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都市北洋权魔段祺瑞章节

第26章

推荐阅读: 赘婿当道 魔天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大叔,不可以 我的父亲叫灭霸 贴身狂少 修罗武神 龙王殿

绝德风波

十月的北京是一年中最具魅力的季节。秋风轻柔温馨,空气神清气朗,天空瑰丽辽远。容易满足、轻信又富幻想的人民,总是把希望寄托于“另一个”身上,也许“另一个”会好些。

最轻信,最兴奋的怕是黎元洪了。他急切地盼望徐世昌到来,急切地盼望见到他。以为,只要他来了,就能云开雾散。他一天不知问多少次,东海到了没有?东海下榻何处?这位迂腐的老实人,几乎一夜未眠:他为什么不来见我?

黎元洪等不及了,次日上午,屈尊来到五条胡同徐宅拜谒徐世昌,尽管幕僚们劝他别“卖得太贱”。显然,黎元洪不懂徐世昌暗藏的玄机,不懂戏中有戏,把他视为力挽狂澜的契机,救他于苦难的稻草。黎元洪越是急于知道他的“良策”,他越是顾左右而言他。黎终于问:“菊人兄对当前局势有何见教?”

徐世昌嘿嘿一笑:“老朽久居乡野,孤陋寡闻,拿不出具体意见。”黎又问:“您对府院之争怎么看?”徐说:“老朽知之甚少,不敢妄议……”黎问:“听说你跟绍轩、华甫互通声息,他们有何看法?”徐闪烁其词地说:“嘿嘿,匆匆一唔,未及深谈。”黎元洪十分失望,方知“黄油球”城府很深,难以琢磨。他说:“我想请你代段出任总理,你意下如何?”徐假意推辞:“不不,此事关系重大,不敢造次!”

黎元洪十分沮丧,恼火,他知道再呆下去,他不可能跟他说句知心话,于是,起身告辞。回到公府,黎元洪被同样心急火燎的幕僚包围起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结果。他简约地复述了会见经过。

丁世峄说:“大总统不必灰心,也许这正是徐世昌过人之处,他之所以半推半就,正说明他想当总理。”金永炎说:“对,他不愿明说是怕得罪老段,如果先把段免了,徐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蒋作宾说:“我最了解老段,此人心胸狭窄,一下免职令他会负气出走,事情就难办了。”黎元洪也觉不妥:“不妥不妥,免职令好下,可徐世昌不接,麻烦会更大。”黎澍忽发奇望:“哎,让王士珍组阁,总比段祺瑞要好。”黎元洪叹道:“唉,我了解此公,他胆子更小。”丁世峄说:“还有一个办法,干脆把冯国璋,陆荣廷都叫来共商大计,然后下免段令。”黎说:“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哪!”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家对黎的畏首畏尾深感不满,相继离去。丁世峄把他们叫到自己办公室,说:“老头子太迂腐,干不成大事。我提议背着总统给冯国璋发电,就说菊老已允出山,请上将军捧场,形成既定事实,逼徐世昌出山。”众人以为可行,立刻发报。

冯国璋收电后哑然失笑,知道这是不实之词。因为,他太了解圆滑世故的徐世昌了,他是绝不敢代段出山的。此外,冯国璋刚当选副总统,正因位居段上而不安,更不可能为捧徐而开罪于段。于是,他很快回了一份电报:“内阁仍以维持现状为宜。”冯国璋的倾斜,使黎的逐段计划落空,徐世昌上台也更加困难了……徐世昌到京天,才到公府谒黎。

此前,徐的政治触须深到各层面,感知政治气候,窥探代段的可能性。当他得知时机尚不成熟时,这个八面玲珑的老官僚,把一根根触须收回来,死心塌地充当“调人”角色。

徐世昌说:“芝泉嘛心直口快,胸无城府,除去脾气坏点,人还不错。再说,项城死后芝泉如硬不同意,黎公也坐不上这个位置。依老朽看,不要换来换去了,以免引发时局动荡……”

黎的免段决心本来心中没底,经徐一说开始动摇。他担心的是暂军团,是徐州会议,是段祺瑞衔怨报复。到那时他一个手无寸铁的老朽肯定难于招架。于是,他点头承认:“菊人兄言之有理。”

徐世昌接着说:“再说,府院冲突的根子是孙洪伊和徐树铮,一个府院威信兼顾的办法,是他二人同时免职,事情会迎刃而解。”

黎元洪最恨小徐,只要把他免了事情好办得多。至于孙洪伊不是府方人,免不免职跟他关系不大,府方没有损失。所以这个条件可以接受。他关心谁来代小徐做秘书长。他问:“谁来代替小徐合适?”徐说:“总统忘了一位最合适的人选……”黎马上说:“你是说张国淦?”徐说:“对,他不仅办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而且人也正派。总统不妨回顾一下,他当府秘书长时,府院关系不错。”黎欣然:“对对,我同意。”

当天下午,徐世昌去见段祺瑞。段可没有徐的耐心和宽容。当徐世昌提出孙徐同时免职,张国淦补缺他都可以接受。但他说:“孙洪伊免职是内阁内部问题,与府方无干,也不能视为府方做了让步……”

徐世昌一听,暗暗佩服他的洞察力,到底让他想到这是一桩不公平的“交易”。便问:“你说怎么办?”段说:“府秘书长丁世峄也应免职!”徐世昌故作为难状,试试老段有多大决心,说:“唉呀,丁世峄未涉足冲突,这话不好说呀。”段祺瑞口气强硬地说:“那是你的事,我就不管了。”徐问:“谁来接替好呢?”老段板上钉钉地说:“夏寿康。”徐说:“好吧,我尽量说服总统。还有什么?”老段咄咄逼人地说:“我向黎元洪提出点质疑请代为转达:第一,现在府方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责任内阁精神相符?第二,府方经常借故拖延院方公文,倘有贻误责任谁负?第三,经国务院通过的命令,府方拒绝盖印理由何在?”徐世昌想,好你个老段真厉害呀,说:“好,我代转。”

当徐树铮拿着任免令到总统府盖印时,黎元洪心软了,不知出于怜悯,还是怕得罪他,黎说:“又铮留步。”徐问:“什么事?”黎说:“这些日子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想不到落到这步天地,我颇感心中不安……”徐树铮说:“这结果好啊,我无所谓。”黎讨好地说:“又铮年轻有为,精明强干,我很推重。你如同意可出任公府军事顾问。”小徐不肖地说:“多谢关照,多会儿我对军事顾问有兴趣时,会麻烦总统的。”说罢,昂首挺胸而去。黎心中一阵烦乱。

一年一度的风沙又在肆虐北京。老天爷好像故意怄气,从入冬以来不是阴天便是刮风,天时而灰蒙蒙,时而黄澄澄。

经过调停,府院之间总算“平静”两三个月。但到1917年年初,勉强度过9个月的北京当局,又在对德关系问题上,陷入更大冲突。

这天傍晚,一辆黑色“本田”轿车,幽灵般停在段公馆庭院,早已候在门口的曹汝霖赶忙上前,躬身拉开车门,一个身材不高,西装革履,留着两撇仁丹胡的年青人,从车里钻出来,恭敬地向曹汝霖行鞠躬礼,用流利的汉语说:“曹君,给您添麻烦了!”

二人一左一右通过修剪整齐的松墙和方砖甬路,向二楼小会客厅走去。段祺瑞破例迎在门口。

西原龟三是个神秘人物。他的职务是日本首相府秘书,但他可以影响寺内首相,本野外相和胜田大藏相。因为,他们四个人是莫逆之交。寺内任朝鲜总督时,西原曾追随其左右,寺内想委他以高官,但西原坚辞不受,更愿做幕后人物。

西原是中国通,从段祺瑞掌权后他次来中国,两次拜会段祺瑞。寺内的前任大隈以强硬手段胁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遭到中国人强烈反对,也引起日本元老派,稳健派不满,大隈内阁因而辞职。寺内上台后,总结大隈的失败教训,打出“中日亲善”招牌,百般结好段祺瑞,通过贷款支持段的“武力统一”政策,以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段祺瑞为实现独霸一统的野心,毅然投进日本人怀抱。今年1月的500万元借款,就是西原龟三一手办理的……有奶便是娘,有枪便是王,是北洋军阀的真实写照。争权夺利是其最大政治,称王称霸是最终目标,他们置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于不顾,不惜卖身投靠列强为靠山。同样,东西方列强,为统治中国,维护在华利益,也会物色一个代理人作工具。这就是段祺瑞投靠日本人的初衷。

段祺瑞说:“西原先生欢迎你!”西原鞠躬说:“深夜打扰不好意思!”段说:“西原先生请!”西原客气地说:“总理请!”

宾主坐定,段刻板地说:“曹汝霖已把你们会谈情况向我汇报,我很满意,感谢贵政府对我的帮助。”西原说:“中日亲善是寺内内阁的宗旨,帮助友邦是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还会一如既往。”段说:“好,段某最讲义气,只要你们言而有信,我不会背叛朋友。”西原说:“《易经》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寺内君看中阁下人品,才来做朋友的。”段祺瑞:“你们要我做什么?”西原说:“抗议、绝交、参战,请贵政府分三步处理对德关系,跟日本政府保一致。”

段祺瑞踱步沉思,颇感为难。少顷,他站定问:“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英法诸国曾劝中国加入他们的协约国,并要中国对德宣战,贵政府百般阻挠,要我们保持中立。曾几何时,贵国又劝我们绝德参战,这怎么解释?”

西原诡辩说:“中国有句古话: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既然我们以中日亲善为国策,贵国就没有理由不与我国保持一致,这是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

所谓‘共同利益’全是骗人鬼话。日本人对中国巧取豪夺,从未考虑过共同利益。他们过去要中国中立,一是怕中国一旦加入协约国,日本就不能假借理由侵占中国,战后也难以独霸中国;二是,怕袁世凯走亲英美路线,不能任由他们摆布。现在不同了,它已经完全掌控了段祺瑞,正要利用中国对它的“保持一致”,把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完全控制在日本魔爪之下。但段祺瑞一门心思想用日本的钱和枪维持他的独裁统治,实现武力统一中国的迷梦,也就顾不了许多了……段祺瑞直截了当地问:“我想知道,你这个‘共同利益’对我有哪些好处?”

西原为吊起段祺瑞胃口而高兴,说:“痛快!第一,贵国可提高部分进口关税;第二,可以延缓庚子赔款年限;第三,日本政府可考虑第二次‘西原借款’两千万,以后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如果阁下够朋友,我国还可以提供武器装备,帮阁下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段祺瑞变得像一头贪婪的狮子,笑道:“哈哈,这么好的事何乐而不为?不过,抗议,绝交容易,参战就难了。”西原说:“我相信,只要阁下肯办,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段颇为自负地说:“这倒是。”

……坐落在南城墙内使团区的美国公使官邸,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它的一砖一石是从美国运来的。它的四周是中国式的村落,村里有庙宇和四合院,院里有假山,花园。那是供秘书、随员住的。公使芮恩施就住在其中一所豪宅里。

芮恩施是一位有良好教养和文化素质的资深外交家。191年来中国任职。他本是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教授,由于上乘的学识和人品,受到威尔逊总统的青睐,把这个令人垂涎的职务委以这位不到40岁的中年人。几年来,他周旋于无礼,少见多怪的权贵之间,虽然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古怪脾气,令他啼笑皆非,但他还是对这个古老国度产生感情。由于他应裕自如的工作能力和随和谦虚的个性,赢得中国人的信任,因而也对中国的军机大事,国家机密,官闱角逐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芮恩施待人随和,生活随意,不像英国公使朱尔典,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单独用餐,也要把晚礼服的纽扣扣得严严实实。正由于他的入乡随俗,才赢得中国人好感。

傍晚,他的好友伍廷芳应邀来访时,他正跟漂亮妻子打网球。伍廷芳就读香港圣保罗书院,毕业后在香港高等审判厅做翻译,后留学英国伦敦林肯法学院,以优异成绩获法学博士和大律师资格。他曾出任美、西班牙、秘鲁、古巴公使。因为黎元洪亲英美,所以,他上台不久就推荐这位74岁的外交家出任外交总长……见到伍廷芳,芮恩施用夸张的美式热情抓住老人双臂,高兴地说:“噢,伍秩老,见到你非常高兴,来来,请坐请坐!”说着,把他按坐在茶几旁的座位上。他的妻子妩媚地一笑,道声拜拜走了。

伍廷芳端起芮恩施递过的咖啡杯,轻轻品了一口,用流利的英语说:“啊,真香!但愿中美友谊也像这咖啡一样香浓。”他虽年事已高,但依然风度潇洒,颇具魅力。

芮恩施笑道:“哈哈,会的,会的,美国的先进科技,与中国的古老文明会完美结合的。”伍廷芳说:“但愿如此。”

这时,绚丽的晚霞在西天燃烧,照耀在苍郁葱茏的树木和错落有致的建筑上。当伍廷芳把目光从高高的尖顶上收回时,芮恩施不无担心地问:“伍秩老,你对这次会见怎样估价?”伍乐观地说:“我相信这是一次愉快地会见,因为总统是位很好接近,又通情达理的人。虽然他与段总理政见失和,但在绝德问题上是一致的,剩下来的问题是,美国能不能履行诺言了。”

芮恩施保证说:“这点请你放心,美国人不会背弃朋友,我倒是担心京城外的动向。据说孙中山、唐绍仪,康有为、马君武等社会名流,冯国璋、张勋、倪嗣冲等有影响的军阀,都是反对绝德的。”

伍廷芳说:“的确如此。但是,我对老段的权威和胆魄并不怀疑,我所担心的是日本人,他们已捷足先登了。”

芮恩施说:“是啊,他们已成功地控制了段祺瑞,而黎先生的权威和实力都稍逊一筹的。”伍廷芳笑问:“芮恩施先生,你不会食言吧?”芮恩施笑道:“哈哈,不会的。”他看看怀表,说,“哦,我们该走了——汽车!”

不一会儿,一辆“林肯”牌小轿车开过来,0分钟后,芮恩施和伍廷芳坐在黎元洪的客厅喝茶了。显然,宾主双方对这次会见都很高兴。黎元洪上台以来,这是第二次会见芮恩施。上一次是在他就职典礼上,那时只是握手而已。

黎元洪上台伊始,把英、美视为朋友,并不断巩固这种友谊。他说:“莎士比亚说,良友胜过财富。自黎某上台以来,就把美国视为朋友。”伍廷芳翻译后,芮恩施愉快地说:“谢谢阁下。我们已感到总统的诚意,并为巩固中美友谊而努力。”

黎元洪切入正题,说:“公使先生,请谈谈我们共同关心的绝德问题。”芮恩施说:“好的。月日,美国政府已宣布对德绝交,次日,照会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中立国,与美国采取一致之行动。这样各中立国方可在战后的国际和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黎元洪说:“我希望知道中国将得到哪些好处。比如,美国政府能否保证中国出席战后国际和会,能否借款给中国,使中国享受绝德后的利益?”

芮恩施苦涩一笑。心想,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中国一直处于被欺骗,被愚弄的地位,所以,对列强产生厌恶和不信任感,中国人已不满足“空头支票”了,愿意得到实实在在的许诺。不过,这些问题怕美国也难保证……他说:“对不起,您提的问题我很难保证,因为国际事务不是美国所能左右的;但有一定可以保证,美国政府一定帮中国说话。”

黎元洪想,如果能与美国达成协议,他的威望会大大提高,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他与段祺瑞的抗衡能力也会加强,他问:“绝德后中国还要做什么?”芮恩施果断说:“参战。中国至少要派三个师到欧洲战场去。”

黎元洪颇感茫然。他知道军阀们对抗议,绝交可以接受,但要他们出兵参战,他们断然不能接受。他们害怕消耗自己的实力,害怕失去作威作福的地盘。芮恩施看出黎的困惑,说:“只有参战,中国要求停付庚子赔款,增加关税,撤销领事裁判权及撤销外国驻华军队等一系列问,才可协商解决。”

黎元洪想,走一步看一步,先答应下来再说。他说:“好吧,抗议,绝交我可做出承诺,至于参战一事下次再议。”芮恩施高兴地说:“好的,本人立刻将会谈结果电告威尔逊总统。”(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我给妖怪调奶茶无上金丹大道鹿鼎生存法则鹿鼎任我行有一点动心[娱乐圈]全球天灾末世天灾来临阿尔萨斯的亡灵天灾网游之天灾回到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