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都市昨日重现章节

第48章 扶贫总结2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龙王殿 乡野小神医 魔天 我的父亲叫灭霸 大叔,不可以 逆天邪神 赘婿当道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修罗武神

"哦,没事,你别管了,好好写吧,这是个机会,没准你小子这次就时来运转了呢。"大孙出了门,回头朝小李拼命地挤出一丝苦笑,但那笑却让小李看了心里难过的要命,他知道那是一种比哭还难看的笑,简直是强颜欢笑了。小李看着他的背影发呆了好半天,闹不出到底为了什么使他的情绪这么低落。都说人活就活得一个精神气儿,这话真是太对了。精神一垮,人就变成了另一个人。

整个一个下午,小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写那个材料,行政处平时的工作并不多,除了偶尔接几个电话之外,倒并没有要紧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处理。仿佛在化工厂里,有他们处不多,没他们处呢也不少。即便打来的几个电话,也多半是找老赵的,处长交际面广,认识人多,这些天好象在忙什么大的事情;大孙是热心炒股票和基金,总是劝说老钱也加入行列,一起赚钱;而老钱呢,好象已经不关心这些,他已经很少来单位,偶尔来一趟也是看看有没有他的信件,或是来领劳保用品,或者发放的什么东西等;小李的心里挺不是滋味,他觉得好象大家都在找事情做,都把自己的每天填充起来,可他却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好。有的时候他想,难道他这一辈子真的就在这间办公室里度过一直到退休都是做这些鸡毛蒜皮的杂事么?唉,管他呢,改革的形势一天紧似一天,自己趁着年轻多学习点东西吧,他把大学里的书籍拿来,没事的时候就翻几眼,还从厂里的阅览室借来一些管理类的书看一看。大孙劝了他几回,见小李并不为所动,也就不再打扰小李。这行政处的人似乎都找到了自己该干的事情,倒也显得和谐,平静,波澜不惊。

这些,当然都是小李自己一个人出神的时候经常想到的,他虽然对未来有点迷茫,但不甘心就这样下去,要把自己的时间充实起来,多看一点书,多帮老同事们干点什么,好让自己每天都觉得没有虚度。但,有了工作的时候,小李则会全身心地投入,他要力争干好每件事情,对领导负责,让自己安心。

诸如今天,他接过了大孙的稿子,开始思考如何把这个材料写好,写充实,于是,他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下来。这也是小李这两年来锻炼的一个"功夫",能让自己从胡思乱想中很快投入到另一项工作,得需要一番锻炼呢。心一静下来,脑子里就浮现出前些天的一些情景,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的乡亲,那个老实的村长,那个憨厚的老支书,那个机灵的村文书,那里的简陋的路,甚至村里的一棵树,谁家墙角的一丛花,等等。快到下班的时候,小李写了大概三千字,觉得把该说的都说了,自己很满意。他又反复改了几次,把句子通顺一下,把错别字纠正过来,盼望着处长即刻来到,他好把材料处长看。可是,处长下午没有来,他不知道这个材料到底合不合处长的口味。

关于写材料,大孙告诉给小李一个秘诀,说写稿子不要一蹴而就,一定要争取在领导给的时限就快到了的时候再交卷,这样,领导也就没有什么工夫再修改,他看着差不多就行了,因为已经没有时间改了;若你写的快,领导修改的时间就会充裕,因为稿子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他让你这样改呀那样改呀,有的时候甚至会把你的稿子全盘推翻,让你重来也说不定。小李虽然觉得这"技巧"有点见不得人,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文章是改出来的,时间充裕就多改;时间少了就少改;没有了时间,想改也改不成了。既然改不成,那你的稿子就是最终的定稿。呵呵,这学问,刚进厂的学生哪里知道?

到了下班的时间,处长把电话打过来了,他说他在天府饭店定好了房间,房间号302,让他和大孙六点半前赶到,他自己先去了。还说要亲自点菜,好好犒劳犒劳两位部下。小李应承着,记下了房间号,于是给大孙打电话。大孙的电话里声音很嘈杂,像是在一个很吵闹的地方,有很强的音乐声,仿佛是迪斯科音乐的节奏。小李对着电话喊了半天,大孙才勉强听清了小李说什么,答应说会按时赶到的。

天府饭店经营的是川菜,有几道菜据赵处长讲做得很地道,比如"夫妻肺片","麻辣豆腐",还有一种老鸭煲。因为当年他不只一次地去过四川,尤其是成都的小吃,简直是如数家珍。小李没去过成都,他一直想拜谒杜甫草堂,看一看当年的诗圣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写下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但行政处人出差的机会很少,即便有,小李也让给了老同志,对于这一点,赵处长还表扬过他,说他先人后己,等等。还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年轻人有的是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对于有工作的人来说,读万卷书可以做到,而行万里路就不那么简单了,于是,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处走一走,则成了行万里路的绝妙时机。工作之余,饱览河山,名正言顺,一举两得。但,出差的机会对于小李来说似乎像出国一样越来越那样不可琢磨了。每当听到处长和老钱他们几个说当年南上北下,东到大海,西到青藏,飞机去,火车往,轮船回,汽车走的,几乎把全国都跑个遍的时候,小李则羡慕不已。但老钱却说:"每天东奔西跑的,有什么好?家几乎成了旅店了,有的时候一个月一个月的不在家,连老婆都有意见了。"而大孙笑着说,当年老钱似头牛,两天不跟老婆"使坏"就憋得难受。其实不是老钱的老婆有意见,而是老前的那个家伙儿有意见,哈哈。

老同事们说的时候,小李就在一边静静地听,他觉得老同事们真幸福,有那么多机会。当年小李上大学的时候听过一首歌,说要去旅游,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现在有了钱却没有时间。而小李现在呢,是既没时间,也没钱,所以,他就只能借着老同事们谈天说地的时候,跟着笑一笑,但也知道了不少各地的掌故。也从中了解到老同事们的许多性格特点,掌握了不少知识。老钱那天还开玩笑说,有一回在卢轱湖边,大孙差点被走婚的一个小女子给留下呢。喝!老同事们真幸福,走过那么多地方,长了那么多见识。听老同事们说过去的事情,就仿佛是在看一本生动的社会学百科全书,实在是受益菲浅。

那顿饭吃得很痛快,赵处长很高兴,不停地给手下两人敬酒,说辛苦辛苦,还说要在冯副厂长面前为两人申请奖金。小李把写完的材料递到处长的眼前,说:"处长,您看看,这样行不行?"

"你这个小同志,现在是看材料的时候吗,放我公文包里吧,我明天再看。"处长不太高兴地说。

小李一吐舌头,举着杯子对处长说:"谢谢处长给了我这个锻炼的机会。"

这顿饭一直吃到很晚,大孙和小李打了一辆车把赵处长送回了家,大孙说要去他母亲那里。而小李发现,大孙家明明是灯火通明。

"孙哥,你怎么不回家呀,嫂子在家呢。"小李好意地提醒到。现在想起来,小李觉得大孙一个晚上仿佛并没有说几句话,只是一个劲地喝闷酒。而在平时,酒桌上的大孙是个话痨,段子多,新闻多,内幕多,很有大将的风度,简直是游刃有余,八面威风。

"走吧,别罗嗦了,明天再告诉你。"大孙醉醺醺的,短着舌头,有些不耐烦地说。

行政处"发"福利的事情没几天就几乎传遍了全厂,上文说过,化工厂的家属区距离厂区不过几百米的路,几乎是从这个院子到那个院子,而且厂里的职工是亲戚套亲戚,关系盘根错节,有许多祖孙三代都在这一个单位工作,有什么消息能瞒住大家呢?大家都在一个单位有它的弊病,但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似乎做思想工作就相对容易些了。因为社会上眼看着有许多不景气的企业,因为全家人都在那里工作,当企业走下坡路时,自然全都倒了霉。既然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而且这条船甚至关系到祖孙三代的时候,要求大家努力工作似乎不再那么困难。

但弊病也是不少的,就是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听老同事讲,有的男人的妻子连他的男人加了几个班,挣了多少加班费都清清楚楚,若哪个男人想留点私房钱,那困难的确势比登天一样。都在一个单位工作,你是加班了,还是去喝酒打牌了,稍微一调查就一清二楚了,想搞点小动作就难上加难了。

相关阅读:诡异世界的进化大神超级神鲲养殖系统假面千金复仇记大剑西去末日中的帝国史上最强大皇子虎王求生崽倒霉蛋小锦鲤她三岁半恶龙幼崽三岁半心尖苏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