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代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章节

第40章 皇太女殿下的一天

推荐阅读: 不科学御兽 神秘复苏 宇宙职业选手 深空彼岸 唐人的餐桌 光阴之外 人道大圣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7号基地 我有一剑

当折青说出最后那句话时, 楚天齐明显是愣了一下的。他没有想到,折青竟然敢直接说出这句话。

宣战之语出于她口,就算此时是对着他一个谋士所说, 也是做得主的。这禹国境内, 将她当做一个神明,神明开了口,楚国又禁禹医在先, 禹国出兵,是顺从民意的。

楚天齐就再次埋怨起楚皇来。

双城之战后,他就立刻出发来禹国,临行之前细细叮嘱楚皇, 做事三思,如今已经不是之前了, 之前楚皇赵田只是世家公子, 做事情错只是连累一个世家,但现在已然身为楚国君主,要是行错一步,便是国祸。

楚皇当时满口应下,谁知他刚出来, 却听见楚国禁禹医的消息。楚天齐就知道此事就算现在叫停,也再难回首。

且等他走了, 楚皇才发政令,也是避着他。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君只是避着臣子更改政令, 难道臣子就能阻拦得了?

于是他进了禹国境内, 一路西行, 用自己的眼睛和心感受禹国的不同,习之精华,又想着用自己的能力说服折青,回去也能给到楚皇一个交代,再次展示自己的作用,让他和楚皇之间的裂隙修复,让那些在楚皇背后进谗言的人知难而退。

但是他没想到,禹国的皇太女也如此坚决,直接便说大战。

他收起笑脸,沉吟许久,知道如今开战,楚国就算不输,也讨不得便宜去,于是便肃然道:“殿下所说,某知晓了。”

折青就道:“我见楚大人算得上良臣,也算得上对百姓有善意,那便送大人一句话罢。”

楚天齐:“——殿下请说。”

折青:“自古,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楚皇之所以能做楚皇,是因为前面的皇帝逆了民意,所以民意才推着他赵田走,可是当赵田逆水行舟,迟早要遭反噬。

她笑着给楚天齐敬了一杯茶,“楚大人,不是本殿挑拨离间,而是这世上有一句话叫做功高震主。”

楚天齐端起来茶。

折青便继续说道:“你之前,一次出行鲁国,让鲁国自乱阵脚,解救了楚国的危机。一次出行燕国,让燕国兵压秦境,此等能力,就是本殿,也是佩服的。所以听闻你来了,递了折子来,本殿愿意见你一见。”

开玩笑,她的时间很宝贵的!之前没用的人来,比如说鲁国皇子寇亓,递了多少次折子,她根本没鸟过他。

既然见了,就该有回报,生意没谈拢,就埋点明刺进去。

“但你如此才能,在楚国已经不像最初那般得到重用了吧?楚皇能做得出禁禹商禹医的事情,本殿一点儿也不惊讶,让本殿惊讶的是,他不听你的话了。”

她轻轻一笑,表示十分的不屑,“楚大人这次回去,怕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楚天齐知道折青的意思,也知道她这是在明着给他埋刺,他微微一笑,并不说话,临到走了,只问了一个问题。

“殿下,我也曾到鲁国和燕国,鲁皇和燕皇都愿意用重礼留我,却不知皇太女殿下如此赏析我,却为何不开口挽留?”

折青:这还用说吗?你又不是禹国人,看的出心心念念都为了楚国,鲁皇和燕皇都用重臣之礼邀请你叛国了,你还不愿意,可见是受到爱楚教育长大的——我也不敢用你啊。

再者,她肯定是要灭掉楚国的,哪天你突然想通了楚国才是你的家,直接回去告密怎么办?

但是心里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她只淡淡的道:“听闻楚大人跟你的原配夫人是的恩师之女,你们青梅竹马,是外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楚天齐愣了愣,没想到折青说的是这件事情。

他微微叹气,“是。”

折青:“恩师之女,便是于你有恩,少年夫妻,为你足足诞下三子两女,便于你有义,为你父母服丧,是为你尽孝,楚皇拉拢你,将公主下嫁给你,尊夫人不哭不闹下堂,是为你尽忠。”

“她有情有义,尽孝尽忠,但你却不配。”

“因你——无情,无义,不忠,不孝,所以,本殿不敢用。”

楚天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从来没听见过有人这么评价他,在他身上,集中过多种赞叹之语,少年英才,绝世相貌,凡是人间好话,都往他身上能套用,他也为此而生了一身傲骨之气。

却不曾想,在禹国这位天下闻名的皇太女口中,听见了不忠不孝无情无义之语。

真是……真是没有想到。

他第一次感到难堪,又有些新奇,喃喃道:“我在禹国,竟是如此之评么?”

折青十分肯定,“自古夫妻,起于情爱,婚后多似亲人和伙伴,两人一起共同为了小家之好而忙于奔波。但妇人前行,屡屡碰壁,但甘愿奉献自己,让家人更好,而你却中途背叛,抛妻弃子,为人所不耻——你既然连糟糠之妻也能背叛,本殿肯定是不能相信你是个忠诚之人了。”

楚天齐:“……”

他的心终于不再平静,不像刚刚好像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折青的话,戳中了他的心事。

他这辈子,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君主,对得起楚国百姓,但是他对不起自己的老妻。

而这份隐隐约约的自愧,今天被放大出来,被说成无情无义之人,他想辩驳,也辩驳不了,只自嘲道:“也是,于殿下而言,我已然不是可信之人。”

折青笑起来,然后再次给出一个理由:“再者,楚大人于鲁国和燕国而言,可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在我禹国境内,你还算不得什么。”

“只你放眼看去,我禹国如今高位之人,谁比你差?那些禹国学子,假以时日,总能有比得上你的,你要本殿用重臣之礼请你——不是本殿嘲讽,你尚且还不配到我禹国重臣之位。”

最后一番话说的楚天齐脸色一般白一阵青,最后再想想,人家说的还真没错,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跟俗称群英策里的人比,他还是弱了些。

他并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听见这话,仔细想想,倒是没了刚进禹国的傲气,只站起来,告辞道:“楚某已经知道殿下的意思了,不日就要出城,还请殿下放心——毕竟一直找人跟着臣,也不容易。”

折青笑笑,并不解释,做了个请的姿势,便让人送他出去。等人走了,她一点儿没将他放在心上,趁着日头还早,让排在后面的人进来。

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进去跟皇太女说话,是禹国一直以来的传统,基本上朝臣都知道,楚天齐也打听过,但是还没见过,于是一出去,就见外面有好几个人。

一人看见他,还向他笑了笑,好像十分的高兴。楚天齐便顿住脚步,也笑着问道:“这位大人,可是有喜事?”

那人就道:“楚大人出来的这么快,我等自然高兴。”

排着队呢,前面的人快点出来,他们就好得多。

这时候,楚天齐已经走到廊下了,便见不仅仅是外面是可以等候的,里面还摆着几十张桌椅,还摆着几十张的案桌和垫子,有些老大人坐在垫子上,手里拿着书和折子,在皱着眉头看,椅子上大多坐的是年轻人,也都拿着折子和书。

最前面有一张很大很长的桌子,上面放着许多笔墨纸砚,左边靠墙的位置,做成了假山园林的模样,有溪水潺潺之声,也放着许多盆花和绿色的树,十分养眼。

园林之后,细细瞧,又有一张大桌子,竟然放着冬日里常见的瓜果,楚天齐亲眼看见一个壮年之人拿着一块甜瓜出来,还有几颗草莓,嘴巴里嚼着一瓣柑橘。

那人见他的目光看过去,道:“那是张大人,鸡鸭鱼肉吃多了,对瓜果十分喜爱。”

楚天齐闪过一个人的名字:张弛。

楚天齐就轻轻点头,那位叫做张弛的人也凑了过来,“楚天齐楚大人?你出来了?今天排第二的是谁?”

那人就道:“哎——是莫大人。”

张弛也跟着叹气,“怎么就叫莫大人排第二去了?你们不是大早上就来排队了么?”

那人道:“是清早来的——但是大家来的时辰都差不多,谁敢跟莫大人争的?他自己是户部尚书,管着银钱呢,我们工部这次就想批一些银子下来,还有他儿子,莫启大人,听闻皇太女殿下想要将他外放出去做胥江县了,那里——你懂吧,他插队,我们哪里敢说他啊。”

张弛就笑着道:“你这人,你跟我说什么,我反正不着急——哎,你别这么看着我,我的畜牧部今年也要批银子啊,你不知道,这次决定把双城和荔城正式的并入朝州,我还要往两城送猪崽子和鸡鸭呢,这又是银子。”

他烦恼的道:“哎——皇太女殿下多收几个城,就都是银子啊。”

楚天齐:“……”

行吧,你们嘚瑟吧,他要出去了。

然后告辞,请小太监领路,张弛就假模假样的喊:“这就走啊——吃完午膳再走呗,今天午膳吃火锅啊。”

真没福气。见人拒绝走了,张弛撇撇嘴,道:“你跟他说什么?”

刚开始跟楚天齐说话的人道:“我能跟他说什么,告诉他出来的够早呗。”

张弛就哈哈大笑,然后看看天色,“排第三的是谁啊?”

那人叹气:“是秦将军——听说他不想呆在京都了,想着回徐州去。毕竟,妻子也在徐州呢。”

如今,罗家婉月罗夫人——没错,可没人再叫她秦夫人了,都尊敬尊敬的道一句罗夫人,比秦将军的名声都大得多了,而且,罗夫人最近传出些……咳,情场谣言,说是要跟秦将军和离,秦将军着急了,想着去徐州探探路。

再者,他家的秦宽秦大人,已经在皇太女殿下和朝廷中站稳了脚步,完全不用秦将军还在京都。

倒是秦大人家的庶子听闻颇为可恨,如今吵吵着要分家,闹成了一个笑话。

张弛就叹气道:“这就是将一个庶子宠得太过的孽果了——你看别人家的庶子,哪里有这个胆子?”

……

“你真打算回徐州去了?”,户部尚书说完今年财政的事情后,秦将军就进来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堆回徐州的理由。

秦将军叹气,“吾已老矣,殿下,是可以回徐州安享晚年了。”

当初他被留在京都,看着是秦家主将,但是徐州的根在徐州,只要徐州出事情,他就很难活。好在他们秦家兄弟之间情谊深厚,徐州秦家让他在京都不难做人,最后一起投诚了皇太女,如今活的还算是体面。

且这几年在京都,他已经没有了什么争强好胜之心,但媳妇却成了群英策上的人,他还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在京都呆着也没什么好呆了,不如回徐州,看看自己还能做什么。

折青十分认同他的话。不管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折青都愿意让他离开。秦家三年前直接投诚她,也不算得上将功补过了,她家父皇是个记仇之人,这些年来,当初得罪过他的,都被他用各种理由欺负得很惨,不过对于秦家,禹皇高抬贵手,是实实在在的放过了。

而且,这个老狐狸此时提出要回徐州,应该是听见了什么消息。

没错,折青和禹皇商量过了,增设了律法书院,之后两年之内,律法就该大动一动了,在禹国境内,基本是可以行的通的,不过肯定是要动得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中,秦家多少附属折青不知道,但是无论这些人是谁的,只要敢阻拦,便都照杀不误。

她家父皇一只老虎,如今被她养得半眯着眼睛睡觉,但已经积蓄了力量,随时可以一战。

换而言之,她家父皇的手好久没见过血了,想要杀点不懂事的开开血刃。

秦家一只都身处中枢,怕是揣摩出了圣意,要避开这一事情。

这是妥协,也是投诚,折青想了想,道:“秦宽之位,还可以往上面去一去,你们秦家在徐州,地位不动。”

秦将军就舒了一口气,跪别出去了。

他出去后,便又进来一个,折青抬头一看,是张弛。

她笑道:“你是给了工部黄大人什么,让他跟你换位置?”

张弛就笑,“黄大人虽然在木工一活上十分出色,但是他家三个孩子,却对鸡鸭鹅的生长下蛋有兴趣,想送给臣做弟子,臣答应了。”

折青就点头,“这世间对畜牧事情上感兴趣的人不多,他们能耐得住性子研究就是好的——你今日来是有何事?折子上只写想收弟子。”

不是请她在技术学院增加畜牧院,而是直接说想收弟子,多收几个。

那黄大人家的三个人肯定不够。

张弛便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的诉委屈。原来他觉得像雪生和于太医等人,都是从禹国各地选取有天赋的人跟着一起学,培养,为什么他的畜牧部就没有呢?

他不服气!养猪养鸡鸭怎么了?难道就不值得重视吗?

反正他要收弟子,要收在养猪和养鸡鸭等上有天赋的孩子养。

折青:“……”

主要是这个事情吧,倒是她的失误了。

因为农部和物理化等东西,是她记忆中从小学到大的,而只有到了大学,才有农业和畜牧专业。

因为沈离是个天才,粮食又十分重要,所以特意设置了农部,倒是畜牧部,是后面才发现的,且说实在话,养猪等东西,是要常年积累经验,天天与猪相伴,如今的学子们,倒是对畜牧一行,并不热衷,要是增设畜牧部,报考的人,肯定不多,开了浪费。

倒是那些养猪厂里的人,一边养一边学,做的十分好。

所以集中培养……养猪人才,就一直搁浅着,但是张弛却觉得折青偏心明显了。

他,张弛,养猪,不比任何一个人差!

折青就点头点头再点头,她十分真诚:“是本殿疏忽了,如今,你有个什么章程呢?”

张弛十分委屈,“章程等事情,就是要皇太女殿下您想了吧?臣跟你说的技术工一样,只用管技术,哪里还用管这些?”

明明雪生他们就只用管技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之做实验事。他呢?好不容易自己主动争取一点点的福利,还要自己想章程。

天爷,夭寿哦,委屈哟!

折青便连连答应,会让人去招人,让他回去等消息,最迟六月就会有一批孩子送进畜牧基地。

张弛这才感觉到满意,临走之前还道:“殿下——您还记得吧,当初是您千言万语求臣养猪的。”

折青:“是,是本殿求着你的。”

等人出去,她笑着摇摇头,然后看看时辰,“后面还有多少人?”

小太监拿着号码牌呢,道:“禀殿下,还有十个。”

那今天的人算是少的,她叹一口气,道:“叫下一个吧。”

这般忙,好不容易在午膳之前将事情办完,下午没了事情,去承明殿看过“留守”老人禹皇,然后准备去郊外看看沈离的进展。

宗童拿着伞,跟在她的后头。折青坐上马车,看不进去书,便跟宗童说话,“你真决定培养丹青做你的接班人了?”

宗童点头,他说话很少,不仅脸庞生的冷峻,就是说话也冷的很。他们这些人,都是养蛊养出来的,折青看看他,说了一句:“我以为——你经历过的,不会让你的徒弟也经历一遍?”

宗童:“臣会问他的意愿——丹青这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活在隐卫里,是痛苦,他不同,他活在里面,可能会如鱼得水。”

折青:“……”

她又上网搜索少儿教育去了。

等到了农业基地,沈离早就裹得像个粽子一般等在那边,折青愣住,“你怎么知道我要来啊?”

沈离笑起来,“殿下,马上要除夕了,你事情多,过不来,估摸着就是今天了。”

那倒是,沈离在郊外真是不容易。折青就问他日常,问粮食可有进展,要不要她再去别的国都再捣鼓点东西,例如土啊,水啊的回来。

沈离:“……”

大好的日子,可别说这些让人扫兴的了,他将脸凑过去,“殿下——您看,我是不是白了?”

是白了。

折青点头,夸道:“很白了。”

沈离有些嘚瑟,“殿下——我本来就白。”

他只是晒黑了!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便放下了自己对容貌的担忧,开始跟折青说粮食的事情。他如今对稻米又有了新的认识,已经琢磨着从头开始搞试验了,争取今年将水稻的产量再加产。

而且,还没等孙香的项目金下来,他的弟子已经研究出了存活率很高的嫁接技术。

“今年果农那里,可以开始种果树了。”

在太平盛世,果农才能存活。不然,谁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种果树啊,这种东西,并不是必须品。如今,禹国发展的第五年,才敢开始慢慢的推行。

推也不能大推,不过是在原有的果园上增加产量和开辟不适合种田的荒山。

如今日子好了,能利用起来就利用起来吧。

两人说完了事情,便一起坐下来吃火锅——沈离很喜欢吃锅子,云州人,喜欢吃辣。不过,因为习惯问题,夹起一块白萝卜,他也要说说白萝卜的生长周期,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长的更大。

他还展开幻想,“可以一个萝卜,长的跟人一样高吗?”

折青想了想后世,摇头道:“就是再过几千年,也应该没有吧?”

但是沈离却说:“那等一万年呢?殿下,什么事情,都先不要否定。”

折青表示受教,一边吃菜一边听他说萝卜跟人的区别,说到一顿饭结束了,她要走了,沈离又露出后悔的模样。

沈离:我真是恨死我自己了,为什么一谈起萝卜和水稻,我就会忘乎所以,只记得说农肥化肥合成肥,不记得说风花雪月和诗词歌赋了!

他恨!明明他今天还喷了香水的,不知道殿下有没有注意到。

……

沈离的香水折青是没注意到的,吃火锅,一鼻子的火锅味,沈离又吃的辣,一屋子呛人的辣椒味。

她揉揉鼻子,在城门口排队进京。

她的马车外表朴素的很——不过也实实在在是世家的标配马车规格,马车窗户是紧闭的,所以一路上并没有人上前来售卖东西。

不然,这周边的小摊贩可不管你是不是闭着窗户明显不想买东西,而是在你周边喊来喊去的卖瓜子。

你不开窗,但是你没资格让他不喊吧?

刁民!

折青笑起来,觉得民间百姓,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不过今天卖瓜子等小吃的摊贩却几乎没有,跟折青往日看见的不同。她好奇的打开窗户,问周边的人,“今日怎么没见着卖东西的?”

她坐在马车里面,还戴着纱帽,倒是惹来身边的人奇怪一看,不过听声音是个柔弱的姑娘,那男子便道:“姑娘还不知晓么?这里的小摊贩,都是附近的住户,因为离这里近,回家也方便,所以时常在这里叫卖一天的。”

这个折青知道,她曾经还看见过吃午饭的时候,摊贩们的家人会送来冒着热气的饭食。

不过说到这里,别人或许还不明白,她却已经明白了。

——这里要拆迁了。

没错,随着京都城里的人越来越多,越拉越多,光是城中,已经是装不下这么多人了,那就只有往外面扩。京郊就是一块好地方,不过,京郊的地是百姓的,他们基本建了房子,你要是想要集中规划,那房子啊什么的,都得拆除。

如今禹国有钱了,她也有时间做这事情了,于是今年年末就写下拆迁书,让一个会说的人天天去干这个,如今基本上是将补偿事宜说定了。

所以,如今这些有拆迁款的人,哪里还在乎这点卖瓜果的小银子?

旁边那人十分羡慕:“听闻还给一套水泥房呢。”

水泥房啊,多好啊。这可是京都的水泥房,因为去年一直都在动工水渠下水道,今年的水泥房,足不出户就能到水。

太便宜这些人了,本就不是那么富裕的人家,如今翻身,有水泥房了。

折青便道:“我知晓这些水泥房也有卖的,你要是喜欢,也可以去买。”

那人就叹气:“如今谁还买得起水泥房啊?不是世家望族,家中资产颇丰,也不敢去买这屋子。”

且水泥房说是万种好,可却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不宽。一家几口住在那么点屋子里,多闷啊,他就不愿意,他家里在城里可是有四合院的。

他说完,还道了一句:“姑娘,你可是要买瓜果?”

折青轻轻点头,“今日进城的人实在是多,估摸着还要等,我想买点瓜果吃。”

那人便劝解,“今日我们有缘,我便跟姑娘说几句话——这外面的东西啊,实在是不能吃。我就这么说吧——姑娘怎么知道那瓜果,是经过了多少人的手?”

他说完还道:“还有啊,也不要轻易的喝冷水,这水里面,细菌多的很,一定要烧开了再喝——他们这些小贩卖的水,说是凉开水,但你怎么知道,是不是直接从井里面捞上来的?有些小人,还直接从河里捞,那河里哟,死人的都有!”

折青:“……”

她笑着道:“我知晓了,多谢兄台。”

顿了顿,又问:“兄台是医学生?”

那人便道:“不是,我不是医学生,只是我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罢了。”

他还越说越脸红,这京郊城外,姑娘主动搭讪,他先是不觉得什么,但如今交谈几句,却觉得姑娘虽然看不清相貌,但是行为举止,说话听音,都让他十分有好感。

要是能看看长什么样子就好了——他想完唾弃自己一把,正要说话,就见座位里露出一个男人的脸。

第一眼确实是看见他的脸——他的脸是种别样的冷峻脸,见之心冷,不敢轻松谈笑,第二眼就看见的是他的眼睛,那双方眼睛,轻轻的看过来……

忒么就跟万民图书馆外面的十殿阎王墙一般,太吓唬人了。

他的脑子里瞬间没了任何想法,将脖子缩回去,老老实实的不说话了。

折青就叹气:“你吓唬他做什么?”

宗童没说话。

宗童拿起皇太女殿下在马车上给他写的育儿经回去了。

他住的院子,是殿下特意批准的,就在皇城根下,住在这里的人,基本都是朝中重臣,他的宅子并不大,修缮的也不是很好,不过住下他跟丹青就绰绰有余了。

丹青今天正在屋子里做饭。见了师父回来,恭恭敬敬的过去道:“师父——做了您喜欢吃的金钱蛋。”

宗童点点头,两个人并不过多说话,等吃完了饭,宗童坐下看育儿经,一把禹皇亲赐的青云刀横在腿上,当做案板,用铅笔在书上写写画画,皱着眉毛理解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少儿自闭症。

丹青就在旁边扫院子了。这两天下了雪,雪虽然融化了,但是落叶和枯枝就随着雪一起,从树上落了下来,砸在地上。

雪化成了水,枯枝和落叶则要扫除才行。于是便用自己做的大扫帚,哗啦哗啦的扫,扫完了地,就自己练功,然后听得他师父一声喊:“丹青,你来。”

丹青就收回刀,走过去,道:“师父。”

宗童开始育儿了。他也不会说,只会念,从什么叫做安全感开始,然后说到什么是自闭症。

丹青:“师父,你是想说我没有安全感吗?”

宗童摇摇头。

丹青:“师父,你是想说我是自闭症吗?”

宗童摇摇头。

丹青:“那师父,你想说什么啊?”

宗童:“皇太女殿下让我学来教你的。”

丹青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点点的表情,叹气道:“行叭——师父,我好好学,以后养一个没有安全感和自闭症的孩子,好好的教导。”

宗童点头。

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了,道:“你继续练功去吧。”

他拿着刀,继续看书。

丹青就哎了一声,又开始一刀一刀比划。他比划的刀,狠,准,快,宗童看着书看着书,眼睛就忍不住看向了丹青的刀上。

他想:这是一个天生的杀手。

就跟很多年前,师父说他一样。

……

“你们的先生们,对你们还好吗?”,腊月二十九那日,折青在蝉鸣宫里,乐呵呵的跟一众小孩子们说话。

这些孩子,年幼就被禹国各地送来了京都,基本都没有回家,就算有家人跟在京都,也是基本见不到的,他们在各基地学的东西,足以让各国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人身安全是有问题的,就是他们的家人,她也安排人看着,避免出什么意外。

所以,对这些孩子,她是多有怜惜,但是也不能不将他们集中起来读书。

天才也是会老的,于太医即便是最好的中医大夫,也阻止不了自己逐渐的老去,精力不如从前,再也不能像前面几年一般任性的看书通宵。

老,死,是人生不可免的事情,所以她所能做的,就是让传承不断。

今日,梳头娘子将她打扮的喜庆极了,还替她装好了红封。

小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个的上来跟她要红封,说些吉利话,折青就一个个的将红封给到他们。

他们的名字,她都是知道的,这些孩子们加起来,也只有四十多个,相当于小学一个班罢了。

拿了红封,孩子们去一边了,留下大人们在一边说话,倒是苍水,自己还是个孩子,但是手下却带了一批孩子和大人。

大人们就不来了,只她带着孩子进宫,老成的站在上面,看得折青心生欢喜。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丹青这孩子,除了跟丹朱说话之外,还跟一个医学院的姑娘,叫做祝篱的说话了。

“你的刀工练的更好了,我上次从你的摊子前经过,都看见了,你的手越来越稳了。”,祝篱笑着道:“丹青,我学着你的手法,如今柳先生一直夸我聪慧呢,我得谢谢你。”

丹青无动于衷,丹朱站在一边,笑盈盈的听着。

祝篱已经习惯了丹青这幅模样,她也不用他回答,自顾自的道:“我家里是做豆腐的,我祖母做的豆腐可好吃了,比你做的还好吃。”

丹青抬了抬眼。

祝篱:“我祖母说,你和丹朱姐姐如果去我家吃饭,她可以教你如何做出好吃的豆腐。你知道,豆腐跟豆腐也是不一样的,就跟人的骨头一样,虽然都称之为人,但是骨头不一样,长的也就不一样了。”

丹青轻轻的应了一个好字。

祝篱便高兴的很,“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弟弟没我聪慧,今日没来,他也很喜欢吃你们的铁板豆腐。”

丹朱便笑着道:“那我们去你家的时候,多带点铁板豆腐。”

祝篱便欢快的哎了一声,又去跟别的人说话了。站在旁边的安晓走过去,问:“你们说什么呢?”

丹朱啧了一声,“说什么都不关你的事情。”

安晓便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呢,我也是好意——我本是要给你送信的。”

丹朱:“什么信?”

安晓:“你父亲和母亲的信。”

安晓:“我阿爹和阿娘从云州来,问了你家阿爹和阿娘要不要一起,但是你阿爹如今升了小管事,你阿娘如今也自己开了铺子,抽不出时间来,便写了信,托我爹娘带来,对了,你阿娘如今又怀上了一个小孩。”

丹朱瞪大了眼睛,连忙接过信,塞进袖子里,“你没看吧?”

安晓:“我是那种人么?”

他只是说他家父母告诉他的情况罢了。

然后笑起来,“对了,你还是给你弟弟或者妹妹取个名字吧,不然可能叫做铁柱。”

丹朱:“……”

她恨恨的瞪了安晓一眼。

这时候,丹青手里的甜瓜正好吃完了,安晓麻利的将丹青的瓜果皮丢出去,然后自然的给丹青塞了一块新的在手上。

丹青安静的继续低头啃甜瓜。

咔嚓咔嚓。

孙香正好朝这边看,见小外甥在牛家姐弟面前又是满脸堆笑又是照顾人家吃东西,也啧了一声。

折青跟着她看过去,笑着道:“这些孩子们长大了,又是一番新的故事了。”

孙香嘿了一声,“等他们长大,还有十几年呢,殿下,如今,是我们的时代。”

是啊,当下的黄金时代还是属于她们的。

折青举起茶杯,“来,大家碰一杯。”

又过年了。

相关阅读:被渣后,我被女神上司拯救!魔头战败后多了个孩子龙珠,同时穿越诸天万界诸天之我同时穿越了无数世界回到原始搞基建远古基建从签到开始禁地:开局搞基建,疯狂薅羊毛我在远古忙基建醉卧美人膝典藏华夏:我直播历史,对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