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春秋战国演义章节

第118章:假仁谋霸乞求楚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曹共公派大夫僖负羁领兵守卫都城,与宋军周旋抵抗,和公子荡对峙三个月,公子荡没有占到便宜。

这一年,宋国的上空大规模爆发陨石雨,密度很大到处都可以见到陨石;接着刮起大风,许多地方庄稼倒伏,房屋损毁。百姓都认为这是上天降灾示警,认为宋国将有灭顶之灾。但是被霸主迷住心窍的宋襄公根本没有当回事。

齐桓公死后,中原没有谁能与楚成王抗衡,楚成王也想当霸主。郑国已经全面倒向楚国,郑文公首先去楚国朝拜楚成王。楚成王安排郑文公约鲁国、齐国、陈国、蔡国四国国君在齐国境内与楚成王会盟。宋襄公听说这事非常震惊,心想:不好!他们六个大国在齐国会盟,齐侯昭刚刚回国为君,他能当盟主?鲁庄公一直追随齐桓公东征西讨,资格最老,也可能推荐他当了盟主。但是,他们都算老几?我是公爵,地位高于他们,中原的盟主应该是我,而不是别人。他决定争当霸主。现在公子荡伐曹三个月还没有取胜,一旦失利很丢面子。小不忍则乱大谋,暂且放过曹侯,就命令公子荡撤兵回国。他急于争霸,就召集群臣研究对策。

公子荡第一个发言:“当今大国没有超过齐国和楚国的。现在的齐侯虽然是霸主之后,屁股刚刚坐稳,国内还有许多事情没有摆平。楚国自己称王,刚刚接触中原,诸侯都害怕他。主公应该重重贿赂楚国,谦逊一点,请求他同意,让他的盟国和我们会盟,先借着楚国的力量聚集诸侯,再借着诸侯的力量压服楚国。这是一个权宜之计。”

公子目夷一听气坏了,你怎么不出好召呢,不给往好道上支,就连忙阻拦说:“楚国早就想称霸中原,怎么能让他的盟国跟随我们?我们先求了楚国,楚国怎能认可在我国之下?这样做不行,和楚国、齐国比,我们是小国,不能和他们争盟主。小国争盟,恐怕要生出大的祸患。”目夷担心的是将有亡国的危险,如果不亡国,宋国就将从此衰败下去。这样严重的后果没有说出口,只是点到“大祸患”为止。

襄公一心想争当霸主,目夷的忠言刺耳他根本不听。就派公子荡带着重重的金钱宝贝去了楚国。楚成王问:“你们来楚国有什么事情?”

公子荡说:“我国主公要和您会面研究一下会盟诸侯的事。”

楚成王说:“好哇,那就明年二月在鹿上相会。”

楚成王把相会的时间地点都定下来了,这就是要宋襄公听从他的。公子荡却以为成王上了他的套,就高高兴兴回到宋国,向襄公汇报。襄公说:“这鹿上是齐国的地盘,在那里相会不能不告诉齐侯一声,也应该邀请齐侯参加。”又派公子荡去了一趟齐国,齐孝公欣然应允。

这时是宋襄公十一年,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0年)。

第二年正月,宋襄公先来到鹿上,修筑好盟坛,等待齐孝公和楚成王的到来。齐孝公非常守时,刚到二月,就来到了鹿上。宋襄公是齐孝公的恩人,见面时齐孝公非常谦逊,恭敬,处处尽到地主之礼;而宋襄公则觉得很骄傲,坦然地接受。二月中旬过了,楚成王还是不见踪影,宋襄公有些着急,齐孝公劝他耐心等待。他们一直等了二十多天,二月末楚成王才姗姗来到。宋襄公与齐孝公相见,齐孝公处处把宋襄公让在前面。宋襄公认为自己是公爵,齐孝公是侯爵,楚成王则是地位最低的子爵,自己就定下三人的排位顺序是:自己是首位,齐侯第二,楚子第三。到了会盟这一天,宋襄公走在前面,率先登上盟坛,齐孝公把楚成王让到了自己前面。宋襄公就以主盟的身份自居,先拽起牛耳朵,执牛耳歃血,一点都不谦让。这让楚成王很不高兴,勉强接受歃血。宋襄公说:“我们宋国本是殷商的后代,身上流淌着商汤的血液,寡人不揣德薄力微,计划举行盟会,与诸侯修好。恐怕人们有疑虑,要借助两位国君的余威,在我国盂地会合诸侯,会期定在八月份。如果二君不嫌弃,支持诸侯按期与会,寡人愿意和你们世世代代兄弟般的友好。自殷商先王以下都会感激你们的恩赐。”就是说,不仅祖宗八倍都感谢你们,祖宗无穷大辈都感谢你们。

听完这段讲话,齐孝公拱手让楚成王表态,楚成王也拱手让齐孝公。两人互相推让半天,没有结果。襄公拿出已经写好的文牍,说:“二位国君如果不嫌弃寡人,就请在这上面签名。”这回没有先递给齐孝公,而是先递给楚成王,齐孝公就有点不太高兴。

楚庄王接过文牍一看,意思是说宋公要举行诸侯会盟,效法齐桓公衣裳之会,不带兵车。文末宋襄公已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楚成王撇嘴一笑,对襄公说:“这事你自己就能办,何必找寡人?”

襄公说:“郑国、许国早就在你的门宇之下,陈国、蔡国最近又和齐国结盟,没有得到你们恩准,我请他们会盟,担心二位君侯多心,他们也会有顾虑。寡人需要借助于上国。”

楚王把文牍递给齐孝公,说:“齐国原是中原盟主,请齐侯先签字,寡人后签。”

齐孝公说:“在宋公面前,寡人好像处于门宇之下,不敢占先,还是请楚君先签。”

楚成王笑嘻嘻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之后把文牍和笔递给齐孝公。孝公说:“有楚君的签字,就不必有寡人的签字了。寡人流离万死之余,侥幸社稷没有陨灭,不要亵渎这个神圣的简牍了。”婉言谢绝,拒绝签字。宋襄公却以为齐孝公谦逊,就把文牍收藏起来。

三国之君又在鹿上游玩几天,各自回国。

楚成王回到楚国,就把在鹿上和宋公、齐侯会盟的事情向令尹子文等人详细说了一遍。子文说:“宋君太狂妄了,大王怎么就能顺着他呢?”

楚王笑着说:“先王立志‘欲观中国之政’,我的志向是‘欲主中华之政’。宋公给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我怎么能不顺其便呢?今天宋公倡导衣裳之会,寡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合诸侯,不是很好吗?”

子文的弟弟大夫成得臣(字子玉)建议说:“宋公喜欢空名声,没有真能耐;轻信歪点子,没有好谋略,如果暗藏甲士劫持他,可以把他俘虏。”

楚王说:“寡人正是这么想的。”

子文提出了异议:“答应了他会盟,又劫持他,人们会说楚国没有信义,今后怎么能够让诸侯信服?”

成得臣说:“宋国喜欢挑头主盟,必然把自己的位置摆在诸侯之上,这就是缺乏仁义,诸侯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看法,心里不会服他。在他过于傲慢的时候劫持他,可以向诸侯示威;在他服输的时候再释放他,又可以向诸侯示德。这样诸侯都会看不起宋公,他们不归顺楚国归顺谁呢?不能拘于小信而丧失大功,那样是失策。”

子文虽然不十分赞成成得臣的观点,但是这个计策也是切实可行的。就说:“子玉的计策,可以试一试。”

楚成王就命成得臣、斗勃为将,每人挑选勇士五百人,进行训练,预定劫盟的具体行动计划,反复预演。

宋襄公从鹿上回国,脸上流露出喜悦的心情,见到公子目夷就说:“楚君已经答应让他的同盟国和我国会盟了。”

目夷建议说:“楚国是蛮夷之帮,办事情不是和我们一个思路,其心难测。主公得到他的口,没有得到他的心,臣觉得他是在欺骗你。”

襄公说:“子玉你也太多心了,寡人以忠信待他,他怎么能够忍心欺骗寡人?”就是不听目夷的劝谏,向中原各个诸侯国发出会盟通知。接着派人去盂地修筑盟坛和场地,维修老公馆,增建新公馆,装潢极其豪华。还在那了建立粮仓,储备新粮,以供人吃马喂。献享犒赏的物品都经过精挑细选,品质上乘,一应俱全。刚刚进入七月,宋襄公就要乘车赶赴会场。目夷非常担心:这回可能产生大祸,主公求霸的欲望太过头了,后果将不好收拾呀!就向宋襄公提出建议说:“楚国强大但是不讲信义,应该出动兵车保卫会场。”

襄公说:“寡人与诸侯约定的是‘衣裳之会’,如果出动兵车是自己首先失信于诸侯。”

目夷还是不放心:“这样吧,你单车赴会,我带领一百乘兵车驻扎在三里之外,用于救急。”

襄公还是不同意,说:“你带兵车和寡人带去兵车有什么两样?坚决不行。”

襄公担心他走之后目夷又要在国内起兵接应,失掉他的信义,就令目夷和他一同去参加盟会。目夷说:“主公自己去赴会臣也放心不下,正想陪同左右。”于是君臣一同到达盂地会所。亲自检查各种设施,生怕什么地方有遗漏。

会期来临,楚、陈、蔡、许、曹、郑六国国君按时报到。齐孝公对宋襄公的做法不满意,没有来,鲁庄公收到通知但是没有和楚国沟通,也没有来。襄公把这六国的国君安排在公馆住下,另有官员负责安排随行人员。负责接待的官员汇报说:“各国都有车辆,楚王带来的车辆多,随从众多,但是没有发现兵器设备。”

襄公说:“我相信楚国不会欺我。”

一切准备就绪,会盟如期举行。会盟这天,早晨五更就在盟坛各层两侧点燃火炬,盟坛装点非常壮观气派;两侧还设有休息处。襄公早早来到会场等待,陈穆公谷、蔡庄公甲午、郑文公捷、许釐公业、曹共公襄等五位诸侯陆续步入会场。等待很长时间,天色放亮,楚成王恽才来到盟坛。宋襄公遵循地主之礼,对各位揖让施礼,请各位诸侯分成两组分别从盟坛两侧台阶登坛,国君在前,随从大臣在后。从右边登坛的诸侯不敢走在前面,把楚王让在前面,成得臣、斗勃两位大将紧跟身后。接着其他诸侯才带着从臣登上盟坛。左侧是主人的位置,只有宋襄公和目夷二人。登坛之前是按照宾主安排座位和登坛次序的,到了盟坛之上,应该确定盟主,由盟主主持盟会。推选盟主需要提名,宋襄公指望楚成王开口推荐他,就用眼睛扫了一眼楚王,给了个眼神。楚王低头不语,陈、蔡等诸侯也都默默不语,没有人先开口提名。宋襄公一看这种情况,忍耐不住了,就以主持人的姿态开始讲话:“今天这次盟会是寡人欲继续先伯主齐桓公的霸业,尊王安民,息兵罢战,使天下共同享受太平的幸福生活,各位诸侯的意见如何。”(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想起我叫什么了吗女团缔造者Fighting少女天团都市透视医尊都市透视狂神天真老婆傻傻爱大宋燕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圣魔圣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