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代丹阳县主章节

68、第六十八章

推荐阅读: 修罗武神 魔天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龙王殿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赘婿当道

第68章

进入五台县后, 元瑾便不需要再骑马, 而是换乘了一辆马车。

马车摇摇晃晃,在第三日的清晨抵达了京城顺天府。

元瑾在这个时候醒来,她撩开车帘,看到永定门城门打开,正如一道画卷在她面前徐缓展开, 透出清晨金橘色的光芒。

元瑾静静地看着,想起很多年前, 她五岁的时候, 第一次从父亲身边被接到京城。到的那时候,大抵也是这样一个清晨,随行的嬷嬷给她吃了红豆馅儿的甜面糕, 就这样开始了她长达十数年的丹阳县主的生活。

而今,她似乎是以同样一种面貌, 再度回到京城。

马车开动之后, 萧风才挑帘上来。

“你终于醒了。”他说着在她身边坐下之后, 递给她一个油纸包。元瑾看了他一眼, 接过打开, 才发现是一包松仁馅儿的粽子糖。个个都是小小的棕色尖角,只有拇指指甲盖大, 晶亮诱人。

“你小时候爱吃甜的,尤其爱吃这种粽子糖。”萧风说,“我记得那时候你的一口乳牙都吃坏了,大哥发现了, 便勒令我们不许再给你糖吃。但是你馋糖,仍然要威逼我偷偷带给你吃。结果你的糖被大哥发现了,你便把我供了出来……我挨了宗法,要领十军棍。你还记得么?”

五叔说的是她很小,还在父亲身边的时候。元瑾仍然模糊记得,那时候五叔不过十四五岁呢。就被父亲罚了军棍,军棍不同一般的杖责,一棍下去便能疼得人冷汗都出来。

“我记得刚打了两棍,你就哇的一声哭出来,扑到了我身上不让大哥再打。”萧风笑着说,“后来敷药的时候,你抱着我一边抽噎一边哭,赖在我怀里。那时候我心想,我是要一辈子护着你的。”

元瑾拿起一颗糖放进嘴里,熟悉的甜味弥漫口中,带着一股松子特有的酥香。

“五叔竟还记得这么久的事。”元瑾笑了笑。

萧风就说:“在我苦的时候,这些便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动力。”

元瑾看向他,他的神情有种无法言说的平静。

萧风又继续说:“阿沅,你打小就非常有主见,又极是聪明。太后曾说若你是男儿,就没你几个堂兄弟什么事了。”

这话姑母说过很多次,元瑾记得。

“而如今很多事,只有你我可以完成。”萧风说着,眼中露出几分冰冷,“阿沅,到了当断即断的时候,千万不要手下留情。”

元瑾终于明白五叔想说什么。

她淡淡道:“五叔不用多言,我都明白。”

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跑去,宫门次第打开,元瑾在乾清门外下了马车。

早已有个着赤红袍,约莫四五十岁的太监等着,向元瑾行了礼:“二小姐,奴婢是皇上的贴身太监刘松,皇上已等候您多时,请您随奴婢这边来。”

元瑾回头看了萧风一眼,萧风则道:“我正好去瞧瞧灵珊,便暂时分开吧。”

说到灵珊,元瑾欲言又止:“却不知道怎么向她解释我如今的身份。”

“我来跟她说,你看到她,恐怕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萧风道,随后露出几分犹豫的神色,却又没有说什么,只是道,“你先去见陛下吧。”

元瑾才颔首,随着那大太监一步步上了台阶。

萧风看着元瑾走上台阶,直到她隐没入乾清宫大门中,才收回视线。

身后的手下见他一直望着,便轻声道:“将军,您怎么了?”

萧风才收回视线,一步步朝着御花园走去。他轻声说:“阿武,从我初上战场到现在,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手下侧头一想:“十二年了,将军。”

萧风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竟然十二年了,从萧家的巨变,命运的浮沉到现在,竟然已经过去十二年了。他淡淡说,“现在仔细回想当初萧家的悲剧,你可知道,我们究竟败在哪里?”

这阿武却又不敢胡说,沉默了一下才说:“可是因为靖王?”

“不全是。”萧风笑了笑,“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大姐没有立朱询做太子。”

真正的溃散是从内部开始的。倘若不是朱询的里应外合,靖王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扳倒萧家。

阿武也有些疑惑:“这说来倒也是,只是属下也不明白……”他犹豫了一下才问,“当初,太后娘娘为何不立朱询呢?”

萧风这次却没有再回答。

很多人以为,太后不立朱询,是因为朱询身份低微。但其实不是,太后不立朱询,第一是因为他心思诡谲,行事狠毒,日后可能会对萧家不利。

第二个原因,却是因为元瑾。

这个原因,萧太后几乎从未对谁说过,唯独向他,说过一次。

那便是朱询,对元瑾有违逆的心思。

朱询自小跟着元瑾,日渐长大,元瑾对他又极好,他的心思就渐渐偏了,萧太后对他说:“阿瑾对他并不喜欢,且他们俩又有辈分之差,自然是绝无可能的。朱询若登帝,他日必当执掌大权。到那时就无人再能阻止他了,元瑾若未嫁人,自然是会被他强行收入身边。元瑾若已嫁人,他必会将元瑾弄得家破人亡……”萧太后的语气很是平淡,内容却又是绝对的狠厉,“所以,决不能让他有登上帝位的那一天。”

而今,萧太后的做法,从某种程度来说仍然实现了。

但是……

萧风想到了第一次见到薛闻玉的情景。

薛闻玉初除去一切阻碍,还未曾登基,但是皇宫内外都已经是他的人了。

他坐在金銮殿的那张龙椅上,高大的身材,秀丽典雅的面容,微抿的薄唇。他血统里天生就带着这种贵气,同权势的巅峰,同这金碧辉煌的一切交相辉映,仿佛他天生就该是如此,这让萧风意识到,有的时候血统真的有其本质意义。

当他听到元瑾被朱槙掳走的消息时,竟突然发怒砸了一套玉器,随后他冷静下来,吩咐人去施救,但他的表情、眼神仍然没有丝毫放松。那样阴冷的眼神……让萧风想起了朱询。

他对元瑾的感情,绝不仅是姐弟这么简单,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占有。

朱询,未曾坐上皇位。

但是这位薛闻玉,却已经是皇上了。

这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萧风只能希望,这不过是自己的错觉。并且也只能庆幸,眼下还有大敌朱槙未曾解决。有他牵制,很多事情就只会被压在水面之下,暂时不得爆发。

他沉沉地叹了口气,希望是如此吧……

元瑾踏入御书房内,却看到一个着宝蓝色绣银龙纹的身影,正背对着她在看书。听到通传她进来的声音,才转过身,怔怔地看了她半晌,突然放下书朝她走来。一把将她紧紧搂住,一时之间仍然都说不出话来。

元瑾笑了笑,将这个已经比她更高的身体推开。然后正要屈身行礼。

“姐姐这是做什么!”闻玉眉头一皱,立刻将她扶住,“我如今到这个位置,可不是要姐姐向我行礼的!”

“礼数不能缺。”元瑾却坚持道,仍然向他行了大礼。

等到站定时,她才仔细地打量他,闻玉仍然是如往常一般的秀雅俊美,只是因为身着帝王常服,有了一些气势。但看着她的时候,仍然眉眼纯澈,是她所熟悉的闻玉。

她带着他坐下,举目看四周。

这乾清殿,她来过许多次,但总是伴着太后或是皇帝。而今只有他们姐弟在此。

她先问闻玉,当初究竟是怎么谋划的,为何没跟她说过。

闻玉才告诉她,当初决意在宫变的时候浑水摸鱼,也的确是个临时起意的想法,没跟她说就是知道她是绝不会同意的。闻玉打算好了,趁着朱槙撤退,朱询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他们突然反水。萧风也提前回到京城,埋伏在皇城内,再加上金吾卫指挥使是闻玉的人,故才能将朱询拿下。

“……不过朱询也的确厉害,竟早准备好了退路,现下他不知所踪,我们也在找他。”闻玉最后说。

闻玉虽然已经继承皇位,但朱询不除,就始终是个心头之患。

闻玉只说了寥寥几句,但其中惊险艰难远不是这几句可以概括的。

“如今做这位置是什么感觉?”元瑾含笑问他。

闻玉则露出一丝苦笑,他这几日心思完全记挂在元瑾身上,恨不得能亲身去山西带她回来,只是众人阻止才能作罢。至于这做皇帝的感觉,他是还没有体会到。“这位置倒也不算稳。”闻玉道,“前天草草举行了登基大典,先压住了京城局势。我是突然冒出来的先太子遗脉,所以反对的声音仍然不少,我们暂时都没有管。眼下还有个大敌未除——那就是朱槙。”

朱槙上次退兵,并非他的军队不足以一战,而是出现了很多意外情况,他身中迷药,宫中第三方势力插入,他的战略图被泄露。倘若他重振旗鼓,再攻过来,他们也未必能一战。

而朱槙会放弃皇位吗?

一旦对皇位表现出了丝毫意图,就不可能放弃。他恐怕立刻就会自立为王,不会给薛闻玉太多巩固政权的机会,会立刻开始反攻。这些元瑾都知道。

两姐弟正说到这里,外面就有人通传,说是礼部尚书有事觐见皇上。

闻玉叫他先等着,才对元瑾说,“姐姐舟车劳顿,先去歇息。我已将慈宁宫收拾作为姐姐的住处,其余问题,等你休息好了我们再做讨论。”

听到闻玉说将慈宁宫作为她的住处,她抬起头来看了闻玉一眼,但他的神色平静,又看不出什么异常。

她住在宫中更方便与闻玉讨论政事,便也没有推辞。

元瑾在慈宁宫中转了一圈,其实内陈设与她当年是丹阳县主的时候,一般无二。闻玉将原在侯府伺候她的都指派了过来,另外加了十二个宫婢,十个太监服侍她。他们在她面前跪下,仍称她为二小姐。

元瑾靠着罗汉床上的迎枕,透过朱红的窗扇照进来的光芒也朦胧了,她看着对面摆放的一个豆釉细口梅瓶,想起这梅瓶还是当年她亲自选了,放在此处的。一时间心中复杂万千。

景物全是,不过是人事全非。姑母,伺候她的珍珠,这些人都消失成了泡影。而这个熟悉的地方,唯余她一人躺着。

元瑾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她醒来之时,是听到切切察察的说话声,似乎是两个人在相互指责。

“当初若是你说清楚了,我能这般对他吗!如今他成了皇帝,你说要怎么对我!”

“我当时如何能跟你说清楚,就你那嘴巴,恐怕没几天就给我宣扬出去了!”被指责的人也很不高兴,“如今人家闻玉不计前嫌,已经封你做了个四品诰命夫人,你还怕什么……”

元瑾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谁,揉了揉眉心,有种被拉回俗世的感觉。

她对守在身边的宝结说:“去把父亲母亲请进来。”

宝结领命而去,不过片刻,就看到薛青山和崔氏先后进来,两人的打扮又比之前还要富贵了,薛青山原是做了个正五品的郎中,如今竟换上了正三品的补子的官服。他这官做的才是比旁人容易千百倍,靠着儿子女儿竟一路就这么发达了。

崔氏扯着薛青山,坐在了元瑾的床边。“我的乖女,你现在可好?你被掳走的时候,我可是心急死了!”

“尚好,母亲不必挂心。”元瑾又问,“方才你们二人在外面争执什么?”

说到这个,崔氏立刻扯了扯薛青山的衣袖,薛青山却似乎有些不愿意说,直到崔氏瞪了他一眼,才开口道:“这不是,你弟弟给证实成了皇室血脉,又登基做了天子。你母亲挂心……早年那些事,你弟弟还记着么。”

元瑾听到这里看向崔氏,崔氏立刻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

她在闻玉成为世子之后,并没有怕闻玉会对她打击报复。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闻玉成了皇帝。那皇帝是这天底下最厉害的人物,是老天爷的儿子,崔氏本能地就害怕起来。

崔氏低声道:“这却也不能全怪我,若你爹当初能把这事说清楚。我哪里会这么对他。当时我只当他是你爹在外头与别的女人生的,那我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薛青山却道:“怎的又说来怪我,当时友人是秘密之托,我怎能相告!再说你这也是歪理,便是外室的孩子,那就能苛待吗?”

崔氏梗着脖子道:“当年老娘嫁你的时候,你连个举人的功名都没有,一个无依无靠的庶子,我家却是那代有名的富户。你那嫡母对你这般苛刻,连科考的银子都不给你,若不是我家拿出银子给你赶考,你现在连官也没得做!你还敢带个怀孕的小妾回来,让我帮你养别的女人的儿子,我呸!做你的春秋大梦去!”

薛青山也登时红了脸:“你怎么在女儿面前说这些。你这……你这无知妇人……那些往事,能随便说吗!”

元瑾却在旁听得笑出来,她没想到,原来崔氏和薛青山还有这么一段,难怪平日薛青山这么怕老婆。

他们二人也冲淡了元瑾的愁绪,她道:“母亲,我只问你一句话,你觉得你现在可还好?”

崔氏愣了一下道:“除了愁这件事,别的还好……”

“凭闻玉的性子,若闻玉真的想对您做什么,您怎么会好好地站在这儿呢。”元瑾说。“您只管放心了,闻玉当初入选后,您对他也不差,他早就不计较了。”

崔氏仍不能完全放下心,跟元瑾说:“我虽无事,但薛家里,你大伯和二伯看着你弟弟如此飞黄腾达,想来求见圣上做大官。但不仅人没见着,还被人赶出了京城。说自此不许他们入京。你亲祖母还因此跑到定国公府来,骂了你父亲半个时辰,要追着他打。结果老太太裹的小脚,一时激动就绊到了,脑门磕在台阶上,当场就磕出个血口子,索性她人没事……”

“就是老夫人当场憋不出,笑出了声,让老太太记恨上了,恐怕从此不会再来往了。”薛青山补充说。

元瑾也笑了笑,薛老太太之前讨好老夫人,多半也有为了亲儿子前程的缘故,眼下儿子前程被毁,自然就要断了来往了。她反正对薛老太太并无感情,对老夫人的感情还要深一些。元瑾正好问他们老夫人如何了。

“别的还好,就是这背叛靖王殿下的事,她一开始不原谅圣上。”薛青山说,“还怀疑国公爷的事,是圣上做了手脚。后来圣上去给老夫人请罪解释,最后差点下跪,老夫人才勉强谅解了他。眼下总归是慢慢好了。”

知道他们这些人一切都好,元瑾就放心了。她之前也是放心不下老夫人,怕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她承受不住。明日去看看她老人家才是。

眼见着到了饭点,元瑾便让宝结传菜。

夫妻二人现在仍然住在定国公府,陪着老夫人。老夫人待他们好,如今国公爷不在了,他们便打算侍奉老夫人终身。今日只是陪元瑾吃个饭就走。

元瑾一边吃饭,一边听他们讲锦玉进学的事,听说他现在长高了,人也比以前孝顺有礼。

等吃完饭,两夫妻走了。元瑾才想去御花园散步。

夕阳金色的余晖洒满御花园。

元瑾缓缓走着,这御花园已经被清理过了,现下没有嫔妃住着,只有先帝的几个太妃还在。淑太后则在朱楠病没后不久,也跟着病去了。

她站在浮碧亭外,看着夕阳下的皇宫,金色琉璃瓦上的光辉,直到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元瑾才转过头看。

一个长相明丽,眉宇间却又带着几分英气的少女正走到她身后,少女的眼眸深得像两汪泉水,定定地打量着她。

元瑾笑了笑,轻轻喊她的名字:“灵珊,你来了。”

萧灵珊嘴唇微抿:“五叔公跟我说了……说你就是……”她的眼眶蓦地红了,“……是真的么?”

元瑾则笑着说:“我记得你十岁的时候,我曾带你在慈宁宫的那株梨花树下,埋下一坛子酒,约定来年挖出来喝。你来年挖出来喝了么?”

萧灵珊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扑进她怀里紧紧抱着她,大哭了起来。她从小就跟元瑾最亲,也是元瑾带在身边养着。这件她同元瑾做的私密事,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我以为……姑姑……我以为你死了……”她哭得喘不过气来,“我还想,把那些人杀了给你报仇……可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什么都不会……”

元瑾轻轻摸着她的头发,哄她:“没事,姑姑都知道。”

灵珊哭得跪到地上,元瑾便也半跪在地,任她搂着自己。

而薛闻玉正站在不远处,看着这边的情景。

他处理完了国事,准备去慈宁宫找姐姐共进晚膳,宫人说元瑾到了御花园散步。他赶过来,便看到这样一幅景象。

“那人是谁?”他问身边的太监刘松。

刘松道:“回陛下,那是萧大人的侄孙女,原来萧氏一门的遗脉,养在宫中太妃的身边。”

薛闻玉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刘松看着他的侧脸,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圣上的眼神有种说不出的寒意。这让刘松揣摩不透。

他只知道一点,这位新圣上,绝对是个极其不好伺候的人物。他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应付他。

想起今天这位新回宫的二小姐,据说是圣上在民间的姐姐,曾嫁给靖王。圣上十分看重,不仅让人辟了慈宁宫给她住,还早早地让御膳房准备了她爱吃的菜,那应该是没错的吧。

刘松低声道:“……奴婢看咱们如今回宫的二小姐,人才品学种种皆是上品,又得陛下的看重,助陛下登上皇位。端是够得上长公主的封位了。如今后位空虚,宫中若有长公主殿下掌事,却也方便。”

圣上却淡淡道:“如今大敌当前,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这话让刘松心中微惊,知道自己并未拍对马屁,反而还很有可能拍错了。瞬间后背就有些出汗,连忙笑道:“自然,殿下是有考量的,倒是奴婢多嘴了。”

薛闻玉看着元瑾和萧灵珊的身影,一直到天色彻底黑下来。

而元瑾回到京城后没多久,就不得再休息了。因为第三日时,事情开始发生转变。朱槙宣布自立为王,同时打出了‘灭奸臣,扶正统’的旗号,要攻打京师。

古往今来,不管是造反还是起义,都脱离不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朱槙指出如今在位的闻玉是半路出来的私生子,根本算不得正统的皇室血脉。且戕害皇族,诛杀皇帝,这是大罪。他要为兄报仇,匡扶正统皇室血脉,自然也就是指的他自己。至于他是不是比薛闻玉更想杀皇帝,这不要紧。总之他手底下已经派了很多人,将此事变成顺口令,传颂在大街小巷,以佐证他的正义性。

朱槙统辖北方,势力囊括山西、陕甘地带、以及河南部分地区。虽说大周疆域上只占了很少一部分,但这部分却占了绝大多数的九边重镇,当初两任执政者肆意使用朱槙镇压边疆的后果就来了,他在这些地区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势。虽然只占了一部分版图,却将近一半的兵力拢在了自己手中,且是骁勇善战的精锐部队。

同时他的军队在他宣布自立为王的时候,已经很快做出了战略部署,出兵河南,攻打保定府。

大家早已料到,朱槙会很快反应,却不想他反应如此之迅猛。

如今御书房中站着萧风,现任翰林院学士兼工部侍郎的徐先生,兵部侍郎李如康以及辽东总兵崔胜。

看到元瑾出现,那辽东总兵崔胜先是不服,冷哼一声,对薛闻玉拱手道:“陛下,这谈论如此重要的军事机密,怎能让一个女流之辈参与?臣以为不妥。”

萧风自然护她,冷笑道:“女流之辈又如何,当初萧太后何尝不是女流之辈,你崔胜可说过半个‘不’字?”

崔胜见有人开口护她,有些不服,但往旁边看去,却没一个人开口说话支援他的。徐先生知道元瑾底细,那李如康又是个精明极了的人,知道能出现在御书房的女流之辈绝对不简单,可能比在座男子还要厉害,更是半句没有多嘴。

“崔大人不必多言。”薛闻玉坐在首座上,叫了诸位坐下,“这是我姐姐,若非是她,我如今也不会坐在这个位置上。如今商议应对朱槙要紧,旁的再议。”

崔胜总算才没有说话,一行人坐下来商量。

徐贤忠先站出来说话,认为保定惯来坚固,不大可能被攻破,不必太过惊慌,要紧的是加强周围的防御。

李如康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臣以为,朱槙做事,必然有他的道理。他不会明知不破而攻打。此事还要从长计议,以臣之见,应当立刻选一武将前往保定坐镇。”

那崔胜冷哼道:“李大人怎的如此囫囵,朱槙究竟有什么道理,我们也不知道。你也不能光靠猜吧?”

李如康也脸色难看。

这时候,外面却传来了急报。

太监引了个参将进来,那参将跪地道:“皇上,前线传来消息,驻守的卫兵支撑不住,朱槙已破保定卫的庆都!”

一时间,堂内议论纷纷。

“不管怎么说,现在需立刻支援庆都。”薛闻玉当即认命萧风为抚安将军,带京卫五万人前往。保定卫是必须要保住的,保定卫若不保,下个首当其冲的就是顺天府了!

“并且……”那参将又道,“朱槙抓了保定卫指挥使,说是派人去同他谈判,否则要将指挥使斩首示众。他还说,陛下选的这个人,可一定要合适才行。”

己方将领若被俘,还因此斩首示众,将会对军心产生很大动摇。

但派谁去谈判,这却又是个问题。

“我去吧。”元瑾放下了茶杯,淡淡道。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集中到她身上。

薛闻玉眉头一皱,并不同意:“姐姐,你此番回来已是不易,不能再以身犯险。朝中有许多可用之才……”

元瑾却一笑道:“我自是不在明面上出现。你派一个人明面做这个谈判之人,我暗中跟着就是。如今在场的人中,应该是我最熟悉朱槙的行事套路,我应该要去的。”

元瑾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她精通兵法,造诣并不在在场诸位之下。有她暗中把控,的确更好一些。

元瑾见薛闻玉不做决断,加重了语气:“闻玉,你该让我去。如今还有什么比得上你的社稷重要。你若是真的不放心,派暗卫一直暗中保护我就是了。”

见这女子竟然直呼圣上名讳,李如康和崔胜都有些惊讶。

而元瑾将话说到这个地步,其实是逼迫之意了。

闻玉微微一叹,他心中自然是极不愿意的,好不容易让姐姐回到他身边,怎能又放她出去。但她偏生要去,以他对元瑾的了解,只要她想去,千方百计的都回去。还不如置于他的保护之中,更不易出事。

“既是如此,那徐贤忠听封。”

徐贤忠出列一步跪下。

闻玉道:“进封翰林院学士徐贤忠为为按察使,加一等侯,次日与元瑾前往保定谈判。”他又看向萧风,“你再派五十护卫,二十暗卫一路跟着姐姐,不可有丝毫差池。”

元瑾与萧风一起领旨,起身时与萧风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对此事的慎重。

说是去谈判,其实是元瑾想和萧风合作,击退朱槙。

这和之前山西对决不同,这次他们两方皆是兵强马壮。谁强谁弱,自然就能见分晓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问题,我一直想提速,我仍然会继续尝试,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大家先暂时仍然保持目前这个频率认知吧,这章8000。

相关阅读:关于我和我的沙雕恶魔室友穿越之我被男神碰瓷了公子难求[家教]被害妄想症患者沢田纲吉徒弟他就是不吃药爱我请给我打钱爱是世间唯一幻觉仙尊佳婿执一而生(快穿)[陆小凤同人]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