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代皇家媳妇日常章节

147、第147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深空彼岸 我有一剑 7号基地 宇宙职业选手 神秘复苏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唐人的餐桌 人道大圣 不科学御兽

寿康宫的常太后, 见了娘家的侄女常贵妃。

“姑母, 胡氏接受了咱们的示好。”

常贵妃的神情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常贵妃被太后训斥后,表现出来的驯服。在心底, 常贵妃这些日子过得憋屈啊。

“胡氏是一个聪明人。她自然倒得,在宫里得罪了常氏, 她是不划算的。”常太后表示,常氏一族硬茬着呢, 胡氏就是当了皇贵妃, 也还得对常氏一族是软了身段的。

“也是你啊,没那个命儿。”

常太后望着侄女,眼中有些恨铁不成钢啊。

说到底, 若是有常氏一族的血脉的皇子, 常氏一族还用得支持外人吗?

“来年的选秀,你的族妹有三人会进宫参选。”

常太后说了族中的打算。

常贵妃一听后, 脸色瞬时间变得苍白一片。

对于宫中的嫔妃而言, 特别是常贵妃这种不甚得宠,就靠着家族势力支撑的妃子而言。若是同族的姐妹进宫了,那不是姐妹,那叫仇人啊。

因为,她们会相互间, 抢夺了家族的支持。

别说什么姐姐妹妹,宫里相信这个儿的,全是傻子。

傻子, 在后宫之中,可不会长命百岁的。

常贵妃当然明白,这是常氏一族里,有人在肖想了荣华富贵,对她这等挡路的,没生了皇子的贵妃不满了啊。

“妾听姑母的。”

常贵妃嘴里说得好听。

心头她已经盘算了,无论如何?不能让那三个常氏一族的少女进宫平安参选了。只能是让她们,全数的远不成功啊。

“好,好。”

常太后赞了两声好字,说道:“你果然是个明事理的。”

“你且放心,哀家最信任的,自然还是你。至于新入宫的,且是借一借她们的肚子。等着孩子生下来,抱与你膝下养着,养熟了也就是你的孩子了。”

太后这话说得挺好听的。

可常贵妃是一个字儿也不信的。

特么太后真当常贵妃是傻子吗?

“谢谢姑母的赏识,往后,我自然全听姑母的吩咐。”

“将来得了一儿半女的,全是姑母的成全。”常贵妃这时候,话儿也是说得漂亮的。不过,心头却是冷了。

这一对心怀着各异心思的姑侄谈了约两刻钟后,常贵妃是告退了。

从寿康宫出来,常贵妃还是忍不住的心头凉意阵阵。

抬头望着天空,天空是碧空如洗,甚是干净啊。

只是这宫里的生活,却是锻炼了人的。常贵妃很清楚着,她啊,没退路了。因为,她的亲爹,那位白连教的教主大人已经失望了。

她名义上的母亲,实际上的姨母已经进宫来警告过了。

白莲教准备再把她的妹妹,以另外的名义送进宫来。想来,必然是顶着别家的名号儿,进宫来争宠了。

白莲教的势力,眼看着从她的身边要抽身了。

到时候,她还能靠谁?

就是因为没法子,常贵妃才会想着,靠向了皇贵妃胡氏。若不然……

若不然,真有法子,常贵妃岂会向胡氏低头?

毕竟,这头一低,常贵妃是觉得,她把自己的尊严也给踩下去了,在向胡氏求了饶一般。那心头的百般滋味,常贵妃是心头呕着的。

再是如何?

宫里的人,就得现实。

常贵妃心头堵得慌,也得在现实跟前低了头颅不是吗?

后宫之中,嫔妃们,以及太后呀,只要生活在宫中,以及依附着皇权的人们,都在围绕着宣惠帝进行了争宠。

这宠,就是争得帝王的注意。

以及未来的投资。

秋。

京城不平静。

这时候的燕地,蓟城同样不平静。

燕王府,前院。

朱瞻元在念书。

不过,在听着道衍和尚讲课后,又是普及了最近的蓟城内外一些要闻时,朱瞻元还真是听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道衍和尚乐意把这些事务讲一讲,也是为了开拓了燕王府世孙朱瞻元的眼界。

当然,这也是燕王的意思。

对于嫡长孙,燕王是真看重着。

正因为如此,朱瞻元的师傅,个个都是人才啊。

“稷下学宫的赵山长被捕一事,岂能善了?”朱瞻元听得道衍和尚的一则消息后,神色是有些激动的。

这个消息,让朱瞻元知道了,命运的轨迹真的又一次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了。

不过,想一想,也能想明白一些东西。

这中间是有些因果必然的联系的。

“世孙,这事情有王爷镇着,注定翻不起浪花来。”道衍和尚是镇静的。藩王之所以称为王,那自然是有资格笑傲了这一州封地的。

“祖父大人在上,些许宵小确实不足为惧。”朱瞻元点头,表示同意了道衍的话。

“只是可惜了赵山长,卿本佳人,奈何为贼?”朱瞻元又是感叹了一句。

这话一出口,道衍和尚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世孙这话,在外面可不能提。若不然,必然要出了麻烦来。”道衍这话说得,够叼钻的。

稷下学宫的赵山长是何人?

为何道衍和尚会如此讲呢?

赵雍,稷下学宫的山长。

在燕地这一片地儿上,赵雍可谓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更是稷下学宫的山长。可谓是门生甚多,名望甚大。

当然,朱瞻元很清楚,这个赵雍的名声,就是被吹捧起来的。

实际上,这个赵雍才华是有,就是为人嘛,那品德不咋的。不过,这人是会装,所以,在燕这一片地方,混得叫一个风声水起。

在仕林之中,赵雍的名声更是值钱了。

当然,要说朱瞻元在意了赵雍,还是因为赵雍的一个身份。那便是赵雍是张赵氏的亲爹。张赵氏,就是朱瞻元二婶婶小张氏的亲娘。

没错,这位赵雍就是朱瞻元二叔的岳母大人的亲爹啊。

前一世,赵雍就是二叔的背后支持人之一。

燕地的文人会什么前一世,万般吹捧了二叔,让二叔前一世的太子之位是稳稳当当的?当然,若不是二叔自己前一世做死的话,二叔的太子之位还会继续的稳当下去。

就是因为在文人的圈子里,赵雍一直支持了外孙女婿朱高。

前一世,赵雍同样是老糊涂,那是屁股歪到了南边的京城宣惠帝身上。不过,前一世有二叔二婶婶,还有二婶婶娘家的张氏一族给赵雍这个赵山长开脱,祖父是饶了一回这个老货。

这一世,二婶婶娘倒霉了。赵山长自然没人拉拔了。

又或者说,没了有份量,能在祖父面前得力的说话人了。

赵雍倒台,朱瞻元是看得欢乐。

因为,前一世,这人没少给朱瞻元添了麻烦啊。

朱瞻元不是心胸特宽广的,看着仇人倒霉,分分舒爽的畅快啊。

“道衍师傅的担忧,过虑了。”朱瞻元抬头,目光非常认真的望着道衍和尚,说道:“文人的脊梁骨,一直是硬不过拿刀的武人。”

朱瞻元表示,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

文人再硬,也不过一个脑袋。

刀把子砍掉了的脑袋,一定不值钱了的。

“道衍师傅,我觉得,我更在意了一件事情。”话到这儿,朱瞻元指了指南边的京城方向,他说道:“削藩,对咱们燕王府的影响会有多大?”

这个才是朱瞻元关心的。

前一世的事情,归了前一世。

朱瞻元在意着,这一世的变化。

正因为,有一些东西已经改变了。朱瞻元自然不会用前一世的目光,去看待了这一世的事情。

“削藩啊……”

道衍和尚淡然的回道:“那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当今的天子,犯了各位藩王的众怒。”

道衍和尚说了一个宣惠帝正在干的事情,最大的祸头。

“其实,要只是针对了某一个藩王,对于天子而言,不过小事。”道衍和尚见朱瞻元听得认真,便是解释关键,道:“只不过,所有的藩王合拢一起的势力,就不是目前的天子,能对付得了的。”

“众怒难犯吗?”

朱瞻元问了这么五字。

“众怒难犯。”

道衍和尚回了四字道。

“也许,不是众怒难犯。”朱瞻元望着道衍和尚,开口说了他的见解,他道:“天子只是太急了。一下子想削光了所有的藩镇,步子过于急了。”

“对于天子而言削藩,也不是什么坏事。”

朱瞻元这屁股做的,有些歪了。

他说这话时,是在试探了某些东西。

道衍和尚听到了朱瞻元这话后,哈哈笑了起来。

“世孙,你这话,也在理。”

道衍和尚没生气,反而赞同道:“天子削藩,天经地义。就是急不得,这人急了,还容易办坏事情。何况治国乎?”

“治大国若烹小鲜。”朱瞻元念了这么一句。

随即,朱瞻元对道衍和尚又是躬身一礼,说道:“师傅,我有一问,想向您求教。”

“不必掬礼。世孙,但讲无妨。贫僧若知道答案,定然是说与世孙听。”道衍和尚受了朱瞻元的一礼后,方是认真的回道。

“师傅,蓟城的气运之柱,以您的望气之法,可能看到大利的吉兆乎?”朱瞻元正了正身子后,问了一个方外的问题。当然,那个“大利的吉兆”这五个字,朱瞻元是咬字儿特重。

相关阅读:蛊尊天下红龙只想为所欲为疯了吧!刚穿成反派就是大结局?海贼:我可是王路飞呀人到中年:妻子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