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大明世家子章节

第160章出门玩

推荐阅读: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大叔,不可以 龙王殿 我的父亲叫灭霸 逆天邪神 贴身狂少 魔天 乡野小神医 赘婿当道 修罗武神

张祈安料的到也不差,只不过却万万想不到,张林固然有这份心思,但更多的是瞧不上那些人家的小姐长相,他这些年来,心里始终有个绝美倩影存在,以至于就算是瞧见位大美人,先入为主之下,都觉得远远不如他心目中的女神了。

此刻当面对张祈安时,张林心中嫉妒加羡慕,可更多的确是无可奈何,唯有一声长叹。

早些时候,他也曾求人暗中递过话,可惜人家紫莺想都没想的一口回绝,这些天又隐约听说,紫莺已经是祈二爷的人了。

那一刻,真是恍如睛天霹雳小他不敢朝张祈安开口,兼且听多了张祈安善待丫鬟的传闻,就算是任由紫尊姑娘选择,自己在紫莺心中,如何比得过对方?遂一连多日长吁短叹小早已死了这条心。

苦笑说话,张祈安见他罗里罗嗦,话里话外也没个心上人,心中不耐,当下随口应付几句,在张林目光复杂之极的注视下,告辞而去。

一连多日,京城暗潮涌动,东厂锦衣卫倾巢出动,严厉打击官员乃至豪门子弟夜宿绿楼等伤风败俗之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并以午门张榜,或是告知家眷等威胁,吓得无数达官贵人暗骂倒霉,乖乖交了银子了事。

京城各衙门得皇帝圣旨,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严挥运动,由内阁大臣牵头,联合各大衙门,会同京城十万禁卫,在锦衣卫的指引下把个。盘踞京城多年的帮派势力,泼皮流氓,统统一扫而空。牵连而出的豪门子弟无数,不但上缴大量罚银,连同多达万人的下九流闲杂人等,一体押赴东北开垦荒地,此事当即震惊天下,京城百姓人人称颂皇帝圣明,众位大臣辛苦。

此刻,幕后策戈此事的罪魁祸首,却在院子里悠闲散步,谁人能想到,张祈安因此得了银钱五十万两,却无人知晓乃是出自他的手段,黑锅都被皇帝和常公公,并一众大臣给背了。

张祈安暗笑,反正自家没有官职,即使有人能想到自己身上,可是无凭无据的,你能奈何咱?再说了,朝中大臣人人有份,收缴的罚款赃物多达白银百万两,朱林早已有心增加官员俸禄,当即诏告天下,一至九品。俱都俸禄增了一倍。

与此相反,张祈安和姚广孝多次痛陈利弊,朱棣终于为之触动。又下旨大肆裁撤各地藩王护卫数量,减少封地俸禄供养,只是没有减少皇亲国戚的一年俸禄,算是多少有些美中不足。

张祈安不着急,不说现在自己年龄还就算是朱棣大力改革。恐怕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自己了,这治国之艰难,就算没体验过,可也听得多了,还得一点点徐徐图之,千万不可冒进。

暗中得了大笔银子,张祈安立时吩咐慕容珊珊按照计划行事,请工匠翻修街,搬迁人家妥善安置。举着贵妃娘娘的天字招牌,有内官和锦衣卫从旁协助,自是不用张祈安操半点心,坐在家给出指使即可,有的是能人在外面奔波操劳。

不提祈二爷无耻的躲在家中,整日和姐妹们吟诗作对,到处游玩。

单说张林家,第二日果真得了朝廷封赏,一连七天,为了老太太的丧事,自是全家竭尽全力,轰轰烈烈的风光大葬一场,可谓是人人心满意足了。

至于张林的婚事,倒是好事成双,凭空又得到一位大臣青睐。喜得张家满门欢喜,又开始着手准备定亲之事。

此事说来话长,去年因受太子牵连,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吕震吕大人险些入狱,最后得以幸免于难,期间张林受张滞吩咐,数此夜访吕家,因此吕尚书格外感激张林。

这吕震年纪不到五十岁,早在太祖朝就已为官多年,其人精力充沛,有过目不忘之能,朱猪起兵南下时归降,永乐初年,升为真定知府,三年任期满后入京升为大理寺少卿。

就因其人记忆绝佳,善于体贴上意,很快就受到皇帝重用,众所周知,永乐初年文官稀稀落落,吕震因缘际会,不久就高升刑部尚书,永乐六年,又改任户部尚书,一直做官到今日。

昌震为人精明强干,但其人性格圆滑,属于阿谀奉承之辈,有番邦属国进贡麒麟,也就是长颈鹿时小他就上书此乃祥瑞,恭请圣天子昭告天下,却被朱棣笑言:“以前天下治安,没有麒麟还不一样?祥瑞之事。不足采信。”

又有一年,贵州布政司蒋廷瓒上书,言帝北征班师,诏至思南大岩山,有呼万岁者三。

昌震当即恭贺道:“此山”灵秀,当封赏之。”

皇帝摇头道:“山谷之声,空虚相应,理或有之。震为国大臣,不能辩其非,又欲因之进媚,岂君子事君之道?”

又后来,每当天下出现什么祥瑞之事。吕震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恭贺,屡次被皇帝笑骂也不改其行为,可谓是揣摩帝王心思的佼佼者了,以至于得封太子太保,算是朱棣对于他多年谄媚的奖赏。

那一年朱棣北巡,吕震留在京师辅佐太子监国,他自是不肯放过亲近朱高炽的机会,却没成想,受到牵连差点命丧。

受此教钟,吕震就想交好小侯爷张祈安引为强援,却一直没寻到好门路,明里暗里送礼套交情吧,一来拉不下脸,二来人人都知张祈安不与大臣有任何私交。

正好偶然间打听到张祈安半夜去张林家,朝廷又封赏一事,喜得吕震当即眼睛一亮,抚掌大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泛口不多。其长女迄嫁南方,次女因是庶出,配了庶出的叫张鹤,其人有些迂腐,因有老丈人帮衬,现为户部主事,算是入赘吕家了。

单说昌震发妻病故后,娶了个夫人尤氏。长得很有几分颜色。这老夫少妻自是格外恩爱。不久尤氏有了身孕,生下一对龙凤胎。当时也算是轰动街坊,引为一段佳话。

哥哥从小体格健壮,活泼好动,昌震就给儿子取名昌熊,女儿娇娇弱弱,身体不好,就给起了闺名唤作吕安,意为祈愿女儿平平安安,父母一片苦心,可见一斑。

现如今,这对龙凤胎都以长大成人,哥哥斯斯文文,反而不像小时候一样调皮捣蛋,只是不喜读书,头脑一般,为此惹得昌尚书真是愁白了头发。想他一代怪才,曾经兼领刑,户,礼三部尚书。举凡堆积如让的积年奏折,就没难住的时候。上朝不用携带副本。不用左右侍郎帮衬,十几年就从没被皇帝问倒过,乃是何等笑傲朝廷的堂堂名臣?

唉。可惜吕昌熊不争气,吕尚书为此无可奈何,读书不成。考不中进士,那就只得退而求其次了,一心想着为儿子求个恩的,不过此时吕昌熊年纪不过十六岁,倒也不急于一时,只是从小体弱多病的女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话说吕大人无数次对天长叹。叹息造化弄人,贴心闺女十足十继承了他的优点。模样小家碧玉。长得秀气端庄,四书五经早在八岁时就能倒背如流。真真的一位大才女。

可惜天妒红颜,身体多灾多难的,委实令父母揪心。为了给女儿治病,家中也不知花了多少积蓄,好在吕尚书怎么说都是堂堂朝中大员,自是不愁花费巨亿银两为女儿买药,又求得多位御医过来问诊,勉强算是治个半好,外表看去,倒也不像个病秧子。

天赐姻缘,却是冥冥中有丝红线牵绊。话说清明节京城贵人们,为了应付皇家选秀女,媒婆满京城的乱跑,正好张家和吕家都托了媒婆打探合适人家,消息传递间,吕震吕大人就知晓张家之事了。

说起来,吕家比张家地位高,一个是正二品的尚书,一个正四品的千户。不过永乐朝贵武轻文。张家又是勋贵之族,到也彼此勉强对等。而张林和吕家小姐家中地位相等,都是嫡子女,实在是难得的门当户对。

经媒婆牵线,张林母亲一听对方乃是吕尚书家的闺女。喜出望外自不必说,赶紧托人打听对方人品相貌,当得知吕家小姐只是身体不太好,模样人品学识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出挑自是欣然应允,当即赏了纹银二十两,吩咐几个媒婆上门求亲。

就是张林也很高兴,他走的是文臣路线。很多时候即使是祈二爷,在朝中一样是鞭长莫及,有了未来岳父大人的大力提携,未来前程自是一片光明。

至于未来妻子的姿色其它。张林反而不在意了。既然看中的是人家势力。那也就无所谓了,再说。明明据媒婆介绍,吕家小姐姿色清秀淡雅,满腹才华,显然不会差到哪去。

张林定下亲事,第一个想着要去知会的,就是祈二爷了,一大早就亲自赶到府上,等了半天。方和张祈安见上一面,千恩万谢一番后。心满意足的出了张府。

左右闲的无事,他又是朝太子告了假的,迎着春风,站在街口正琢磨着到哪去逛逛,这几天为了丧事,可着实累的不轻,就看见大爷张侑溜溜达达的走出来。

两人多年交情,岂能用一个熟字来形容?几乎就是一起吃花酒,下绿楼。无话不说的兄弟,连同张浩还有几个本家兄弟,都是家族里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

大爷张侑乃是二老爷张回长子,在张家算是正正经经的长孙。只不过家中大权一直由长房把持,这也是汉民族传承已久的习俗,长幼有序,所以真正的家族继承人。永远非张祈安莫属,这也是为何张祈安如此轻易,就能在家中大占上风的缘故。不是手段有多高明,实在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

当然,假如你不争气的话。那家族肯定会有人心怀不满,很多家族为何一年到头是是非非不断,说穿了就是因争夺继承人上出了问题,甚至往往会折腾牵涉到几代人,为了争夺家族大权而勾心斗角,和皇家争夺皇位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手段方式相对来说,要温和讲究的多。不过其惊险曲折程度,倒也不逞多让。

张林则是家族分支,其祖父两代都是武将,分别跟随张祈安祖父父亲上过沙场,张林父亲如今官拜云南千户,其大哥和几个兄弟,都在军前效力,唯有他从小体弱多病,只得弃武从文,由张祈安举荐,当了个一介七品东宫属官。

大爷张侑在翰林院就是挂个虚职,平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见张林笑嘻嘻的瞅着他。当即哎呀一“笑道:“好你个林二爷,没事在门前晃悠个屁,你小子不地道,据说都偷偷定亲了?”

张林大笑,指着他骂道:“当爷稀罕过来?要不是赶着见二爷。你侑大爷就是八抬大轿,也休想老子来此。

两人当下你一句我一句的互损。身边小厮书童也不意外,笑嘻嘻的聚在一起打哈哈。

就在这些年轻人说笑之际,正门又溜达出来一个,一身普普通通的蓝缎子长衣,长身玉立,朗声笑道:“呵呵,正愁没个朋友相聚,两位哥哥要去哪?带小弟一个可好?。

众人一见,立时惊得慌了手脚,忙不迭的上前请安问好,张侑苦笑着和张林对视,两人同时心中暗暗叫苦,心说得了,被这位小爷撞见。今日就别想去寻花问柳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祈二爷张祈安,张林反应极快,笑道:“赶巧出来就遇见了侑兄,就随意聊了一会儿,也是大家多日不见,二爷,您这是要去哪?”

张祈安笑嘻嘻的道:“无事出来逛逛,怎么?不欢迎?那你们自去,我自个找地方玩

“别啊,哪能呢,求之不得啊!”张林紧伸手相拦,眼珠一转,笑道:“前些日子听说张浩的书童二狗没了,这几天他心情不好,要不去寻他吃酒,顺便开解开解,那二狗我早就看他不是什么好东西。死了到是省心了

一边的张侑到底算是嫡亲兄弟,他心里没什么顾忌,反而一喜,嘿嘿笑道:“对,去寻他,这几日京城风头紧,不好去秦谁河上吃花酒,张浩这小子熟知独门独户的门路,找几个俏姐儿陪着咱们兄弟喝酒唱曲,倒也快活

张祈安心中苦笑,迎头两句话小就和自己都有牵涉,他本来今日就是闲的气闷,倒是无所谓去哪。耸下笑着点头。

张林张侑大喜。忙吩咐家人牵马过来。一众人上马出来,沿着街道朝张浩远在外城的生药铺子而去。

四月佳节,春光明媚。景物芬芳。街上行人攒动,热闹非凡。

翠依依瑰柳盈堤。红艳艳杏桃灿锦,各式店铺生意兴隆小桥流水游人如织。

难得出来闲逛,张祈安兴致颇高,一边和两位兄长闲聊,一边观看街上热闹。但见一家新开酒楼,油漆彩画,栋宇光新,门外迎风一面招牌,上写:“启瓮十家醉,开樽百里香”

“好大口气,呵呵张祈安失笑,又转头一瞧,但见一家首饰铺子楼高三层,装饰典雅,阑干灼耀,端的与众不同,门外同样一块招牌,上写:“神仙增古玉,卿相赞金招”

还是一笑。倒是身边的张侑,骑在马上指着那间首饰店,神神秘秘的笑道:“兄弟可知那店乃是谁家的?”

张祈安先是一愣。紧接着就从张侑的神色中看出破绽,恍然大悟的笑道:“难不成这家店,是沐姐姐开的?”

张侑伸出大拇指,嬉笑道:“还是兄弟聪明,不过却是料错了,那可是怜霜妹妹的产业,还是求得你嫂子,又求到我头上,正巧,那间店铺原本就是咱家的,收了妹子三千两银子,连同店契带掌柜伙计,索性一同都送给她了,也是博咱妹妹一笑嘛!哈哈

摇头叹具,张祈安自是不会过问其中猫腻,恐怕兄长一转手,就能大捞一笔,不过既然是小家伙的心思,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将来做准备,开心还来不及呢,损失区区几千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当下哈哈大笑,神色间毫不介怀。

张侑心中偷笑,他自是通过这话,把当初贪墨的二千两银子合法化,他也知道瞒不过兄弟,不过张祈安这些年从不和家人斤斤计较,只要不过分。很多事都是一笑了事。(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开局十倍收益浅情人不知[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基建从游戏开始用手机教古人搞基建神级枭雄幻医良缘惑乱天书世家子的红楼生涯封神:从洪荒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