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玄幻农家乐章节

109、积善之家

推荐阅读: 龙王殿 修罗武神 赘婿当道 魔天 贴身狂少 乡野小神医 逆天邪神 我的父亲叫灭霸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知州以及坝江县县令带着圣旨来到了平柳村, 等于就是平底里打响了一个大雷, 就连那些刚生下孩子正在做月子的产妇都忍不住了, 扒拉着窗户听着外头的动静, 一点都不怕冻着自己, 更别提那些手脚俱全的村民了,恨不得将单家围地水泄不通。

接旨那是桩大事,单单单家那堂屋, 容不下圣旨的尊贵,因此在单家人忙着备香案以及沐浴更衣换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时, 村长开了祠堂, 将传旨的太监还有几位大人迎到了祠堂内。

在平柳村,王家是大姓, 其他姓氏的在村里并不算多,没有到达独立开一个祠堂的水平, 因此从很早时候起, 村里人的祖先牌位都是放在王家祠堂的,久而久之,王家祠堂也不叫王家祠堂了,而是村里大家的祠堂。

单家的祖先牌位也在这儿, 把宣旨的地方挪到祠堂, 一点都不为过。

虽说今天这桩喜事和村里其他人无关吧, 但是在祖祠颁旨,那是光耀整座宗祠的大好事,以后这圣旨肯定也是供放在祠堂的, 大家的祖宗都沾了单家祖宗的光,也能感受一下龙气滋养的好处。

王村长算是这些人里最激动的,他可不仅仅是村长,还是祖祠钥匙的掌管人,有了这封圣旨,以后他就能够在其他村子的村长面前横着走,甚至镇上县城的那些有品阶的官吏,和他说话都得好声好气。

老头子笑的牙齿都咧到嘴后了,此时此刻,他恨不得将单家人当作祖宗供起来。

和蒋婆子的猜测没错,圣旨的来源,确实是因为单家捐赠的那些粮食。

在得知了澜江灾情后,宗庆帝第一时间就拨下赈灾银两以及救济粮,只是要调动那样大批量的粮食,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

尤其这一年晋朝的天灾有些多,除了澜江雪灾,冬春耕种受影响外,在前年夏季的时候,南边不少地方就闹过旱灾,收获的粮食也仅够当地人食用,产粮大省的粮仓内也挪动不了太多的粮食出来。

荣膺作为荣家的子孙,聪慧的向祖父进献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以单家人为引子,使得那些手有余粮的豪商主动向朝廷捐献自己手里多余的粮食。

一来显得陛下圣明仁慈,百姓拥护,二来也能在尽少动用国库根本的情况下,帮朝廷解决粮食紧缺这个问题。

此刻圣旨来了,也就是说荣膺的法子被宗庆帝采纳了。

收拾好自己的单家人一个个恭敬地跪在香案对面,而传旨的公公则是站在香案前宣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赐名积善之家,赏黄金百两,玉如意一柄,钦此——”

太监的声音就像是被掐住嗓子的鸡一样,尖利刺耳,但此时没人在意他的声音好不好听,因为在单家人心中,这就是天籁。

说起来,这次单家捐的粮食也不算太多,几百斤晒干的红薯,几百斤磨成细粉的苞谷以及苞谷芯子,还有一些大米和糠麸,粗粮和细粮混杂着,反正都是能够填饱肚子的,这个时候没人会计较这些。

光是那百两黄金,就足够买下这些粮食了,更别提还有一柄看着就知道玉质极好,价值连城的玉如意,以及皇帝老爷亲口褒赞的积善之家了,可以说有了这些护身符,只要单家以后不做出什么违背晋朝律法的事来,那些眼红单家生意的人就拿他们没招。

荣膺只是想要借祖父的口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却也实打实的帮了单家一个大忙。

“单公,接旨吧。”

能够被皇帝派来传旨,那个体型纤瘦的太监就不会是那种没心眼的,虽然觉得就凭单家人的身份地位,可能唯一一次能够和皇族有交集的时候就在此刻了,可是太监依旧没想过看低对方,给自己招惹一个潜在的敌人。

“皇恩浩荡,谢主隆恩。”

单家人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单老头才上前,弯着腰,低着头,恭恭敬敬地从太监手中,用双手接过那封圣旨。

这一封圣旨不仅仅惊动了平柳村人,县城以及周边县镇消息灵通点的人家,也都得知了单家被皇上点名褒奖之事,一个个嫉妒的红了眼。

王懿这人头脑灵活,一眼就看出了皇上此举背后的深意,想也不想的,把家里能够拿出来的粮食备齐,还在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高价收了一波粮食,然后赶在传旨太监回京前,当着他的面,将那上万斤粮食送到了荣信的手里。

紧随他之后的,还有那么三三两两几个人,但他们能够拿出来的粮食有限,谁也没有王懿拿出来的粮食多。

半个月之后,京城又来了几道圣旨,献粮最多的王懿除了和单家一样收到了黄金和玉如意的赏赐,还有了一个许多商户都梦寐以求的恩赐,那就是准许王家的后代参加科考。

晋朝的律法,商户不得参加科举,许多富户即便金银满山,可是在地位上依旧远不如那些官宦人家,在衣食住行上也因为商籍,有很多限定,其中不能参加科举这一条,更是限制了商户该换门庭的上升道路。

王家和单家不同,单家做买卖猪羊鸡鸭等牲畜的生意,严格说起来还归在农籍,而王家的买卖就大了,家里好几条商船走南闯北的运货,他家的产业,即便是在清州府内也是排名靠前的,不论他想了再多的招都不可能在旁人的眼皮子底下,让王府里的子孙去参加科考。

可以说王懿这一次献粮,比单家更值得。

这下好了,他的成功戳动了许多商户的心,不仅是清州,这个消息传的太快,但凡澜江有点底蕴的商户统统尽可能的从其他地方收购粮食,然后以救济灾民的名义捐给朝廷,就想着能够如同王家一样,让家中的小辈能够拥有科考的机会。

轻而易举的,征粮的事就这么解决了,朝廷给出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赏赐以及商户子孙科考的机会,不废一兵一卒,而捐粮的豪商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机会,更是对皇帝感恩戴德。

作为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的人,荣膺顺利的在宗庆帝那里留下了名字。

******

“富贵,说说你在清州的所见所闻。”

清政殿内,一个满头银丝的老人坐在龙椅之上,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对着身边的太监问道。

“朕怎么觉得,你去了一趟清州,胖了三圈,朕要是没记错的话,朕让你传旨的单家以猪羊出名,传闻中单家猪的味道远甚于异域黑猪,看你这样子,传闻所言非虚啊?”

宗庆帝的身上并没有太多威严压迫的气势,此时身穿常服的他看上去甚至就像是一个寻常富贵人家的老人,和蔼可亲。

身边伺候的太监都熟知老皇帝的脾性,也知道皇上并不是那种暴虐喜欢随意惩治下人的主子,相处起来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丝亲近。

“还真被陛下猜着了,奴才在清州啊,真是实打实的过了一个嘴瘾。”

要是单家人在场的话,就能看出来站在宗庆帝边上伺候的公公正是那一次过来传旨的公公,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宗庆帝会派自己的心腹大太监来传这么一道可有可无的圣旨。

“哦?”

宗庆帝原本只是说了一句玩笑话,他这大太监富贵从他登基时在他身边伺候,陪伴他也有三十余年了,御膳房的手艺他有哪个没尝过,甚至有些珍馐美食,后宫的妃嫔未必有份,富贵却能沾他这个主子的光吃上几口,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夸赞清州的美食。

这么一来,宗庆帝是真的好奇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实在有些短小,但是太晚了,明天我早点起尽量多更一些

本命年感觉接连不断出事,年初检查出乳腺腺瘤,后来又检查出囊肿,接着和家里人闹了点矛盾,今天又丢了身份证后患无穷,不多说了,我要去淘爸爸那儿买红裤衩了

作者其他书: 女配(快穿) 我是大反派[快穿] 人渣自救计划[快穿] 快穿之虐渣计划 论圣父的垮掉[快穿] 重生福女在农家
相关阅读:未来小子人妖神大战纪仙荒迹诅咒之学园神有种乎仙尘飘渺灭世焚心我与异类的接触纪实非典型重生符纹大陆传说中的天之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