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周始皇章节

第二百四十七章 又见大军

推荐阅读: 乡野小神医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我的父亲叫灭霸 逆天邪神 修罗武神 赘婿当道 魔天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龙王殿

入了洛阳城后,王孙满的马车又是一阵狂奔,带起一片灰尘,和沿街的骂声,马车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了王宫之前。

进宫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片刻后,王孙满便跪在了大殿之中,大王的面前。

“大王,臣下未能完成王命。那城外的韩军已然不见踪影,只剩下一座空营,而韩营中一片杂乱,许多帐篷都没有收好留在了原地,可见韩军离去匆匆。而臣下细心找了找,却并没发现任何可以说明韩军为何离去以及去了哪儿的迹象。臣下想着韩军不见踪影乃是大事,便匆匆赶回来了。”

“满大夫请起吧,这件事本王已经知道了,满大夫就和诸位大臣一起论一论,韩军这是想要如何?满大夫还是先坐下来吧。”少年天子的声音轻轻的响起。

王孙满疑惑的抬起头,果然看见大王面色如常,脸上并没有应该有的惊奇。并且这大殿中除了大王和自己以外,还有太师少师白圭等一干大臣,二三十人都在,而自己刚刚匆匆跑进来时却因为焦急并没有注意到。

道声谢后,王孙满爬了起来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子,跪坐了下来。刚坐下,便又听见大王的声音响了起来。

“满大夫,一刻钟前,本王接到城外探子回报,说韩军在天未亮前,突然四下出兵,在韩营外数里之地内四处扫荡,将我城外的探子几乎全部抓住杀掉,只有一名探子在树上躲了过去,却不敢跳下来,直到天亮后才大胆下了树,却发现韩军已经全部退走,去韩营确认以后,便迅速跑了回来。本王得知消息后,便已知道满大夫此去将会无功而返,但却已来不及去追大夫回来。不知大夫在韩营里都看到了些什么?那探子着急回报,并未看清。”

原来竟是这样,难怪殿中包括大王在内,众臣脸上都没有惊奇之色,原来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仔细回忆了一下后,王孙满便开口了,“回大王,韩营之中的营帐有的东倒西歪,有的已经被放倒踩在了地上,还有的已经收了起来打包好,但是却被随意丢在地上并没有带走,灶台都已被推倒,有的灶台内还有余温,还有就是没有见到帅帐,还留在营中的都是普通的营帐,嗯,也没有见到兵器等遗留,粮草也被焚烧了,臣下到时刚刚被烧完。除此之外,便未能见到其他事项了。臣下也不知韩军为何匆匆退去,难道是韩国被其他诸侯攻打?又或者韩国国内有变?”

听见王孙满的话,周扁点了点头,韩军虽然匆匆退去,但却可以肯定还是有一定的组织性的,不然营火不会被扑灭,粮食不会被焚烧,甚至为了掩护大军撤退,还派遣了小部队大规模的搜查了一遍周室的探子,这是为了防止周室派兵追杀么?而营帐没有拆回去,只能解释为韩军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但韩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又或者韩军是否是真的退去呢?

“大王,虽然韩军不在韩营之中,但这并不能说明韩军已经撤退,还是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我们还是得小心应对,待查明了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说话的是少师。

这时赵骈有些意见了,“少师大人,赵某以为,听满大夫所说,这韩军连营帐都不要了,只能说明韩军乃是退兵,必然退出了我王畿之地,韩军也不可能再回来攻打我洛阳了。”

“刚刚派出去的探子们都还没有回报,如何能确定韩军退兵?老夫以为,还是等探子回来后,才能确定。”少师给顶了回去。

眼见就要吵起来了,这时大王发话了,“赵卿家,少师说的有理,在没得到进一步准确的消息前,我们不得以为韩军退去,还是得小心守城,不得散发出韩军退去的消息,以免引起城中骚乱。不过,韩军确实不在营中,我们倒是得想一想韩军为何匆匆离开军营。”

“这并不难想,韩军退去,或者是韩国遭到其他诸侯国的打击,要么是北边的魏国,要么是南边的楚国,又或者是韩国国内朝争,早听满大夫说过,韩国有一部分大夫并不想攻打我洛阳,或许便是他们力争,使得韩侯不得不下令退兵。若是如此,我王室已然守住洛阳,实在值得庆贺,老夫以为,待探子传回确认的消息后,王室便可散步喜讯,全城大庆了。而老夫也在此时,先行向我王道声贺喜了!”

众人看去,这拱手说话的却是田邑,真是只老狐狸,现在就道喜,不过想想也是,韩军连营帐都不要了,除了退兵还能是干什么去了?没想这头声道喜却被田邑给占了,众臣中顿时有不少暗暗后悔起来,但随即便又意识到现在再跟上也不算太晚了,于是大殿之中,很快便又响起一片道喜声。

甚至还有人高呼道,“田大夫所说不对,韩军退去,哪里是韩国遭袭或韩国内争,分明是久功我洛阳不下,伤亡惨重,韩军无力再攻城,这才灰溜溜的退去。臣恭喜我王大败韩军,大王英明,大王万岁!”

这话说的更为精明,竟又掀起了一个道喜的新**。

不过周扁却是自知的很,若是韩军因为遭到其他诸侯国的袭击,或者因为内争而退兵,还好一点,若真是因为打不过王室军队而退,那对于王室可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一个强盛的王室,绝不是天下诸侯列国所希望看到的,这一点周扁已经想的很明白了。

摆摆手让场面又安静了下来之后,周扁板起了脸。

“诸位,在还没确定韩军是否真的退走,若是真的退兵,又是为什么之前,诸位休要再提恭喜贺喜的话,不然不要怪本王翻脸。然后至于韩军为什么突然撤退,本王以为多半不是因为无力攻城,不然不至于如此匆匆连营帐都没来得及收,必然是因为有紧急的事情。本王也想明白了,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瞎猜是猜不出来的,还是等待探子的回报吧。只是有一件事,本王觉得还是得派满大夫前往新郑,与韩侯商议韩国退兵之后的两家友好协议,诸位以为如何?”

“大王,老夫以为应当如此,毕竟我王畿之地四面皆是韩土,商贸往来,我洛阳需要的粮草器械等物,都需经过韩境入我洛阳,且我王畿之地与韩土之间的边境也得重新划定了。”说这话的是太师。

很快就有人唱了反调,“大王,韩军乃是大败而归,为何要我王室遣使前去商谈,不若等韩国来人,方可显我王室威严。”

“大王,臣以为遣使也可,不过得先行叱喝韩侯一番,让其亲来我洛阳认错方可,不然便是坠了我王室颜面。”

“大王,臣以为根本无需遣使与韩国商谈,韩国此番大败,日后必然不敢为难我王室,我王室只需与其他诸侯保持好关系,便可挟制韩国,使其不敢再冒犯我王室之威。”

紧接着便是一个接一个大臣的发言,这个时代哪有后世开会的那般纪律性,各自想说就说,乱糟糟一团,就像是一群人在随意聊天一样。唉,这个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虽然周扁也颁发了一些纪律要求,但人们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而周扁也不是个暴君,也不愿以武力强迫。

不过仔细听一下大臣们的发言便会发现,多数还是不同意王室主动去签订友好协议的,难道所谓的王室尊严这么重要?与昨日仅一天之隔,这会的朝会争执却与昨日的全票通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因在哪,自然便是在于今日韩军已经退兵了。

原来韩军久攻洛阳不下,城中不少人也起了厌倦之情,于是为了韩军能快快退去,低头去签什么友好协议,也就无所谓了。而今日韩军已然退去,便没了担心韩军不退的顾忌,所谓的颜面便又回来了。想来便是如此,周扁自知一时半会也说服不了众人,也就没有去管,任由堂下几拨人马自由争辩。

没想这一争论,便是半个时辰过去了,直到一个身影匆匆跑入了大殿。

能在朝会时自由跑入殿中的,自然是大王的亲信,而能在这个时候匆匆跑入,自然是有紧急的事情要回报。是的,来者便是情报司姜平。

望见姜平跑了进来,周扁的心也加快了跳动,这么快就回来了,是查到了韩军的什么情况么?

而瞧见姜平跑进,殿中的争论声也小了许多,大家都知道这人会带来最新的韩军消息,所以都将目光投向了一身布衣的姜平。

而姜平却是径直跑向堂上的大王,离着王座两步远方才跪下,拱手道,“大王,北边来报,有大家自大河以北渡河而来,在孟津登陆,人数众多,目前正在孟津集结,尚不知是否针对洛阳而来,但看其旗号乃是魏军。”

姜平话音刚落,顿时满堂皆惊。他前面几句话时殿中还有些吵闹,但后面几句话时,殿中已经安静了下来,而姜平又没有刻意只说给大王听,所以这几句话倒是在场的所有大臣都听了个清楚。

韩军刚走,魏军便来了,在场许多大臣都惊呆了,长大了嘴巴却发不出声音来,包括周扁在内,也是被这个消息给吓了一跳。魏军未经请示便突然冒犯王畿之地,已然是不将王室放在眼中了,尚还不知魏军渡河的目的是什么,弄不好,还真是前驱狼,后来虎啊。

于是大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方才还争着说王室颜面的一干大臣大夫们,这会都不做声了,都将目光投向了高坐其上的大王,准确的说,是年仅十岁的大王。

望见此周扁也不由觉得好笑了,但毕竟这个时候还是得自己拿主意,于是周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索了片刻后问道。

“姜平,可知道魏军人数,谁为主将,打的什么旗号?还有,我王室不是在大河之北也洒有探子么,为何直到魏军渡过了大河才知道?”

众臣又将目光都投向了依旧跪着在的姜平,只见其一拱手,很快就回答了。

“回大王,那探子为了快些回来回报,以上几点均未探清,不过下一批探子已经派出了,这会只怕已经出城了。而为何河北的探子没有回报,这个小人也不知,稍晚时,若有消息小人会再来汇报的。”

“那你先下去吧,若有消息立即汇报!”

见姜平没有更多的消息提供了,周扁摆摆手让其退下。

尔后,周扁又以严肃的表情看向了下面。

“诸位,不管魏军是何目的前来,我们都必须做好准备,魏军可是天下强兵,万万不得大意。少师,立即前往东面城墙布置,屠平前往西面城墙,赵骈前往南边城墙,让将士们都紧张起来,再安排子长负责北面城墙。白圭,立即召集城中民夫,做好打仗准备,宁越,控制城内。诸位,魏军可不比韩军,万万不可大意啊。”

“诺!”大王发了话,一干大臣慌忙行礼。

可是还不待众臣有所行动,一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大王,老夫有话要说。”

众人一看,原来是田邑。

“大王,诸位大人,老夫以为,这魏军莫不是勤王来了?不然哪会这么巧,早上韩军刚走,魏军便到了,只怕是韩军得知魏军前来相助我王室,今日将到,这才不等天亮慌忙撤退。老夫还记得,去岁魏公子昂前来提魏侯求封方伯时,大王曾经说过,当今魏侯于我王室无寸功可言,如何能封方伯?所以,魏军这就来了,老夫以为,多半是魏侯将大王的话记在心中,若真是如此,则亦是我王室之福啊。”

一听见田邑这话,众臣一下就闹开了,这话说的太有理了,很多人都开始对田大夫拱手称赞了。以至于周扁一听也有些相信了,从韩军的反应来看,这种可能性的确太大了。

不过,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

“田大夫,既然魏侯要勤王,为何韩军围攻我洛阳一月有余,直到现在魏军才到?从安邑到洛阳,快的话可只要五天啊。”

听见大王发问,田邑却是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大王,也许魏侯以为我王室抵挡的住,又或者魏侯想要等我王室快要支撑不住方才出兵,这样我王室只会更感激魏侯,而魏侯也才好居功。”

众臣听得都是眼睛一亮,是了,肯定是这样了,魏侯就是要居功。

不过大王却是冷静的很。

“诸位,在没弄清魏军来意之前,不得大意,本王命令尔等将魏军当做来犯之敌对待,不得有丝毫懈怠。都明白了吗?”

相关阅读:[综]信长独奏曲.歧天路(飘渺之旅续集)国家崛起之谁为王食戟之毒霸天下食戟之心重生成触手怪魁拔之旅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极品小村农红警军团的无限文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