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次元移民全球章节

第四百章: 战西北(三十二)

推荐阅读: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大叔,不可以 龙王殿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赘婿当道 我的父亲叫灭霸 贴身狂少 魔天 修罗武神

“我想在金银滩草原建一个御马牧场,我胃口不大。

每年能向朝廷提供两千匹军马我就满足了。

当然,这还要征得伯爷的同意,希望伯爷能划给我一小块牧地,就一小块。”

他目光炯炯的看着陈远宏,脸上带着期盼。

“公公是想凭军功和这个御马牧场,坐一坐御马监掌印的位置。”陈远宏向上指了指。

“哈哈哈!伯爷知我。”

不同意也不行,西海这块地方收回来了,金银滩草原朝廷不会放着不管的。

这帮人精为什么要向这些地方大量移民,一个是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可以养活不少人。

在一个就是这些地方水草肥美,有大片大片的草场,可以作为朝廷养马之地。

自己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这种事迟早要来,还不如和这个太监监军合作一把。

御马监权力非常之大,宪宗后期。

御马监的职掌由“掌御厩马匹”扩充为“掌御马及诸进贡并典牧所关收马骡之事。”

并进而衍生为军事和财政两大职能。

由于御马监职掌御马,自然有养马、驯马人员。

由此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兵,腾骧四卫及四卫、勇士营。

权势不可谓不大,甚至有一段时间可以和司礼监分庭抗礼。

陈远宏略一思考,做生不如做熟,自己出力把此人推上去了,以后肯定有用得上的时候。

“我全力推公公上位,但有些地方也需要公公帮忙。”

“哈哈哈!伯爷有事请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义不容辞。”

随后,陈远宏提出了条件。

他希望张立加入自己的货栈,给他一成干股。

安排自己手下的将领去当礼店千户所(礼县)和文县鸪衣坝寨的千户。

便于从四川走私货物到河西。

其实这只是个借口而已,文县鸪衣坝是阴平古道的起点,直通江油关,这个地方太关键了。

两人合作开几个最大的马场,包括在河西推广红薯土豆这一类的粮食作物。

张立也是一个聪明人,见陈远宏如此开诚布公。

知道对方是有心和他合作,便爽快的全部答应了下来。

彼此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在二人筹光交错间,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朝廷为何如此缺马呢?”陈远宏向喝得满面红光的张立问道。

“伯爷呀,听咱家慢慢为你道来。”

听着张立趣味横生的述说,陈远宏对这个太监刮目相看。

真看不出来,这个太监还挺有学问的。

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非常重视马匹,有些官职名还跟马儿有关。

秦朝时就有个官名叫“洗马”,原名可能是“先马”。

是太子的侍从官,因在太子出行时骑马在前而得名。

这个官在汉代是比六百石,在那时已经算是中级官员了。

更何况是太子的属官,前途无量。

但由于这个官职在后世跟马没啥关系了,因此不太常见。

所以不了解的人往往因为洗马这个名字产生误解。

明朝成化年间,洗马杨守陈有次请假回家。

住驿站时驿丞看到他的关牒,以为洗马是不入流的养马官。

接待杨守陈时态度比较怠慢,大大咧咧问杨守陈:“你干洗马这活,一天能洗几匹马呢?”

杨守陈随口答道:“如果勤快就可以多洗,如果懒惰就少洗,没有定数。”

过了一会儿有人报告说有个御史马上要到,驿丞就赶忙催促杨守陈让位。

杨守陈说:“等他来了我再让也不迟。”

结果御史正是杨的门生,见到杨就长跪问安。

驿丞吓得赶忙匍匐在台阶上请罪。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来,至少在本朝中期。

负责养马工作的官员,在官场中地位并不是很高。

在17世纪,没有后世的交通工具,这就凸显了马匹的重要性。

北宋面对的两个对手辽和西夏都有大量马匹可供官府调度。

西夏拥有可供骑乘的马超过50万匹,而鼎盛期的辽国则拥有马匹超过百万。

而北宋在这方面弱得可怜,最多时只有0多万匹。

其中能符合战马标准的更少,澶渊之盟后宋朝武备衰落。

马匹保有量更是大量下降,到最后成为北宋军事短板之一。

相比之下唐朝仅官马在贞观时期就保持在70万匹以上。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戎马一生,非常重视养马。

朱元璋曾说:“过去的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是否强大,为何要用马匹保有数量来计算?

因为国家强大必定军事强大,马载着甲士,能代步,能防御入侵,功劳如此之大怎么能不爱惜?

所以古人甚至把马匹看得比钱粮更重要,以此来衡量国家的强弱。”

常人的一个误解是南方没法养马。

其实蒙人入主中原以后,在中原各地乃至江南,都建立了养马牧场。

也许南方养出的马不适合当作战马,但除此之外,运输耕田等同样需要大量马匹。

不过南方的官吏和地主们,更愿意把土地转为农田来吃租。

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力干预,南方几乎没人愿意养马。

明朝初期的马匹保有数量其实非常可怜。

朱元璋起家靠大量抢夺元朝牧场马匹,组织了一支在中原地带勉强够用的骑兵部队。

洪武五年时明朝第二次北伐,甚至出动三路各拥有“五万骑”的北伐大军。

但战争对马匹损耗非常大,到洪武二十三年时清点全国兵马数。

发现马匹拥有量下降到一个让人担忧的水平:官兵1049人,马却只有45080匹。

也许就是因为战争对马匹的需求太大。

明朝将唐宋以来的养马制度汇合起来。

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马政制度,但同时也是对民力耗费最大的一种。

明朝马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官牧:比如御马监,苑马寺这些机构使用卫所军人养马。

二、民牧:由两京的太仆寺所属的官马,给予属地的民户家养,同时给予一定补偿。

比如洪武年间,北方每户养一匹马,南方则每11户养一匹马。

养马户如果每年能生育一匹小马驹,则可免去服官府差役之苦。

明中期以后则推行免粮养马,每50亩田地领养公马一匹,以此免去国家公粮交纳。

三、在边境定期开马市,和游牧民族以茶换马。

洪武末年,曾经有一年交易获得1500匹马的记录。(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我在东京当忍者我是夸雷斯马异次元大玩家压寨夫婿:特工王妃不好追特工王妃:摄政皇叔,太妖孽!诸天穿梭客诸天帝影神龙升级系统所向披靡倾城元素师构装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