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升官发财在宋朝章节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推荐阅读: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我的父亲叫灭霸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逆天邪神 赘婿当道 魔天 龙王殿 乡野小神医 修罗武神

赵恒忘了归还赵祯的小乌龟这点,显然纯属无意。

但对他而言, 仅仅是微不足道的无心之举, 对好不容易得了喜爱物件的赵祯, 则是道不折不扣的晴天霹雳了。

然赵恒忘了追究他在读书时间里玩物丧志, 就已该谢天谢地了,赵祯再委屈,也不敢找他爹爹索要。

这么憋在心里, 他难免有些情绪低落。

直到陆辞哭笑不得地承诺他,过几天会再做只一模一样的小龟司南来,心情才多云转晴, 重新振作起来。

就是之前趴在桌上太久, 蹭得鼻头通红,眼睛湿漉漉的——哪怕此时一本正经地听讲跟读, 也只让陆辞打心底地觉得可爱,而不觉他老成持重。

被陆辞笑眯眯地盯着看了会儿,赵祯鼻尖上的那抹红色,就渐渐沿着他苍白的面颊扩散开来, 染得耳朵脖子都是一片殷红。

待入了愿, 他才意识到起自己方才那犹如撒娇的丢人表现, 不免羞赧。

陆辞心里微哂,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不急不慢地收敛了目光,继续讲着课,才让赵祯的羞窘自然而然地淡了去, 能磕磕绊绊地发问了。

待讲经结束,陆辞收拾东西,正要离开,一直强忍着不问的赵祯,终归小力地拽了拽陆辞袍袂,将声音压得极低地询道:“重制只小龟,约要多久?”

陆辞怔了怔,失笑道:“材料都还有剩,既是现成的,最慢后日,就能给太子殿下了。”

赵祯眨了眨眼,高兴地抿了抿唇,克制不住地露出一个牙有豁口的可爱笑容来:“真是劳烦陆左谕德了。”

陆辞莞尔:“小事一桩,何足挂齿?殿下只管安心静候就好。”

赵祯认真地点点头,就慢悠悠地回到座位上,一派气定神闲地等接下来要授课的孙奭了。

但在见到他刚才沮丧的小模样后,这故作正经的做派,在陆辞眼里基本就不剩任何说服力了。

陆辞忍住笑,再次请辞后,就在赵祯不舍的目送下,徐步退出了资善堂。

就如他承诺小太子的那般,简单复制一只木龟司南,并未耗费太长时间,仅用了两个时辰,就将基本木模给做了出来。

接着,陆辞亲自给小龟上了色,点了两只乌溜溜的眼睛,拉一条扁扁的嘴巴线,背壳画上象征祥瑞的花纹,短脚上描上趾头……

待彻底完工,就是好一只神态活灵活现、动作憨态可掬的小绿龟。

满意地将它捧在手心里,欣赏片刻后,陆辞就将它放在窗台附近,等待晾干,然后专心看起从馆阁借来、与通渠相关的书籍了。

自从不再在馆阁任职后,陆辞除了远赴汾州时,与昔日同僚断了联系外,等一回到京城,就择日拜访了宋绶等人。

两边来往几次后,就一扫分别带来的生疏,很快恢复了往日的亲密。

陆辞有意维持跟宋绶的交情,倒不只是出于多条人脉多条路的习惯,而主要是因对方诚心待己,他亦愿诚心待人而已。

话虽如此,当陆辞刚开始看水利相关的书时,忽从下人口中听闻,宋绶竟连个下仆都不带,穿着一身不起眼的襕衫,赁了头驴就神秘兮兮地上门时,还是小小地吃了一惊。

他匆匆披上外衣,就亲自将人从大门迎入厅中:“你要来的话,怎不提前说上一声,我好准备些什么?”

宋绶摆了摆手,满脸笑道:“我是临走时意外听得了个好消息,特意给你报喜来的。既是想叫你得个惊喜,倘若提前告知的话,又何惊之有呢?”

陆辞挑了挑眉,正要说话,就被宋绶打断了。

宋绶悠悠然地晃着脑袋,调侃道:“人人皆陆三元聪明绝顶,那我便要考考你,这惊喜会是什么呢?”

陆辞莞尔道:“于我而言,最大的惊喜,便是宋郎来访我,不愿待书召了。”

宋绶即使知道陆辞是在说笑,还是听得一乐,笑道:“不愧是学富五车的左谕德,别人口中的寻常话,也能说得这般好听。”

二人说笑间,陆辞已一心二用,顺手给宋绶冲泡了一杯茶汤。

他不喜饮酒,便耐心钻研茶艺,除心思灵巧外,还得加上占了后世知识的便宜,学起来自是事半功倍。

现虽不至于自成一派,起码也当得起行云流水,赏心悦目的评价了。

从陆辞开始搅动茶沫的那一瞬起,宋绶就被吸引了注意力,看得目不转睛,居然连话题断了也并未察觉。

等陆辞完成后,他才如梦初醒地接过,先端在手里,仔仔细细地端详一番,赞赏地点点头。

接着,就将杯沿凑到鼻端,深深地嗅了一嗅,才珍惜地抿了一口,细细品味一阵后,忍不住道:“真该叫外头那些打着三元旗号的茶馆,都来尝尝这碗茶汤,可比他们店里的要好上太多了。”

陆辞莞尔:“宋郎的溢美之词,我便厚颜收下了。且看在这句话的份上,还想一会儿再给你多来一杯,你看如何?”

“你莫不是错将我当作了死要脸面的客气人了吧?”宋绶素来是直爽脾气,立马就笑着应下了:“左谕德亲手沏的茶,我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推拒的。”

说到这时,宋绶才终于想起了自己来的目的,不由一拍脑门,好笑道:“你这岔七岔八的,究竟猜不猜得出了?还是叫我这题给难住了?你可得老实承认。”

陆辞无奈道:“这有什么好猜的?你终日在馆阁中,堪称寸步不离,能与我相关,又称得上喜事,还能被你‘意外知晓’的,”宋绶不满地瞪他一眼,“可见消息瞒得也不算严密……九成九是添选馆职的名单出来了,而我所荐的那三位友人中,刚巧有人就在其中吧?”

宋绶从陆辞仅凭三言两语,就一下分析中的那刻起,就愣住了,半晌才感叹道:“我若有你三成敏锐,也不至于在馆阁中一过十余年,寸步无升迁了。”

陆辞却道:“人有所长,亦有所短。宋郎校勘方面的本事,可是我只能望洋兴叹的高明。况且宋郎不是最喜埋首书卷,与纸墨为伍么?像馆职这等清贵的闲地,我离开时,可是万般不舍着呢,哪怕你真有了升迁的机会,也不见得愿意离开那宝地吧。”

宋绶听着,可比平日与友人们发牢骚时,所得的几句简单抚慰要舒服多了,不由笑道:“枉我虚长陆郎不少,却不如陆郎看得透彻。得了,既然叫你给猜中了,那我也不再卖关子,告诉你是哪两位中选了吧。”

陆辞微讶:“竟然还中了两位?”

宋绶点头:“一位姓柳,一位姓朱。”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陆辞清楚,自己的推荐,只是给了三人一块敲门砖,真正叫他们得到这机会的,则还得看这近两年来,几人在吏部那所留下的考评政绩。

这赫然代表着,在分别的这段时日里,朱说和柳七都很是勤勉,一心奋进,才能得到上司赏识,为此大开便利之门。

当然,滕宗谅略逊一筹的原因,也不见得是他不够勤勉努力,而是他的排名也好,官职也罢,在几人中一直是最低的,能接触到的权限,自也受到了更多的治辖,无法随心发挥。

说完,宋绶猛然想起自己还带了个小背袋来,赶紧解下,放到桌上后,解释道:“我好歹也在馆阁任了这么些年,即便无权推荐,但拿到往年考题的门路,还是有那么一些的。这回扩选馆职,是事出有因,那条件想必会放宽一些,你将这些拿给他们,正好做个参考。”

这对正思忖着要如何帮两人备考的陆辞而言,真是一阵及时雨了。

完成此行任务后,宋绶到底没吃第二杯茶,就因惦记着家里搁着那本还没来得及读完的书,而急着向他告辞了。

陆辞知他脾性,也强不留他,只与他约好下回登门拜访,就痛快送人出门了。

接下来几日里,他除了陆陆续续地又递交上去几份关于治水同渠的文书外,就是一边安分地等寇准从林特处来个虎口夺食、得到批款,一边专心研究起宋绶给的往年出题范围来。

在经历过科考的三场大试后,对这只能算是进一步遴选的馆试,经验丰富的陆辞很容易就吃透了内容。

他一边读着,一边将心得一一写下,就等到时给朱说和柳七讲解了。

一晃眼就到了十日后。

王钦若得召回京,心态与上一回的,却已是大有不同了。

他心里无比清楚,要想站稳脚跟,关键只落在陛下身上。

至于朝堂,暂还不是职事不明,对局势也因久离而不了解的他,能妄想掌控的。

王钦若向来极识时务,在老对手寇准势如中天的情况下,他在与林特等人重回后,就明智地选择了暂避锋芒。

寇准也比往常多了几分小心,对陛下的态度,也温和了不少,一时半会的,竟叫王钦若寻不到合适的间隙下手。

陆辞看在眼里,心知自己想要的拨款和职事,起码还得再等上一段时间了。

不过这倒无妨。

治水的最佳时期,本就在春而不在冬——冬季渠道冰结,堤坝全是冻土,显不合适。

日后,柳七就已带领着满载了来自密州乡亲父老坚持送给陆辞的礼物的车队,风尘仆仆地抵达了久违的汴京城门前。

一听柳知县要进京去,若运气好得以雀屏中选,就再也不用回来,可以长长久久地留在汴京时,密州一度沸腾了。

柳七起初还以为是自己一心为民的诸多举措,叫他们无比不舍,刚要感动得热泪盈眶,赋诗一首时,就哭笑不得地得知,自己家接下来被踏破的门槛,可跟他没什么关系。

因知晓柳七与陆辞的关系密切,密州人都纷纷来请托,就想让柳七带去小礼。

好送到陆辞、这位让他们吹了两年牛都不厌的密州骄傲的手里去。

柳七在查看过后,发现都是些干制的吃食和蘸酱,或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物价,不至于叫陆辞有收受贿赂之嫌后,也就答应收下了。

此时在排队等候检查时,柳七抬起头,充满憧憬地仰望着巍峨城头,暗暗下定了决心。

这回馆试不论如何,都定要通过才是。

至于到底是谁有能力,又有谁会肯给予他这个提前返京、还是在馆阁这等圣地任职的宝贵机遇,他是连想都无需想,就知是谁了。

除了小饕餮,还有谁愿这般不留余力地提携他?

哪怕是为了不浪费这番期许和心意,他也绝不能在馆试失败。

只是这份徘徊胸中的万千感动,在看到陆辞那熟悉的温和微笑,似曾相识的一摞厚厚学习资料,以及一份无比熟悉、排得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后……

柳七面上的笑容,不自觉地慢慢消失。

原来早在还没进京时,他和朱弟就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相关阅读:生物老师日记之追忆19届高三金主凶猛:陆少的神秘娇妻如果能当文抄大佬就好了一医成瘾:神医王妃柯南世界的魔王土地公升官记超级数码宝贝召唤系统黑子的篮球:赤爷小娇妻黑子的篮球:赤爷小娇妻城里的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