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大宋之重铸山河章节

第五三六章 晕厥的驸马

推荐阅读: 龙王殿 逆天邪神 修罗武神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魔天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赘婿当道 乡野小神医

凤翔府,东湖别苑。

西线战事暂歇,河东的战事也还算顺利,牛皋率部前去支援后,与种洌、萧高六等人合作,已经逼近太原府。

徐还难得有闲暇,待在凤翔府休息,与家人团聚。

四位夫人,两个孩子,齐聚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难得共享天伦。

从西平府回来,耶律余里衍便时常恶心呕吐,找大夫一瞧,果不其然是有了身孕。

余里衍有孕无意是件大好事,契丹人得知必定高兴,有了这个孩子,云内州和徐还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只是苏红袖不免有些失落,先嫁过来,肚子却尚无动静,不免好生羡慕。

在算准了日子之后,征得几位姐妹的同意,连续多日专房之宠。

徐还疼爱妻妾,更知道明白她们的背景,以及子嗣的意义。

战事暂歇,与临安貌合神离已经日趋明朗,蜀中的意义越发重要。

苏红袖早日有孕产子,能让很多人安心不少,关系更为紧密,徐还自然格外卖力。

虽未确诊喜脉,但迟迟不来的月事似乎已经说明问题,徐驸马的准头一向不错,想必这次也不例外。

之所以抓紧时间让妻妾有孕,还有一层原因来自临安,倘若孟太后有个三长两短,即便不回去奔丧,也得守孝。

孝期若是捣鼓出孩子,那还得了?

若拖延到国丧之后,夫人们少不得苦等许久,难免失望。

好在天随人愿,两位夫人成功怀孕,如今徐家六位夫人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子嗣兴旺,其乐融融。

徐还自是心情舒畅,若柔福帝姬和宋五娘也在,那就完美了。

也不知他们还好吗?

……

临安的消息很快便传来。

率先收到的是喜讯,宋五娘平安产女,自然第一时间徐还报喜。

以前不知明月存在,徐还一直盼望有个女儿,如今得偿所愿,又多了个贴心小棉袄,自是开心不已。

立即给女儿取名为明珠,并派人送回去大量滋补品,慰劳产后虚弱的宋五娘,其中还有一封亲笔撰写的信函,里面尽是柔情蜜意的体己话。

诸位夫人虽从未与宋五娘谋面,但都是自家姐妹,徐家添女亦是喜事,纷纷准备礼物送去临安。

三子两女,肚子里还揣着两个,徐还甚是兴奋,可惜不能返回临安,亲眼瞧一瞧,亲手抱一抱女儿。

喜讯是上午到的,等到晌午时分,噩耗就来了。

孟太后驾崩!

消息传到临安府,徐还猛然一惊,然后在报丧的使者,西北将官面前悲伤过度,直接“晕倒”了。

柔福帝姬几番来信,裴元衍也多有调查,孟太后沉疴难起,撒手人寰是迟早的事情,徐还早有心理准备。

可饶是如此,等真的发生时,还是觉得突然。

不管怎么说,孟太后这些年待自家不薄,徐还骨子里多有尊敬爱戴,如今就这么去了,悲伤是难免的。

但悲伤过度、直接晕厥是装出来的。

太后驾崩是一个考验,少不得牵涉一个奔丧的问题。

临安自然不能回去,那处现在就是龙潭虎穴,赵构和秦桧早就布好了天罗地网,徐还又岂会自投罗网?

临安,是决计不能回去的。

也绝对不能不孝的罪名,借口自然是有的,西夏人仍旧蠢蠢欲动,河东战事未停等等。

理由足够了,感情上也得有所表现,情理十足方能让天下人信服。

悲伤过度,当场晕倒。

使者甚至没有念完圣旨,更别提让徐驸马回去守孝了,一时间手忙脚乱。

徐驸马被抬进了房间,医者立即前去诊治,出来之后面色凝重。

“驸马在外苦战多日,来回奔波,本就心力交瘁,身体虚弱,眼下骤闻太后崩逝,悲伤之下,气血难调,晕倒也在情理之中。”

“严重吗?”

“并无性命之忧,但必须卧榻静养,经不起颠簸,也不能太过哀伤,否则……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医者很严肃,徐还的病情十分严重。

西北众将顿时担忧不已,报讯的使者也面露难色。

作为赵构派来的探子,他很有理由怀疑徐驸马是在装病,但过程惟妙惟肖,挑不出错来。

医者诊断也是有理有据,徐驸马在战场上奔波多日,数日之间在云内州和西平府之间跑了个来回,恶战数场乃众所周知之事,消耗必然巨大。

心情悲痛之下,旧疾复发合乎情理。

要是敢有所质疑,西北诸将恐怕会立即将自己撕成碎片,那个后果,承受不起。

如此一来,关于奔丧的事情就可以暂缓,怎么着也得等徐驸马病情稳定之后再说。

等待的过程里,临安又有消息传来。

孟太后临终遗言,徐还不必回去奔丧。

这个结果有些意外,若非柔福帝姬亲自确认,徐还几乎不敢相信。

孟太后竟如此厚爱,在最后时刻仍旧为自己谋算。

这句话,可是重若千钧,解了燃眉之急。

看得出来,老太太还是偏爱柔福,偏爱自己多一些,甚至不惜舍弃侄子赵构。

临终遗言亦算是懿旨,徐还便可合理合法地遵旨行事。

当然了,该做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

尤其是得知文澜书院辩论尽孝一事后,更需谨慎。

让徐还意外的是,儿子承嗣竟如此有出息,替父守孝,无疑给自己帮了个大忙,堵住了许多人的嘴。

只是有些难为儿子,才三岁多,竟能记住那么多说辞,说的头头是道,跪在灵堂上有模有样。

孺子可教!

嫡长子有出息,是个好苗子,徐还甚是欣慰。

这么一折腾,奔丧是可以不必回去的。

但按照司马靖等人的建议,该做的还是要做。

三军戴孝,举国同悲,东湖别苑也搭建了灵堂,遥祭孟太后。

众人瞧的清楚,徐驸马托着病体在灵前举哀祭奠,悲伤痛哭,茶饭不思,水米不进,数日下来人都瘦了一圈,俨然是个“大孝子”。

此情此景,说徐驸马对太后不孝顺,好意思吗?

消息从关中传遍天下,众人纷纷称赞,至于没回临安奔丧之事,也渐渐被人淡忘忽略……

相关阅读:我真不是神仙三千浮屠开创新界刺激之落地一把98k奥秘之地最佳辩手墨珏战阁大梦老祖终归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