋,笑嘻嘻地走了。众人也就结束宴会,纷纷告别回家。

楚成王拜成得臣为大将,亲自统领楚国大军北进,同时召集陈、蔡、郑、许四路诸侯共同伐宋,包围了宋国的重要城邑缗邑。宋成公派司马公孙固去晋国告急,晋文公召集群臣商量计策。

先轸说:“宋国齐国对我们有恩,楚国强横无礼,驻军齐国的阳谷,又来攻伐宋国,在中原生事制造混乱,这就是给了我们报恩救患、展威定霸的极好机会。”

文公说:“寡人想解救齐国和宋国,应该怎么办?”

狐偃说:“楚国也对我们有恩,现在就直接和他对阵也不方便。曹国刚刚投靠楚国,卫国刚刚和楚国结姻亲,曹、卫和楚国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这两个国家又都和主公有旧怨,非常可恶。如果我们攻打曹国和卫国,楚国必然移兵来救,宋国齐国就解围了。”

晋文公说:“好!”就把这个方案告诉了公孙固,让宋国坚守不战。公孙固领命回宋国。

听说楚国联合陈、蔡、郑、许,共是五国兵马,文公担心一旦和楚国正面作战,晋国的兵马不足。赵衰说:“自古以来大国都是建立三军,中等的建立二军,小国建立一军。我国先祖曲沃武公的时候建立一军,到了献公的时候建立二军,接着灭掉霍国、魏国、虞国、虢国,拓地千里,近期周王又封给八个城邑,晋国已经是一个大国,应该建立三军。”

文公说:“三军建立起来,是不是就能拉出去作战?”

赵衰说:“不可,兵丁来自百姓,集中起来首先要进行礼制教育,使他们知道知道尊卑长幼之序,亲近上级,听从长官命令,忠于国君,为国家效命。然后就可以使用。”

文公又说:“建立三军必须立元帅,谁可以担当此任?”

赵衰回答说:“作为大将军,有勇不如有智。具体战斗需要勇,设计布阵需要智慧,战争以智慧取胜是根本。主公如果寻求智勇双全的将领不是很难,如果求足智多谋有学问的元帅,我看只有卻縠。他五十多岁,好学不倦,书不离手,很有学问。精通《礼》、《乐》,经常给人讲解;喜欢《诗》、《书》,经常诵读。《礼》《乐》《诗》《书》讲的是先王的法度,是道德、真理的府库或源泉。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只有懂得、尊崇、奉行德义的人,才能体贴百姓,尊重民意,受到拥护,才能使用好兵权。”(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