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代皇家媳妇日常章节

186、第186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深空彼岸 我有一剑 7号基地 宇宙职业选手 神秘复苏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唐人的餐桌 人道大圣 不科学御兽

“诸算子道长可认识灵仙道姑?”朱瞻元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一句问话出口后, 在场的两个人, 不管是道衍和尚,还是诸算子都对于听到了灵仙道姑的这个法号时,微是愣神。

道衍和尚是永和帝的旧识。

对于灵仙道姑拜入道教门庭前的身份, 有一些了解的。

因此,道衍和尚对诸算子的身份, 就是提起了一些提防。

至于诸算子嘛,他对于师妹的身份被旁人提起, 是非常惊讶的的原由。就是他跟师妹是旧识的师妹, 应该没怎么在外人面前曝露的。

如今这位皇家的少年明晃晃的提起,显然是确切的有充分的证据的。至少,从朱瞻元肯定的语气里, 诸算子察觉出来一些东西了。

那是一种直觉, 这位皇家少年对师妹灵仙道姑有恶感。

“灵仙道姑与贫道系出同门。”

诸算子自认为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既然别人发现了,他也没隐瞒事实。事实就摆那儿, 假话诸算子还不削于说呢。

“原来如此。”

朱瞻元似模似样的点点头, 转移了话题。朱瞻元望着诸算子,非常认真的说道:“我此来,是请道长出山,为天下人谋福祉,也是为道长积功德。”

“不如先尝一尝贫道煮的茶水, 咱们慢慢谈如何?”诸算子指着凉亭内,那一小炉上的沸水,又是指了指旁边搁着的茶具, 提出了这等意见来。

诸算子这算是友好的邀请了,朱瞻元没有意外,就是望向了道衍和尚,朱瞻元笑道:“道长美意,师傅以为如何?”

朱瞻元这一问,就是想表达了他对道衍和尚的尊敬。道衍和尚自然是要回报一二的。再则,道衍和尚也算是看得出来,这诸算子的邀请,朱瞻元这位皇长孙摆明了是同意的。

“自然是可行的。”

“道长的美意,且笑纳了。”道衍和尚满面笑意,行了一个佛礼,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三人在凉亭内坐定。

这自然是坐了小石桌旁的小石凳上。

至于随同来的护卫们,都是远远的守护着这一座凉亭,并没有来打扰了亭内三人的意思。

诸算子瞧着这等气派,心中有了明悟。看来这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

今天对于这位皇家的少年,他给的答案若是让对方不满意。这必然会是一个大大的麻烦。诸算子是方外之人,一心求道的。奈何在中原大地上,这皇家是方外修行之人也开罪不起的。诸算子心里想明白了。

若是这皇家少年的要求不太过份,答应下来亦无妨。

皇家哪会缺了人间富贵?

他这等道士办事,也是需要合理报酬的。

到时候,若是为难了,不妨开得对方给不了天大价钱。让对方知难而退。

“这沸水取至山涧的泉眼,最是甘甜。”

诸算子煮茶时,自然是讲了水的来源。然后,又是笑道:“至于这茶,却是采自这燕山的山中一株茶树。不是名贵之物,望二位见谅。”

诸算子不是富人,他一个方外之人,于吃喝之上没太多的要求。所以,这时候哪怕请人吃茶,也是自己在山里采摘后,清炒出来的。

“道长的茶,天性自然,想来更是清香。”

“这等自然的味道,最是好,能品出来茶的本来香味。”朱瞻元连连夸了两句话。说这话时,朱瞻元还在打量了面前的这个道冠。

朱瞻元心里头在琢磨,这个道士对于他的要求,会提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约过了小片刻,茶煮好了。

凉亭之内,一时间是茶香飘飘。

三杯清茶,凉亭之内的三人,是一人捧了一杯浅尝。

过了几息时间。

茶饮了。

这正事也应该谈了。

“道长以为,你这等方外之人为天下人,可能行了善事?可能行了道义?”朱瞻元这一问,道衍和尚听后,明白了。他这学生要从哪方面着手了。

大义、名份。

这果然是皇家拿手的。

“无量天尊。贫道这等修行之人,也是要积了功德的。”诸算子这话,说得够真。

若不积了功德,那恶果太多,必然是修行路上容易引来了天劫加身。在天劫之下,皇皇大道能让修习之人飞灰烟灭。

“如此甚好。”朱瞻元是抚掌大笑。

“道长看来,亦是一个大善人,行了正道的。”朱瞻元给诸算子扣了大帽子。这梯子架上了,可不会让诸算子下来的。

朱瞻元笑说道:“我皇家有一桩事情,正在筹谋。那是为天下人,那是为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谋福祉。道长可听说过蕃薯这等神物?”

朱瞻元敢打赌,面前的诸算子是铁定不知道的。

当然,目前知道的,也就是皇家的自家人,以及永和帝身边的重臣心腹们。

今年秋收,永和帝和重臣心腹们是亲眼见证了,那蕃薯的高产量,以及不挑地的特性。总之,当时现场见证了奇迹的人。

人人都真心给永和帝跪了。

蕃薯、蕃薯,听这名字,多y着永和帝的正统与天命昭昭啊。

当时,永和帝的重臣心腹们,那都是人人满面红光。因为,这些大人物们也是对农事关心的。毕竟,本朝也罢,历朝也罢,中原大地上的每一次朝廷替代,每一次的皇家倒台,为的什么?为的就是老百姓没吃的。

这蕃薯的高产量,就是解决了麻烦啊。

毕竟,这等高产量,能快效的让老百姓有收获。

这等神物若是用合理的法子推广,那是注定了,会让永和帝的统治根基牢固起来。

永和帝的统治稳固了。这些因为永和帝而成为朝廷大官的家族,哪个都会得益更多的。这些人,就是团结在永和帝身边的附尾之人。

“蕃薯,那是何物?”

诸算子不解的问道。

朱瞻元心头冷笑。他很明白的,皇家的秘密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外人知道的。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了,就意味着你上船了。

皇家的船,是能上,不能下的。

因为,皇家的秘密是不能让人随便吐露出去的。

一旦想下船了,唯一的法子,那就是被皇家灭口。

诸算子可能还在为朱瞻元的坦诚而好奇,旁边的道衍和尚却是明白了这位皇长孙的用意。这是赤果果的拉人上船。

并且,不准备让对方拒绝了。

道衍和尚也清楚了,为何今天皇长孙会请他同来了?

这道士一看就是会法术的。

光来护卫的话,容易出纰漏。加上他这位永和帝信任的世外修行者,身兼道、佛两家修行之法的人呢?

道衍和尚肯定是站皇家这边的。

道衍和尚肯定不可能让皇长孙受了一点皮毛的伤害。

因为如此,这诸算子在道衍和尚的眼中,就已经是皇长孙案板上的肉。随皇长孙宰割了。

套,已经下了。

对方是钻,得钻。不钻,头按下去,也得钻。

“蕃薯是海内发现的奇物,其物不挑土地耕种。下田劣地,亦是可好好耕种。其产量,更是麦子的几倍、十几倍。”

“介于此……”话到这里时,朱瞻元起身,对着皇家方向恭敬一礼后,才道:“皇祖父已经下召,要再组织人手,往海外探索。”

“此行,是朝廷出力出人,有心为天下百姓再谋得良种,当然,皇祖父还有一翻心思。”话到这里时,朱瞻元似乎有些迟疑。

道衍和尚心头更清楚了,戏肉来了。

若是这时候,这法号叫诸算子拖身还有可能。那么,听了接下来的话,想脱身?

哼哼,道衍和尚也是不能依的。

朝廷大政的方略,非是重臣,岂能知晓?

最主要是的诸算子不是体制内的人物,他天然不被信任的。

道衍和尚的目光,望向了诸算子时,有些挑刺了。

“皇祖父觉得,中原大地上的藩王太多了。海外的土地何其多?不若把藩王们全是封到了海外的土地去。西周之时,周天子就是如此的行封建之事。才会让我浩浩华夏贵胄,从大河的一域之地,如今是称霸整个天下十三州。”

话到这里时,朱瞻元的脸色,也是有着兴奋的。

其实,这不是永和帝的心思。

这是朱瞻元暗戳戳里,对他祖父的提议。

以朱瞻元的想法,让皇祖父把天下的藩王们,朱氏的子孙啊,除了直系一支是精心教育外,其它的皆当猪养的话?

实在是对皇室不利的。

皇室若无能人,万一到皇朝倾覆之时,何人来力挽狂澜?

汉朝,好歹还有三朝之世。

汉高祖建社稷。

光武帝再兴社稷。

昭烈帝好歹还有三分天下呢。

这说明什么?

天下没有不灭的皇朝。但是,若子孙有本事,这一朝社稷走到末世之时,总有杰出的子孙,再是复了山河。

朱瞻元被他亲娘教育时,举的例子就是这汉朝的三朝之世。

而且,这中原大地上的皇朝,若论了皇朝治社稷之年数?也是西周实行了封建之治,八百年的天下,最是长久。

《旧唐书》上记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相关阅读:蛊尊天下红龙只想为所欲为疯了吧!刚穿成反派就是大结局?海贼:我可是王路飞呀人到中年:妻子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