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移民全球章节

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国崛起(八十九)

推荐阅读: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大叔,不可以 龙王殿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赘婿当道 我的父亲叫灭霸 贴身狂少 魔天 修罗武神

缺乏纵深、过度依赖贸易,使之只能延生一些城邦性质的国家,并且容易为外来殖民者所控制。

如果生活在马来板块上的“M来人”,想诞生一个强大的地区性国家,就需要把希望,放在那些大型岛屿上了。

与M来半岛距离最近的,是M来地区最大的一组岛屿:“大巽他群岛”。

这组岛屿中最大的岛屿又有四个,分别是: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

后世除了加里曼丹岛北部,归属原英国殖民地的M来西亚以外,其余部分,皆为印泥所有,原荷兰殖民地。

从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角度来看,大巽他群岛北部与M六甲海峡相邻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无疑会更有价值。

尤其是与马来半岛合围成M六甲海峡的苏门答腊岛。

然而,从农业和人口角度来考量地区竞争力,四大岛屿中,最小的爪哇岛却是最强,印泥S都Y加达就位于爪哇岛的西端。

后世这个面积与F建相当,且也多山的热带岛屿,人口竟然能够达到1.4亿之巨。

要知道,作为世界最大的绿教国家,印泥的总人口也不过.5亿。

对于热带地区来说,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阳光和降水都不会缺乏。

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过度降水的冲刷下,土壤往往无法保持肥力,有毒的重金属倒会留下来。

比如,南美的亚马逊平原就是典型的案例,以至于,即使人们把热带雨林全部砍光,

也无法让这片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土地,变成肥沃的农田。

然而,同处热带的爪哇岛,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帮助爪哇岛养育如此众多人口的,是数量多达上百的火山。

虽然,这些火山周期性的活动,难免对岛上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但相比它们定期为爪哇补充的,异常肥沃的火山灰来说,这点不安全感,完全属于可以承受范围。

因为火山爆发是有预兆的,人口损失并不会大。

基于爪哇岛优异的农业基础,这个岛屿早在公元初,就已成为“M来人”的核心居住地。

东汉时期,岛屿上的土著政权,甚至出现在中央之国历史记载中。

只是稠密的人口,也为爪哇岛的内部统一工作,增加了难度。

其内部整合工作,一直到公元10世纪初,才初见成效。

这一时期的爪哇岛,被整合为了三个国家,分别是:

西部的塔鲁纳国、中部的诃陵国,以及东部“爪哇”。

最终统一爪哇岛的,是东部的“爪哇国”。

公元10世纪末,东爪哇与当时的宋朝,建立了贸易联系。

在天朝历史中,当然还是体现为“朝贡”了。

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身处南海之外,且不在东西方贸易线上的爪哇国来“贡”,多少有些出乎意外。

以至于在国人的口中,“爪哇”成为了极远之地的代名词,在某件事情被彻底遗忘时,经常会用“丢到爪哇国去了”来形容。

统一全岛的爪哇国,之所以急于与天朝建立贸易联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之相邻的苏门答腊岛,

也在同一时期,完成了内部整合工作,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王国——三佛齐。

尽管苏门答腊岛的农业潜力,不如土壤肥沃的爪哇岛,但其身处M六甲海峡之侧的地理优势,

却在这一时期,得以显现出来,并由此而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刚才我说了,早期沟通印度洋-南洋的贸易线,是通过“海-陆-海”的联运形式,在K拉地峡南北转运的。

不过,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在这两片海域穿梭的贸易者们,终于发现可以借助自然力,

将M六甲海峡身处无风带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利用起来,并最终促成了,连续的海上贸易线。

这一发现,就是对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气候环境影响深远的“季风”。

东南亚及南海地区,与印度和北印度洋地区一样,在夏季时,为从赤道方向,吹来的“西南季风”所覆盖。

冬季,则受源自大陆的“东北季风”所影响。

掌握了这一规律,贸易者就可以在冬季时,从天朝东南沿海出发,然后在M六甲海峡一带休整、贸易,

等待来年的夏季,再借西南季风之势,抵达印度,反之则亦然。

由于,可以借助季风航行,并且全程采取海运形式,商船的吨位,比起之前有了大幅的提升。

这也使得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量,开始渐渐对陆地丝绸之路,产生压倒性优势。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在技术上,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帆船如何在赤道无风带航行。

其实,在强大风力影响下,海水表面是会形成洋流的。

借助季风,进入无风带的帆船,可以顺着同向的洋流,继续前行。

另外,“风”也并非是,促使表面海水流动的唯一原因。

像M六甲海峡,就会受到赤道逆流的影响,呈现总体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流动的补偿流。

重要的,其实并不在于洋流的方向,而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规律并善加洋流。

后面,当我们的视角,再回到葡萄人身上时,大家甚至会发现,借助逆风航行的风帆技术,也已经成熟了。

当然,完全利用洋流的航行,速度肯定不会很快了。

为帆船配备划浆,一般称之为“浆帆船”,用尾舵的摆动,提供前行的动力,

以及用吨位较小的浆船,拖动大型帆船,都是解决船只动力的辅助办法。

虽然,这些办法,在速度上,都无法与顺风顺水的航行相比。

但考虑到两个季风之间,相隔有数月之久,借助季风的跨洋航行,比之沿海岸航行,

又可大大缩短航程,这段完全不用考虑,风暴侵扰的热带海域之旅,倒成为难得的休闲时光。

事实上,南洋群岛丰富的物产,以及土著的M来人,本身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贸易终端。

精明的商人们,并不会真正休息,而是会充分利用,这段等待季风时间,与M六甲周边地区,进行贸易。(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我在东京当忍者我是夸雷斯马异次元大玩家压寨夫婿:特工王妃不好追特工王妃:摄政皇叔,太妖孽!诸天穿梭客诸天帝影神龙升级系统所向披靡倾城元素师构装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