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朕即大宋章节

第一百八十六章基建优势

推荐阅读: 赘婿当道 逆天邪神 修罗武神 贴身狂少 龙王殿 乡野小神医 我的父亲叫灭霸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魔天 大叔,不可以

林舜华所谈及的属于基本规律。

英格兰率先完成工业化之后,他的邻国法兰西、德意志也都纷纷跟进,成为显赫一时的欧陆强国。

赵桓也考虑过文明扩散,大宋如果完成工业化,其他国家一样会引进技术,发展工业。

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就是傻子,学习文明,抱强者大腿,是所有人天生的本能。

欧陆完成工业化,紧随其后奥斯曼帝国就开始建设新军,进行改革。

同样的,如果大宋先完成工业化,如今的大食一样会学习东方,把工业化引进过去。

据赵桓所知,大食已经开始参照神武右军建设新军,装备火枪跟火炮。

当然了,他们的技术相较于大宋要差出不少。而且也不可能有大宋这么豪气冲天,直接用大量的铸铜锻造火炮。

但即便他们的铸铁工艺不合格,黑火药不够精密,组建的新军一样要远比从前的奴隶弓骑兵强大太多。

面对蛮人、游牧骑兵和那些还未向大宋臣服的国度依旧具有摧枯拉朽的效果。

比如在非洲,法蒂玛王朝本该进入王朝末期,但如今彻底改变了历史走向,正在向西沿地中海扩张。

勿斯里运河给他们带来了繁华的经济,新军改革给他们带来了强盛的战力。所以摩尔人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目标。

地中海上的贸易明珠突尼斯城已经落入他们手中,沿着地中海,他们还在向西。

连锁反应下,摩尔人只能再次朝尹比利亚半岛进军。

历史是个圆,人类总在这个圆里一圈圈的循环往复。

东方的军事征服总是驱赶着一个又一个的民族向西,从匈人到突厥人,从突厥人到蒙古人,如今又轮到了摩尔人。

文明扩散的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后果也比国内严重的多。

苏州抢走了河间府的机床中心地位,最多是工业重心从河北转移到了江南。

可如果德意志工业化进程超过大宋,那就是藩宗体系崩坏的开端了。

赵桓从来不会小觑任何一个民族……除了高丽。

所以赵桓认真的对林舜华问道:“那卿觉得应该如何保持优势?”

林舜华说道:“臣以河间为例,有了机床优势后,官家以为臣做的是什么?”

“继续扩大优势,研究更高端技术?”

“不是。是修路,把大部分道路修的堪比驰道。马车在上面可以纵马驰骋,根本不需要小心翼翼。为了维持路面,臣从地方财政里出资,雇佣百姓专门负责巡视道路,如果有坑洼、破碎,第一时间修复。”

“仅河间府修路还不够,我们河间府出资给其他地区修路,但道路的经营、收费权由我们河间府所有。”

“从修完路后,我们河间府的工业进一步便利,大量工坊、各行各业都兴盛起来。”

“而河间府完成了整合,几乎所有的门类都能在这里找到,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

“如果要研发生产一种新器械,那在河间府一定是最方便的。”

这一点还真是让赵桓大出所料,他见过河北的路面,非常平整。

他还以为是灾后重建时,工部给他们修的。

没想到是地方财政出资。

而这一点必须要感谢转运使司的改革。

在之前,地方财政税赋都要交给中央,年年有大量财富浪费在了转运物资上。

所以赵桓改革转运使司,允许地方的财政税赋留下一半。

但比例一样,数字却可以有天地之别。

小农经济体制下,为什么各地的道路交通不便?

甚至有些县主道就是一条蜿蜒小路,有些山区丘陵地带干脆就是一条小山道。

这种道路环境让商人怎么来经商?靠商人把货物背过去吗?

能有个背着扁担的卖货郎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农村里的物资总是很贵乏,连个家具都没有多少。要买口锅,买双鞋,都要算来算去。

造成这些的原因就是小农经济能提供的税赋有县,当地县衙就算想搞基础建设也没有钱。

所以有些王朝干脆征发徭役,进行每年一个月的劳作。这种徭役就是给家乡的县城修路铺桥。

但只要征发徭役,就是给普通农户家庭增添额外负担。

一个农夫被征调走一个月,这个家庭非但没有收入,失去了顶梁柱,还要给他提供盘缠、干粮、衣服。

若是不幸,遇到施工事故,导致家中顶梁柱死去,或者落下病根,那更是一个家庭就直接摧毁了。

而河间县的情况就恰恰与这种悲惨情况截然相反,他们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财政就有大量富余。同样是留下一半,他们能进行的基础建设就远远超过其他农业州县。

所以他们能够缔造出无与伦比的交通设施。

要明白一件事,在小农经济时代,影响一件物品简直最大的因素就是交通运输!

甚至这一点放到工业时代也依旧有效。

一吨煤,在山西的售价是三百块,看起来简直便宜的没话说。

所有人都心动不已,这要是运回本地卖掉,一吨不得赚三倍四倍五倍?

这利润什么军火、毒药、卖娼能比得上?

但山西三百的煤,走高速运到山东的路费每吨上千。

瞬间绝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兴致。没有火车皮还想运煤卖?

而河间在拥有了这么便利的交通和庞大的产业规模,在绝大部分工业生产方面,经济成本都远超其他地区。

越是高端、需要整合大量部件、需要多个行业参与的高端工业优势越大。

在河间生产,可以就近找到各种物资,缩短运输成本,而且有便利的交通设施。

而在其他地区,可能要找一个合格的工坊都要翻山越岭,运输成本就足以压垮很多工坊主。

他们不是不想升级,而是根本没有实力进行升级。被迫只能生产一些很基础的手工业产品,比如陶罐、毛毯,柜子、梳子。

或者依托独一无二的资源产地,生产一些特色产品。

但这只是理想状况,因为这只局限在了一小块区域。

如果整个大宋都被卷进来,这一切就截然不同了。

相关阅读:佛系瓷娃娃。佛系战国NBA之开局获得乔丹投篮技能包佛系皇后朕,造自己的反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人在娘胎,开局把女帝气成早产儿人在娘胎:我和女帝相爱相杀毕业就结婚吧御兽从零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