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玄幻空降抗日突击营章节

第604章、论战两公子

推荐阅读: 魔天 乡野小神医 我的父亲叫灭霸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赘婿当道 逆天邪神 修罗武神 龙王殿

庭院外几乎是两个足球场般大小的青青绿草地,不知何时已挤满了一个个挺胸立正的官兵们。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他们虽然是按照作训条令站出了一个个齐整整的步兵方阵,而且也都是正装打扮,但却一个人都没有配装武器。

嗯,很显然,在基地内只要一个排以上的调动,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批准这条严令,看来已经深入人心了。

当然了,这个命令现在看来还是有不少漏洞的。

比如,只要不携带任何武器,那么别说是营连级调动,师团级恐怕都不在话下。因为就现在虚虚地望过去,现场指战员数量绝对不会少于千人。

买糕的,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看来只要涉及到法律、法令范畴,不管何人,都会下意识地去钻法律、法令的空子的。

孟遥想着,缓缓将目光从指战员方阵拉回到秦汉脸上,不动声色地说道:

"这么说第一近卫师的全部战斗骨干、班排级以上干部,现在全部都集中在了这里,目的就一个,希望我去你们的师看看对吗?"

"是,"秦汉目光闪烁了一下,但马上又坚定地直视着孟遥:

"这些年您和统帅部日理万机,而且还处于二战最紧要关头,要处理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事务,所以全师官兵都希望您能借这个机会,抽空到我师走走看看,既是视察也算慰问,尤其是对那些原师的娃娃兵,意义也许就更不一样了。"

嗯,这倒是一句很在理的话。

不管怎么说,单凭秦汉这108个子弟,以及万古碑、高飞、韩富贵这些当年从南京保卫战冲杀出来的近千名国军大杂烩,根本不可能撑起一个整编的、而且是要当做精锐使用的近卫师职能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他才一下子盯上了在中条山的国军第师,并因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楔入和营救计划,并最终成功地在日寇对中条山的合围中带出了大部第师的娃娃们。随后,在多年的政治和军事的强化干预下,在人数上占了多数的第师娃娃兵终于完全融入突击营,直到成为今天第一近卫师的真正战斗主体。

孟遥点点头,两眼不由地又回到方阵间巡视起来:

"嗯,他们今天都在这里了吧?真没想到,时光荏苒,他们竟然一个个都变成了如此英武挺拔的合格军人。对了,万古碑、韩富贵他们我倒看见了,王宝堂、振黑蛋他们呢,我怎么一个都没看到?"

秦汉一听,急忙振臂一挥,就看到几条人影刷地一声站了出来,一双双热切的目光顿时投注在孟遥脸上:

"报告营长,第一近卫师第团王宝堂、第7团振黑蛋、师直属机步营童镇棠向您报到,请营长指示,并请营长万忙之中前去我师视察和指导。"

"请稍息同志们——"

孟遥说着,挨个看着记忆中的这些面孔,忽然点名说道:

"蓝国昌怎么没看见他的影子,还有高飞呢,万古碑、韩富贵都在这儿了,怎么就独独缺了他们?"

蓝国昌虽然在南京保卫战时,并不统属于当时的任何作战系统,但在突击营下关阻击战之后,便与万古碑这些国军将领拼死送出的子弟们整合到了一块,并在后来的安达镇分到了萧山令的治下,成为萧山令后来担任突击营在蒙古的第一座新城市长任上的得力助手。

第一近卫师正式列编后,为了加强该师的政治配置,经过深入考察和多方考验,孟遥力排众议又将蓝国昌从萧山令手中要了过来,成为该师第一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高飞就不用说了,一直都是国军硕果仅存的子弟,从下关之后便从未与万古碑、韩富贵一同率领着近千号国军子弟,始终配属在秦汉左右,直至第一近卫师正式成立,随后担任了师直属特务营的主官直到现在。

听到孟遥直接叫出了两人的名姓,负责政治这一块的庄沪生赶紧出列报告:

"根据总政治部高志远主任的特别安排,以及蒋经国先生的个人特别请求,并一再希望在返回重庆前能够与第一近卫师官兵做一次规模适当的座谈。鉴于此,高主任便选派了蓝国昌为我方主要陪同人员,高飞为主要警卫人员,已于昨日出发前去迎接。根据行程,蒋经国、毛岸英两位先生将一同返回主基地。"

孟遥听了一愣,随即马上反应过来:

原国民革命军第师虽然是一支不起眼的杂牌军,而且大多还都是娃娃,在当时的中条山突围战中基本属于被放弃的对象,但由于突击营堪称战术经典范例的成功解救行动,最终还是引起了重庆政府乃至老蒋的高度关注。

后来,出于各种考虑,孟遥还是花了大把金钱和气力方才将此事的影响,降低到了微乎其微的地步。

蒋经国作为未来国军的统帅,将这次突击营之行的最后一个活动安排在地位极其敏感的第一近卫师,真可谓是一石多鸟呀。现在,孟遥才隐隐地感到了一丝王者的杀气,正像一股淡淡的迷雾缓缓逼来。

呵呵,我们的这位小蒋同志,到底还是按耐不住性子,想亮一亮作为王者的獠牙,看一看效果。也好呀,过过招,练练手,虽然都知道分寸无伤大雅,但另一位公子呢?

想到这里,孟遥马上微微一笑,转头对马路遥说道:

"你马上去查一查,包括沿途他们停留的各个城市,除了小蒋的这些要求之外,还有没其他人提什么额外的请求和希望。"

马路遥答应着离去后,作为家宴总负责人的另一位秘书张海鹰,这才逮着机会赶紧高声宣布宴会开始。呵呵,瞧这一头的汗水,还有滴答滴答作响的时针,时间过得可真快呀,饭点都超时多长时间了。

很快,一场多达千人的盛宴就在院内院外铺展开来。

这架势,想想吧,上千张嘴一起大嚼特嚼,上千双手一伸一缩,近百张饭桌碟子、盘子送进送出,酒香肉香随风飘扬,直看得人人食指大动,舌尖生津,欲罢不能。

随着一圈圈敬酒的儿郎来来去去,马路遥不知何时终于一头大汗地回来了,挤在人群中附耳对孟遥说了一句,孟遥一听,起身便向外走去。

谁都没想到,蒋经国与毛岸英竟然比他们自己上报的返回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天回到了蒙古主基地。

而原因呢,仅仅是两人偶尔的一次争论,最终一下子变成了涉及到国共双方立场的大辩题,使得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一起:立刻返回主基地,拿出自己最有力的证据,打倒对方。

孟遥赶到两人住地时,论战已在毛岸英的九号贵宾楼展开。

原来的安排,因为考虑到两人的特殊身份和背景,孟遥指示接待办将两人及其随访团刻意分开进行了安排,没想到最后两人还是以这种方式搞到了一起。要知道,蒋经国所住的1号贵宾楼,驱车都要一刻钟呐。

进了楼,里面的警卫人员全部都换上了双方各自随团而来的警卫小分队。当然这也仅仅限于此地。

孟遥一进去,入眼就是双方警卫战士在大斗急眼的场景。虽然不是谈不上剑拔弩张,但彼此眼睛里的火药味十足,甚至连个矮、块头不足的都自觉地退到了大哥后面,生怕为自己这边丢了脸面。

还好孟遥也早已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躯,硬生生将一身爆笑憋回去,然后目不斜视地直接推门而入。与此同时,耳畔便传来了一声慷慨激昂的铿锵陈词:

"你若不信,我可以给你公开我的一份绝密笔记——"

"日寇的那场所谓一号作战,想来你也一定不陌生吧?1944年4月,日军动员兵力50余万,在纵贯中国南北的大片中国国土上,我们先后为此发起了中原会战、湖南会战、桂柳会战,以反制日寇这个一号战役。日军先后攻占河南、湖南、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区。其中,湖南会战自5月底打到9月初,持续个多月,是我们抗战以来将士浴血奋战时间最久、最顽强的一次战役。"

"以此次战役为例,你来看看我们自己的军队与日寇之间的战斗力,到底差距有多大吧。"

"此役,我们先后投入16个军,40多个师,约5——8万人。而日寇则先后投入10个师团,约5——8万人。双方伤亡人数,据日军方面的统计,中国方面死亡66468人,被俘7447人,伤病1485人,合计6400人;日军伤、亡6万多人。而我们自己的军令部统计呢,伤、亡90557人(死4970人),日军伤、亡66809人。日军伤、亡人数,双方公布的数字接近。而国军伤、亡人数则出入较大。日军方面公布的数字,包括了伤、病、俘、亡,中国军队损失过半。国民政府公布的数字,则不含病、俘,仅伤、亡两项,也已占国军参战人数的5%。不可否认,为了战场的准确性,显然日寇的统计要更为确切一些,尽管我们有其鼓舞抗战民心乃至获取二战国际地位之考量,这数字依然还是出入颇大。"

"同时,我们在1944年前后对兵力的配置,也能从侧面证明日寇的统计要更为准确一些。"

"谁都知道,抗战初期,日军装备完整,训练精良,常常以1个大队(营),就敢于出战中国军队1个师(团)或1个旅(团)。"

"还记得《华盛顿邮报》《美国自由人报》《大公报》等国内外大报曾经报道的耻辱战例吗?猖狂一时的日寇第一军,在山西有过一军独战中国军队0个军的记录。抗战后期,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更趋下降。据国民政府军令部1944年统计,第一战区敌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战区是1:100;第三战区是0:100。平均起来,中国军队要六七个人才能抵抗一个日本鬼子。"

"中国军队共有0个师,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约40个师,比例是8:1。就连徐永昌这样的老将都认为,这样的敌我力量对比,在水田山地尚可应付几日,一到平地,便多不能支持。何应钦总长在拟定军队减编方案时,其着眼点亦大致以中国军队1个师对日军1个联队的比例编制。考虑到抗战后期军队编制的缺额,徐永昌甚至认为,战时国军各师实际兵力平均还要往下打七折。而日军师团分甲、乙、丙三种,人数为一万多人至二万余人不等。一个师团内辖三至四个联队。依此推之,1944年国民党军与在华日军兵力的实际比例约为:1。"

"也就是说,我们的士兵要杀一个日本士兵究竟有多难,要付多少代价呢?这里我可以给毛先生在透露一个最新绝密数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截止到今天日寇以日暮西山的即将胜利时刻,我们作战消耗已超过796人,其中阵亡18501人,负伤176999人,失踪1016人;因病消耗合计97559人,其中死亡4479人,残废191644人,逃亡46人。两项合计为4165485人。"

"可毛先生知道有多少日寇被歼灭呢?目前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我们情报机关搞回来的数字,参考小日本自己的战报,包括各种战损、伤病、失踪总的统计数字,大致在40.46(不包括东北)——45.5万人之间。总长何应钦则认为当在48万人适宜。"

"现在,不知你毛先生还要坚持你的意见吗,甚至还要跟我提你们的百团大战?不怕给你泄密,堪称我们唯一完美战例的台儿庄大捷,那也是我们十个年轻的士兵才能换来一个小鬼子的结果。"

"而且,我还要提醒毛先生的是,这十个换一个的绝对数字,还将突击营这个因素也考虑了进来。假若剔除孟将军这支武装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修真之位面交易系统唯我刀道上古卷轴之逆天作弊网络重生大漠浪子刀婚姻是不加糖的咖啡宅男的一亩二分地天灾世界修仙传仙尊降临当奶爸穿越时空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