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我的夫人是神捕章节

第252章 你死定了,佛祖也保不住你!

推荐阅读: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贴身狂少 龙王殿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赘婿当道 大叔,不可以 乡野小神医 逆天邪神 魔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朱萸少一人。

江湖人不喜欢重阳节。

因为重阳节是团圆的日子,整日风里来雨里去的江湖人,没那么多时间与家人团聚,甚至不敢与家人团聚。

尤其重阳节二十四天前,正好是中秋佳节,同样也是团圆的日子。

能够二者皆团圆的江湖人,可谓百中无一,大多数人可以选择一个日子,还有一部分人只能忍痛全部舍弃。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选择中秋节的人显然更多,因此能在重阳佳节与家人团聚的,能有二三成就不错了。

或许少林便是知道这一点,干脆就在重阳节举行武林大会。

一切恩怨,今日了结。

实话实话,与之相关的人,十之八九已然身死,前去参加的江湖人,要么是助拳的帮手,要么是看热闹的。

反正在李瑾瑜看来,看热闹的江湖人显然更多,就算那些名义上是要去助拳助威的,多半也是看热闹之心。

苏樱不喜欢这种场面,李瑾瑜让江玉燕陪她回了金陵。

金陵之地,需要主事人。

虚夜月本想去看热闹,但虚若无不知怎么了,突然要对她进行培训,把她留在了长安,整日教导各种能力。

由于何君琪擅长鞭法,虚若无便让何君琪一同留下,传授鬼王鞭。

半途经过洛阳的时候,柳儿要回去呈递奏折,还要去拜望长辈,便干脆在洛阳歇息,没有跟着一同去。

李瑾瑜身边虽莺莺燕燕,最终能够一同去少林的,唯有铁飞花。

苏樱在身边,需要坐车,如果身边只有铁飞花,自然是骑马赶路。

李瑾瑜的坐骑名为老酒,这点无需细说,铁飞花的坐骑名为花生,是一匹大宛良驹,身上有花生模样的斑点。

老酒配花生,当真是天作之合。

这也与两人的性格有关,大多数人为坐骑命名,喜欢追风、逐电之类的比较威风的名字,两人却不喜欢。

命名皆是根据坐骑形貌性格。

一撮白月牙毛的,就叫月牙儿;耳朵火红的,叫做火耳;喜欢喝酒的自然是老酒;花生斑点的便名为花生。

兵刃亦是如此,本就有名字的神兵利器,自然不会改名,尊重本名,否则玄翦双刃便会成为小黑小白。

朱停铸造的铁箫、长枪,铁箫被命名为商羽,长枪则是名为长缨。

……

少林弟子千千万,少林僧人也多有交友广阔者,还未到达嵩山,便已经遇到数百拿刀带剑的武林人士。

这些人见到李瑾瑜铁飞花,有的上前见礼,有的心中暗暗放心。

只因为李瑾瑜并未带兵,来的仅有两人,纵然煞星转世,想必也闹不出什么大乱子,不会杀得血流成河。

最好如同武当山上那样,李瑾瑜动口不动手,别的人动手即可。

否则这位爷一旦上手,不杀个血流成河,怕是肯定不会收手了。

到达少室山下,发现两湖、江南、川陕、两广的武林人士,处于二三流之间的,已然到了三四百人。

能够被称为一流的,到的并不算特别多,顶尖的江湖人物,似乎只来了李瑾瑜和铁飞花,别的一个没来。

一般来说,来得晚的才是想要找麻烦的,就好比当初去拜寿的空闻。

李瑾瑜来的这么早,而且并非带着大批兵丁,知客僧心中稍稍放心,把李瑾瑜铁飞花迎入会客室奉茶。

迎接李瑾瑜的僧人,身材矮小,容颜瘦削,神色慈和,颇有高僧模样。

不是别个,正是罗汉堂方正。

却是当初李瑾瑜评价少林众僧,对于方正、天正、大悲评价颇高,此事不算隐秘,少林自然是知晓的。

况且方正确实是高僧。

别的不说,少林各院首座,能够修成至高绝学《易筋经》的,唯有方正一个人而已,且已然修成黑级浮屠。

少林武功需要领悟佛法,这点比较存疑,毕竟只是扫地僧一人之言。

可少林至高绝学《易筋经》,那是一定要领悟佛法,堪破我相、人相,领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须知练武之人,哪个不是存了勇勐精进之心?哪个不想尽快从武功秘籍中得到好处?哪个心中没有欲念?

越是心存这些念想,越是想要修成高深武功,便越练不成易筋经。

而一旦堪破这些,佛法有成,便开始追求心灵的解脱,武功高低,功力深浅,已然不被这些人放在心上。

据说当年少林武僧昙宗,曾经带领十三棍僧援助大唐,此后曾与大唐军神李靖交流武学,开解易筋经妙谛。

最终双方领悟多少,李靖有没有简化出可随意修行的易筋经,那就不是李瑾瑜可以探知的。

就连隐居少林三十年的萧远山,对此也是一概不知。

若说李瑾瑜不好奇易筋经,绝对是不可能的,却也不好意思直接问。

少林藏经阁虽然和客栈旅馆、公共厕所差不多,秘籍散溢多不胜数,但问问拳经剑谱、掌法擒拿也就罢了。

易筋经作为少林至高绝学,便是方正本人不在乎,也有门规作为束缚。

寒暄数句,方正问道:“老衲本是方外之人,有些话不便多说,但毕竟出身少林,有些事无法避免。”

李瑾瑜道:“人生在世,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无奈,这点我理解,大师有话直说即可,我知无不言。”

方正道:“阿弥陀佛,李施主今日可打算出手?铁捕头要出手么?”

李瑾瑜道:“今日主事之人,既不是我,也不是飞花、四大名捕,而是诸葛神侯,需要听他的意思。”

方正闻言心中顿觉不妙。

诸葛正我对于佛法颇有了解,把绝学传给弟子之后,自创的武功比如苦难掌之类,便是从佛理领悟而来。

精通佛理之人,对于少林本该心存亲近,可诸葛正我更在乎公理正道。

不认识诸葛正我的人,定以为他睿慧持重,严肃沉凝,从来智珠在握,是个善于运筹帷幄的稳重长者。

却不知诸葛正我固然智计无双、神机妙算、手段高明、位高望重,但他早年受师父韦青青青的影响,性格十分圆融豁达,有时还风趣诙谐。

到了近年,待人处世,更到了光风霁月、和光同尘的境界。

他自己廓然无圣,明月藏鹭,用本来面目应对世人世事,出入自在,已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境地。

大多数情况下,诸葛正我都是智慧通达,绝不拘泥于规矩,从某种层面而言,倒是和狄仁杰有七八分相似。

可一旦触犯到底线,触犯朝廷、触犯百姓的根本利益,诸葛正我便是法不容情,惊艳一枪不留半个活口。

若是往常时日,诸葛正我或许会留个人情,但此刻武周辽国结盟在即,他怎会在这个时候手下留情?

方正道:“诸葛神侯想要怎样?”

李瑾瑜道:“不知道,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到诸葛神侯了。”

方正道:“李施主呢?”

李瑾瑜道:“如果要动手,我肯定责无旁贷,我可以透个底,大师易筋经修为虽高,但却不是我的对手。”

方正心中更是一沉。

此事若是以朝廷规矩解决,大军早已到来,诸葛正我到来,那便是半朝堂半江湖,最终少不得要动手。

李瑾瑜的话非常明晰,那便是少林各院首座我都不惧,想要拦住我,至少要派出潜修的那些顶尖高手。

说话功夫,忽听钟声镗镗大响,连续不断,是召集全寺僧众的讯号。

今日乃是武林大会,召集众僧本是应有之义,可怎的却是这么快?

心中惊疑,但却不得不去。

他是罗汉堂首座,而罗汉堂本就是少林护法堂口,需要抵御外敌。

至于达摩院、般若堂,则是更高级别的武学圣殿,责任在于培养高手,研究秘籍,非必要甚少出手。

方正要去,李瑾瑜自然也是要去看看热闹,铁飞花当然也跟了过去。

到了大雄宝殿,只见殿上已集了二百余人,其余僧众不断的进来。

片刻之间,少林千余武僧聚集在殿上,各分行辈排列,人数虽多,气势虽盛,却静悄悄地鸦雀无声。

李瑾瑜心中暗暗点头,心说玄慈人品虽然差,门派经营能力着实不俗。

少林弟子之精锐,乃天下各门各派之魁首,武当全真亦逊色一两筹。

别的不说,就这上千武僧,就能难住九成九的势力,能够让上千人整整齐齐列阵,做到这点的就更少了。

若是这一千多位武僧,摆布少林最强阵法“一千零八沙弥大阵”,怕是李沉舟、上官金虹,也会觉得头疼。

能让少林拿出这等态势,来的人当然不俗,让人惊讶的是,摆布出如此阵势,迎接的却是七个佛门僧人。

清凉寺神山上人!

清凉寺神音大师!

大相国寺观心大师!

普渡寺道清大师!

东林寺觉贤大师!

净影寺融智大师!

天竺哲罗星大师!

神山上人约有七十来岁年纪,身形矮小,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际,极具威严,乃是清凉寺的方丈。

他六十年前曾想拜入少林,却被拒之门外,只得转投五台山清凉寺。

神山上人武功天赋极高,年纪轻轻便把清凉寺绝学练到巅峰,又花费偌大精力修改完善,武功冠绝全寺。

怎奈清凉寺的武藏着实太差,神山上人一人之力,最多也只让自身武功不亚于玄慈,别的却做不到了。

神山上人总是觉得,如果自己当初拜入少林,武功绝对远比现在强,比什么天正、大悲也丝毫不逊。

此次来少林,一来是想看玄慈的笑话,二来也是存着趁火打劫之心!

其余诸如观心、道清、觉贤、融智之类的老和尚,都是他请来助拳的。

大相国寺、普渡寺等向来重佛法轻武功,这四僧武功不俗,在其本寺的位份却并不高,一直都多有遗憾。

神山上人蛊惑了两句,他们便跟着过来,看看少林究竟有何底蕴。

至于那位天竺和尚。

这货完全就是来胡搅蛮缠的。

七年前,哲罗星的师兄波罗星拜访少林寺,宣称天竺佛门日渐衰微,佛经遗失众多,想要抄录中原佛经。

昔年玄奘取经归来,乃是佛门之最大盛事,如今若是能把中原的佛法传到天竺,岂不也是大大的好事?

少林僧人对此颇为支持,没想到此人居心叵测,半夜偷挖地道,想要去藏经阁盗取秘籍,甚至已盗取数卷。

如此一来,少林僧人自然不可能放他离去,哲罗星在天竺等了许久,发现师兄并未归来,便来中原查看。

哲罗星汉语说的磕磕巴巴,某日和神音大师发生口角,斗了一场。

神山上人阻止二人,问明一切缘由之后,心说这可真是大好机会,这才有了七个大和尚联袂上少林。

李瑾瑜对于这些和尚无甚兴趣,对于哲罗星波罗星更是厌恶。

这两货出身天竺,那地方的人什么德行,那可当真是懂的都懂,胡搅蛮缠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天赋。

操着口半生不熟的汉语,便胡搅蛮缠,说什么中原武功都是出自天竺,看铁飞花的眼神又饱含贪婪之意。

若非有人及时接下话头,李瑾瑜怕是要暴起,一个降龙十八掌附带一招化血刀,拍死这个天竺阿三!

不愧是哥斯拉从门口过,都要捂着皮燕子赶紧跑的鬼地方!

管他什么现实、武侠、神话,都特么是一个模子捏出来的烂样!

你死定了!

佛祖也保不住你!

接下天竺阿三话头的,勉强算是李瑾瑜的“老朋友”、“生意伙伴”。

“大轮明王”鸠摩智!

鸠摩智离开大理之后,并没有返回吐蕃,而是在中原各地游历,一方面搜集武功秘法,一方面苦修武艺。

如今自觉武功有成,又听闻少林要举办武林大会,便过来凑凑热闹。

鸠摩智对钱财女色无甚兴趣,对于权势也兴趣寥寥,唯独对于武功,对于名誉,有近乎痴迷的热爱。

他喜欢修行高深武功,喜欢听别人的吹捧,喜欢万众瞩目的感觉。

所以他一开口,便镇住所有人。

“谁说无人精通七十二绝技!”

相关阅读:战国武道平天下总裁娶进门:高傲千金太撩人这个文字游戏有亿点诡异从天后演唱会开始出道无界海尸魂秘录美综1999转职修真的魔法学徒从李莫愁开始拜师诸天盗墓之幽冥求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