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升官发财在宋朝章节

118、第一百一十八章

推荐阅读: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我的父亲叫灭霸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逆天邪神 赘婿当道 魔天 龙王殿 乡野小神医 修罗武神

在因病休职了近八十日后,王旦再一次出现在了中书省。

虽知他定是病得不轻, 但真正看到形销骨立的首辅, 大多数还是头一回, 不禁暗暗吃了一惊。

王旦对他们投来的诸多目光宛若无觉, 只沉默地坐回案前,一如既往地处理起这段时间由次辅分担、仍积压了不少的政务来。

除了他那让人触目惊心的骨瘦如柴外,他那波澜不惊、风雨不变的神容气质都如往常。

唯一不同的地方, 恐怕是他随身带来的一个孔明瓶口,正冒着淡淡的药气。

王旦为相已有十数年之久,在中书政事堂的权威之高, 绝非朝中任何一人能比得的。

亲看看到他的回归, 就如落下一根定海神针般,让这段时间里跟着心思浮动的众人, 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感染,跟着平静下来了。

王旦对周遭人情绪上的微妙变化宛若无觉,只专心致志地筛选着手中公务,手持墨笔, 全神贯注地批注着在卧病期间里列出前后优先等级的事务来。

然而他的心情之所以平静, 却非是因病将痊愈之故——而是因知药石罔效, 又着实挂心未安顿好的事务,不甘心在缠绵病榻间撒手人寰, 才宁可要了虎狼药服下。

既然时日本就无多,多几天少几天,也无太大区别, 倒不如将有限的日子派上最大的用场。

——他需要保护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王旦面色沉静地一条条批示下去,让人具体执行,效率竟比病前还快上几分。

对于他越过问询皇上这一步、直接负责经手过的大小事务的做法,从陈彭年的状告落得铩羽而归的结果后,就鲜少有人会去质疑了。

此时也没人自讨没趣地去撞那枪口。

他们在暗暗惊叹于王相公病了一场、竟好似变得更具锐气了后,皆自然地选择了服从。

王旦的重新归位,很快在波澜丈起的朝中又掀起了一阵暗潮。

既然王相公病好了,那以陛下对其的极致恩宠,根本没有别人的事了啊。

原是对首辅之位最有竞争力的寇准,在感到几分意兴阑珊之余,倒也没有不服气的意思,而是很淡定地接受了。

换作任何一个别人他都不会服,但说起王旦的器量的话,那是真真当得起宰相之位的。

赵恒却敏锐地嗅到了几分不对劲的地方,并未急着欢喜,而是在早朝之后,将瘦得仿佛只剩一把骨头的王旦叫进宫来,心惊胆战地询问道:“王相公,真要好全了?”

王旦默然片刻,一俯首,选择了实话实说:“不敢瞒陛下,臣下至多还得半月可活。”

这话一出,赵恒整个人都愣了。

等回过神来,他居然有了几分如坠冰窟的绝望和恐惧,盯着目光仍如往常的温和、却带着几分歉意的王旦,喃喃道:“那你,这是……”

王旦坦然相告道:“若无此病,臣下亦有壮志未酬,不愿轻易离去。然天意难改,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恒还想说些什么,但在看出王旦面上的宁静释然,以及坚毅之后,就不禁将话咽了回去。

他赐下的赏赐,王旦坚决不受;他派下的御医,不起效用;而造成王旦积劳成疾的罪魁祸首,归根究底,还得落到他自己头上。

“王相公啊。”

过了好半晌,赵恒才心痛难忍地接受了这一噩耗。

他努力振作起来,考虑更加实际的问题了:“那依你之见,半月……之后,何人堪当首辅之位?”

王旦毫不犹豫道:“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择之。”

赵恒苦笑:“都什么时候了,还要说这种话么?”

王旦听出帝王话中那显而易见的哀意,心中如何不有触动?

他正踯躅,赵恒看出他的为难之意,索性将心里的几个人选逐一抛出:“张咏如何?”

王旦不言不语。

赵恒便知道他是不同意了,又道:“马亮如何?”

王旦仍不作答。

赵恒无奈道:“张马二人皆为尚书,皆可为丞相平章事之备选。既然王相公不同意,那究竟属意何人呢?”

王旦先是默然,在给出答案之前,却先以感叹和遗憾的口吻,轻轻挥动了下朝笏,说了这么一句:“……若再过十年,狡童应可当此任。”

他说得实在太轻,赵恒又是心乱如麻,以至于并未听清楚,不由追询道:“王相所言何人?”

王旦不疾不徐道:“以臣之愚见,宰辅一职,莫若寇准。”

赵恒猝不及防下听得寇老西儿的名字,不由嘴角一抽。

他有多喜爱寇准的才干,就有多厌烦对方的脾气。思及寇准当初为相时一手遮天的霸气做派,他便头疼得很,哪儿会乐意给对方再来一回?

他无可奈何道:“寇准素来刚愎强猛,而宰辅之职,除佐理国政外,更需燮理阴阳,他如何能担当此任?”

官家所指出的问题,王旦如何不知?

然而王旦对此思虑已久,明白世间并无万全之策。

哪怕是他,兢兢业业数十载,但在未能拦下天书闹剧时,便已失了臣体。

之后的费心劳力,不过是亡羊补牢罢了。

日后波澜若起,所需的并非是精明能干、善于挖掘人心、保存自身。

不如让名望甚高、资历亦大、脾气刚猛、仅是小节偶亏的寇准来主持局面。

他话出口前,就已猜出赵恒的心思,但也不如对方心愿那般,给出第二个名字来,只直白道:“他人,臣所不知也。”

赵恒一脸失望,王旦已俯身行礼,以身体不适为由,先行退了出去。

“唉!”

王旦前脚刚出,满心郁闷的赵恒就叹了口大气:“怎么兜来转去,还是那寇老西儿?”

一想到又要让那人扬眉吐气,自己则憋屈地被批得时常说不出话来,甚至是被按在椅子里的……

他实在是不甘心啊!

同样纠结得很的,还有远在汾州的陆辞。

陆辞一边打包行李,一边唉声叹气地给友人们写信。

尤其晏殊,他毫不客气地让人做好请客吃饭、接风洗尘的准备。

写完信后,陆辞就软软地瘫在了摇摇椅上。

当初他为了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上混日子,鬼迷心窍地接受了王旦的好意。

如今看来,却是他悠闲日子结束的前兆。

——世上最不该欠、最不好还的,定是人情债。

更别说他的负债状态,还一直在持续:之后每道奏疏能被顺利送上去,而非埋没在诸多案宗之中,让他在这不需配置通判的完美地方随意发挥,王相公那无微不至的庇护,显然是功不可没的。

等打包好行李,做好随时要被调任的准备后,陆辞白日去厅里时,就将重要的事务进行转接和收尾了。

话虽如此,他也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毕竟接任知汾州事的人选,当然是由朝廷决定的,根本轮不到他去操心。

他倒是省事不少,然而弊病也很明显:他所推行的新策,除鼓励养鸭、经济作物的转型上可以称得上是稳固盈利,执行起来也十分简单,不大可能被接任者废除外,其他的大小州政,则或多或少地有着风险。

其中最让他挂心的,便是才开不久的八大科的分舍了。

尽管得到了王旦的批示,也招入了第一批生源,陆辞密切关注下,是知道大有可行的。

但这在整个大宋还没有过前例,也不知结果如何。

若是新知州是个一心想平平稳稳地混得资满,以博升迁的想法,便很难维系下去了。

倒也情有可原:此策为陆辞开辟,赞赏已叫他得了,现起初的运作亦是不错。

这就意味着,后来的汾州知州,不但难以做的出彩,且一旦出了任何差错,就将被拿去与前任知州比对一番,极难讨好。

这么权衡下,对方会将此策悄无声息地废除,也不出奇。

在陆辞意识到自己竟为此一直忧心忡忡了好几日,连豆角焖面都换不回好心情时,不由有些不寒而栗。

他何时也成了拿着白菜钱,操白汾心的圣人了?

不等陆辞调整回曾经的心态,王旦不惜性命、拼死累活的成果也很快下来了。

随着王相再次因病休职的消息传开的,是陛下终于确定了以皇子赵祯为东宫太子的重大喜讯。

陆辞上一刻还感叹着王相公爆发时的能耐之强悍,将此事发布在官榜之上,下一刻就接到了升他为太子左谕德,即日回京赴任的消息。

左谕德?

陆辞怔了怔。

若不是他深知王旦为人高尚至德,怕都要怀疑对方给皇帝灌了迷.药汤了。

他自任了那有名无实的‘太子舍人’一职后,就对东宫职位刻意去做了些了解,因此对这太子左谕德的职掌,是颇为熟悉的。

按常理说,还会有一位右谕德,届时与他轮流担任值守,给东宫讲解经史子集。

当过没有太子的太子舍人后,再担任个没有右谕德共事的左谕德,显然无法让陆辞感到吃惊。

真正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却是左谕德的品级。

——正四品下 。

陆辞揉了揉眉心。

哪怕不是官阶,只是任职,晋升速度之快,恐怕也能称得难有古人了。

满打满算,他任官也才一年出头,多少人还卡在第一个职位上累死累活时,他的职事就已从七品一路狂跳,跃升为正四品下,担任的还是这么一个肥差……

只对别人会有的反应稍作想象,饶是自认脸皮厚如陆辞,眼皮也忍不住狂跳了。

……王旦让他入京还的人情债,该不会是让他当个被人甩嫉妒眼刀的活靶子,以分走寇准被他推举为相的仇恨吧。

作者有话要说:  qaq 你们当我这2周都隔日更吧……明晚有魅力湘西演出,我肯定没法写完,也不想每天请假了

跪请理解

2周后我开学,应该能重新恢复日更的

注释:

1.真宗与王旦的对话部分修自史实《大宋帝国三百年7》

2.左谕德为东宫属官之一,不常设,在设皇太子有,皇太子继位后就罢了。没有职事,备僚属而已,多为兼官。或与太子左右庶子轮流入宫值班以供故事,或代讲读官给太子讲经史。宋初品阶为正四品下。(《宋代官制辞典》)

相关阅读:生物老师日记之追忆19届高三金主凶猛:陆少的神秘娇妻如果能当文抄大佬就好了一医成瘾:神医王妃柯南世界的魔王土地公升官记超级数码宝贝召唤系统黑子的篮球:赤爷小娇妻黑子的篮球:赤爷小娇妻城里的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