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升官发财在宋朝章节

182、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荐阅读: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我的父亲叫灭霸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逆天邪神 赘婿当道 魔天 龙王殿 乡野小神医 修罗武神

这块仿佛散发着淡淡柔光、质地莹润的圭璧,最可贵的地方, 不仅是它来自太子内库, 更因它是由太子亲自挑选, 再命人在边角刻上印戳的。

那是赵祯见阻止不了小夫子返乡避风头一事, 索性调整心情,帮着准备践行礼时忽然想到的。

尽管同那位‘李先生’未曾谋面,但以生见师, 陆辞的人才风范,他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加上陆辞在上完课后,与他分享为官时的见闻时, 也曾屡屡提起恩师的谆谆教导, 赞其身家清贫、仍扶助处境困窘的学子之事。

次数一多,赵祯脑海中就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 已然桃李满天下,自身却仍一贫如洗的夫子形象,下意识地就对其有了不少好感。

于是颇费心思地下到鲜少进入的内库中,亲自选了一块, 好让小夫子可转赠给李先生了。

陆辞清楚, 要想李夫子收下自己带来的大批礼物, 恐怕得颇费一番唇舌,有太子这一圭璧作杀手锏, 他得轻松不少。

便特意开头不提,直到李夫子拒不肯收时,才慢条斯理地拿出来, 果真给了毫无防备的李夫子好大一个惊吓。

再趁李夫子还纠结犹豫的当头,他施施然地来了个反客为主,让下仆们将其他礼品挪进置物用的那间小屋了。

待李夫子终归抵御不住这份来自太子的赏赐,红着老脸,别别扭扭地收下后,才惊觉那些个大包小包,已彻底进了他屋了。

“你啊!”李夫子无可奈何,感动得又气又笑,埋怨道:“你也岁数不小了,京中繁花似锦未让你迷了眼虽是好事,但一晃几年,怎也没给你相看上个合适的,正儿八经地成个家,反倒将友人们都接到你家住去了?”

听得敏感话题,一直带笑看热闹的狄青,脸上的笑瞬间僵了。

陆辞叹气:“先生这话,让学生只觉很是冤枉。”

李夫子将眉一挑:“怎么,我还说错了不成?”

陆辞理直气壮道:“不过片刻之前,先生还道我年纪轻轻,使钱不知节省,怎知才过了眨眼功夫,却成了‘岁数不小’,难道还不冤枉?”

李夫子听得一愣,旋即没能忍住,指着故作振振有词的陆辞,大笑出声:“陛下赐你‘狡童’小名,果真不曾冤枉了你!”

经这‘抖机灵’的一打岔,李夫子尚未意识到,陆辞娶妻的话题已被轻轻巧巧地一笔略过了。

狄青紧绷的神经,也随着换了话题继续谈笑风生的这对师生,而悄悄地放松了下来。

而见因突如其来的风寒错失了去京城的机会,近来一直闷闷不乐,养着病还乱发脾气,导致病情也久久好不完全的夫君,现是红光满面地向着最骄傲的弟子问七问八,有说有笑,李夫人也彻底放下了心,面上带起笑来。

陆辞这位曾经的学生,不只是李夫子的心头肉,也是她最为喜爱的了。

却不是因陆辞相貌俊美,气质出众,也不是因其天资不凡,才情了得,而是他的知恩图报。

仅仅是一点旧日的小小恩惠,也一直被他铭记于心。

她记得清楚,早年当陆辞的家境稍有改善时,就开始想方设法地给因常扶助家贫的郎君而花光束脩,叫一家日子也过得艰难的自己家送东西了。更难得的是,他还极会说话,总有办法让顽固又有些好面子的夫君肯收下。

在夫君所教导过、拉扶过的那数不胜数的学生中,不仅最有成就、最风光的是陆辞,最记恩,跑得最勤的,也还是陆辞。

不过一会儿,她又见夫君是被陆辞的话题带跑了心思,完全没再往之前闹着要饮酒的那茬上纠结了,而是欣然同意,以陆辞带来的茶代酒。

果真是陆辞心思灵窍,行事最有分寸。

不去打扰这对师生说话,她笑吟吟地看向乖巧地捧着热茶坐着,听二人说话听得很是入神的狄青,温柔地同他起话来。

狄青面上镇定,应对得有条有理,其实颇为慌乱。

当李夫人问起,陆辞将他带来,可是要让他在南都书院就读时,一直分神留意着那头动静的陆辞,就笑着接话了:“并无此事。只是好男儿当志在四方,不该拘于一方之地,又趁着他离贡举的岁数还差些,索性就带他四处走走,长长见识。”

李夫子点了点头,对此颇为赞同:“那可不?”

话音刚落,他就一脸正经仔细地盯着背脊挺直、心中如擂打鼓的狄青看了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是个精神清正的。”

陆辞莞尔一笑,从从容容地就代其受了:“多谢先生夸赞。”

狄青受宠若惊地还想谦辞几句,李夫子却已撇下他,兴致勃勃地向陆辞问起其他事了。

狄青:“……”

他左看看右看看,还是乐得坐了回去,继续做个安静自在的听客。

没过多久,书院放课的钟声被敲响,即使是离得颇远的这处院舍,也能清晰听到随着闷沉的钟响,而瞬间变得闹腾起来的气氛。

“哎,”听到那处的动静,李夫子不禁发起了牢骚:“这辈子能培养出一个你来,我也是心满意足了 。剩下一群皮猴,我除非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否则哪儿能叫他们过解试?”

陆辞笑道:“他们年岁尚小,玩心仍重也是难免。”

这会儿还在书院中念书的,不是年岁太小,就是解试不成落了榜的,后者当然不好提。

李夫子却恨铁不成钢地摇头:“你与他们岁数相仿时,可完全不是这模样!”

——那显然是因为,他当时也并非是真的十一二岁。

真正的原因,陆辞当然不好说,正要转移话题,李夫子的目光就又落在狄青身上了:“连你带来的这个,也是个静得下心气的,浑不似那些!”

突然被点名的狄青浑身一震,有些茫然无辜地抬起头来。

李夫子又问起狄青生辰。

狄青只当他是要推算自己具体岁数,便老老实实地说了。

李夫子凝神闭目,口中念念有词地推算起来。末了,得出结果的他蹙着眉,颇有几分为难地盯着狄青,深深地叹了口气:“怎是个月宿直斗,磨蝎为身宫的?”

狄青虽也念了不少书了,但对士人间颇为盛行的黄道十二宫,还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陆辞却是知晓的。

他对此并无兴趣,李夫子则颇为热衷,逢人就要推算一波。

此时李夫子未说出口的是:所谓磨羯,无富贵人,平生多得掇谤招谗,颠簸一生。

简而言之,按照生辰命理推算,狄青就是个星宫不顺的小倒霉蛋。

陆辞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唇角笑意不减,却起身来,询道:“学生许久不曾回这书院来了,颇为想念,先生可愿带我四处走走?”

李夫子欣然道:“那当然好。晚上你可要留下来用饭?”

陆辞看出夫子的期待,原就如此打算的,当然未去推拒,玩笑道:“于理而言,我虽想客套一番,好不多劳烦师母,可于情而言,就只想答应了。”

李夫人当场就被他逗笑了,故作嗔怒道:“不过多添几双碗筷,多做几道菜的功夫,怎就称得上劳烦了?我平素也闲着无事,他病这么一场,还没少同我相看两厌呢,得亏你来了,让他心情好上许多,我也少挨些眼刀。现好不容易来的热闹,你若要客套走了,那才是无情无理。”

被老妻当众指出近来的坏脾气的李夫子,不由老脸一红,恼羞成怒道:“妇道人家瞎说什么?走了走了。”

李夫子也不同他计较,笑眯眯地送了几人出门,就回屋亲自下厨,洗手作羹汤了。

而得了陆辞眼色的两下仆,也未闲着,十万火急地修好门后,就十分勤快地帮着干些力所能及的粗活,至于细活他们帮不来,为防越帮越忙,也不好勉强。

李夫子对南都书院近几年来的修缮和增建,很是引以为豪,领着陆辞将新修的地方几乎都走了一遍,还佯诽起院长来:“沾了你带来的东风,他虽没少财迷心窍,却也多少干了些好事。”

随着生源大幅增多,南都学院要想吃下,就得多修学舍,这么一来,学生们要交的束脩,也就不可避免地提高了一些。

尽管提得不多,还是成了压垮家中最贫困的四五名学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坚持不下去,索性离开了书院,就让挽留不成的李夫子好生气恼,没少对院长撒火。

话刚说完,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无奈的叹息:“我好心来探病,却劈头就得一顿骂,怎这般命苦?”

来人不是别人,可不就是李夫子口中‘财迷心窍’的院长。

李夫子也不觉尴尬,还中气十足地哼了一声,倒也没继续说了。

陆辞笑着拱了拱手:“许久不见,季院长意气风发,瞧着可比当年还精神了。”

“哈哈哈!”

虽知只是恭维,但出自朝中三品大员之口后,可就身价百倍,直让闻讯后专为陆辞匆匆赶来的季院长通体舒畅了。

他颇为感激地接下陆辞释放的好意,口吻也多了几分随意的调侃:“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李顽固,能教出你这般世间难得的栋梁之才不说,还是个比他会说话上千百倍的。”

李夫子嫌弃地撇了撇嘴,看在他在夸赞陆辞的份上,倒是未反驳这话来,只习惯性地刺道:“那也是你嫉妒不来的。”

季院长嘴角一抽。

论起这南都书院中,就没有比季院长本人更清楚这一草一木的。

加上他对陆辞的态度,可不是李夫子那般只纯粹是师生之情,充满了殷勤和热络。没过一会儿,李夫子就遗憾地被夺了‘差事’,只能闷闷地跟在边上了。

陆辞骨子里就不曾有过文人的清高,对善于经营的季院长,当然也不会抱有高人一等的优越。

于是这一路走来,二人也是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间,几人就走到了书院大门前。

给陆辞领路的那一守门人,也后知后觉了陆辞的身份,这会儿腿脚发软,哪儿还有之前的轻松自若,战战兢兢地杵在一边,亲眼看着他们的院长热情无比地将人领去竹林……

直到人看不见了,他才长舒一口气,摸了摸胸口狂蹦不已的小心脏。

他滴个娘啊!

这可怪不得他冒犯,谁能想到,哪个大官儿衣锦还乡时不是闹得前呼后拥的大排场,怎就冒出个微服还四处晃悠的大怪人!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今天的都出自《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社会最末章)

宋人也玩十二星座。

将十二星宫带到中国的天竺僧人叫那连提耶舍。隋朝开皇初年,他从印度带来一批梵文佛经,并着手翻译成中文,其中有一部叫《天乘大方等日藏经》,里面便提到十二星宫。

佛经中的十二星宫学说很快又被中国本土的道教吸收,《道藏》中也有黄道十二宫的记载,并跟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地支”与“十二次”对应起来:“子名玄枵,又曰宝瓶(水瓶);亥名娵訾,又曰双鱼;戌名降娄,又曰白羊;酉名大梁,又曰金牛;申名实沉,又曰阴阳(双子);未名鹑首,又曰巨蟹;午名鹑火,又曰狮子;巳名鹑尾,又曰双女(处女);辰名寿星,又曰天秤;卯名大火,又曰天蝎;寅名析木,又曰人马(射手);丑名星纪,又曰磨蝎(摩羯)。”

到宋代时,十二星宫的说法已经广为流布,图像史料、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都可以证明宋朝的民间社会已广泛知道十二星宫。

当宋朝人说起十二星座时,更多时候是用十二星座来推算命格与运程。成书于北宋庆历年间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就运用十二星宫“推步占验,行之军中”。

苏东坡苏大学士学问庞杂,对十二星座也是颇有研究。他曾不止一次发感慨:我与唐朝的韩愈都是摩羯座,同病相怜,命格不好,注定一生多谤誉。(苏轼《东坡志林·命分》:“退之[即韩愈]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摩羯座”在宋朝是最不受待见的星宫——宋人很爱“黑”摩羯座,苏轼的朋友马梦得也是摩羯座,苏大学士便故意嘲弄他(同时也是自嘲):“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193]取笑马梦得的命理比他还要倒霉。

许多摩羯座的宋朝人还写诗或在致友人书中自嘲星宫不如意,如南宋人方大琮写信给朋友说:“惟磨蝎所莅之宫,有子卯相刑之说,昌黎值之而掇谤,坡老遇此以招谗。而况晩生,敢攀前哲?”生活于南宋理宗朝的牟 也在致友人的书信上自黑:“生磨蝎之宫,人皆怜于奇分。”差不多同时代的于石亦写诗自我解嘲:“顾予命亦坐磨蝎,碌碌浪随二公后。”(二公指韩愈与苏轼)

当过宰相的南宋人周必大也在一首赠友人的诗中说:“亦知磨蝎直身宫,懒访星官与历翁。”周必大一直以为自己的身宫是摩羯,但研究星座的学者却访星官与历翁。”周必大一直以为自己的身宫是摩羯,但研究星座的学者却考据出,周必大生于靖康元年七月十五日巳时,阳历为1126年8月5日,其时月亮落在宝瓶座,差几天才是摩羯座,所以周必大的身宫其实是宝瓶,并不是摩羯。但宋朝人“黑”(和自黑)摩羯座已成了习惯,感叹命运多舛的周必大也就坚持认为自己的月亮星座是摩羯座了。

宋代之后,还有不少诗人写诗“黑”摩羯座,如元诗人尹廷高的《挽尹晓山》:“清苦一生磨蝎命,凄凉千古耒阳坟。”元末人赵汸的《次陈先生韵》:“谩灼膏肓驱二竖,懒从磨蝎问三星。”明代学者张萱的《白鹤峰谒苏文忠》:“磨蝎谁怜留瘴海,痴仙只合在人间。”诗人认为自己与苏轼同病相怜。清代大学者赵翼的《子才书来,惊闻心余之讣,诗以哭之》:“书生不过稻粱谋,磨蝎身偏愿莫酬。”诗题中的“子才”是袁枚,“心余”是蒋士铨,这首诗让我们得知蒋士铨原来也是摩羯座。清末人黄钧也有一首《新年感事》诗:“渐知世运多磨蝎,颇觉胸怀贮古春。”

看,摩羯座简直已经被“黑”成了“磨难座”。

相关阅读:生物老师日记之追忆19届高三金主凶猛:陆少的神秘娇妻如果能当文抄大佬就好了一医成瘾:神医王妃柯南世界的魔王土地公升官记超级数码宝贝召唤系统黑子的篮球:赤爷小娇妻黑子的篮球:赤爷小娇妻城里的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