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修真[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章节

136、第一百三六章

推荐阅读: 龙王殿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赘婿当道 魔天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贴身狂少 大叔,不可以 修罗武神

一两黄金, 说贵也不贵,就太子殿下的身份而言,送出来的砚台也会有这个价值了, 让沙澄纠结的是, 殿下送他的不是砚台,而是一件“玩物”, 一件价值一两黄金的“玩物”,并且在京城中还有一些名声。

这边大孙子兴奋地不行,利落地下了车,脚上一动, 那车边就踢下来了一根杆,撑住了整辆车。

“祖父能将异车借给孙儿骑出去吗?”

“此物, 是太子殿下所赠。”

“殿下对祖父真好,送您异车锻炼身体......”

沙澄更加纠结了,待他乘上马车去上朝,路上偶尔还能看见有人骑上异车在路边玩, 骑的人,大部分都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

要论实用而言, 这异车简单方便, 倒还是有些可取之处。

沙澄既然已经收下了礼, 万没有退回去的道理, 他寻思太子殿下送此物的用意, 思来想去想不明白,总不可能真像孙子说的那样是为了让他锻炼?

沙澄寻思不明白太子的意思, 而当他上朝,听闻皇上决定另设一部专负责管辖全国文界书籍、刊物、作品,将天下印书、售书的商铺皆管入其中, 这大手笔,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惊人。

若非是早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牵的头,沙澄或许也会像其他朝臣一样,赞颂帝王一句“皇上圣明”,并私底下与友人们谈论时局时,感叹几分皇上此举用意,竟将天下文界纳入朝廷管控。

现在沙澄早就知道礼部中的一些变化来源于太子,又联想到此前太子殿下折腾出来的事儿,他还去皇上面前告了一笔,稍一深思,心头顿时一咯噔。

此时再看太子的时候,沙澄只觉得储君深不可测。看似温和,实则心机手腕皆成熟,不愧是皇上亲力亲为培养出来的继承人。

昨天夜里,胤礽做了个胆大包天的美梦,他梦到自己把想搞的大事都搞了,最难的全丢给了汗阿玛和兄弟们,每天早上进出宫殿,掀起汗阿玛与兄弟们的被子对他们说一句“汗阿玛,起床干活啦!”

“大哥,起床干活啦!”

“小三四五六七□□……起床干活啦!”

哦~这梦可真爽,爽得胤礽从梦里笑醒过来,一瞧时辰,又到了卯时,他该起来干活了。

可惜现实比梦里残酷无情,梦醒了,飞扬的心情回落,今天的胤礽又是那个兢兢业业去上朝的小毛驴。

今日朝会有两件重大上奏,其一是内阁请奏设立新部,其二则是太子殿下派陈梦球捣鼓出来的研究所又有了新的进展,朝堂上有朝臣将陈梦球新上奏的实验论文读出。

“以鸟粪、鱼骨堆肥酵后所产生的天然化肥,其肥效比直接用粪浇灌庄稼起效更快,持效更久,两组对比之下,前者庄稼生长八天,即可达到后者庄稼生长十天所达到的高度。”

“目前为时尚短,具体产出仍待验证,陈梦球以多组马铃薯种植,尝试不同种类的天然化肥比例搭配浇灌,以去年十月播种而下,至今为止三月余,马铃薯已到结薯期,对比之下,以普通粪肥浇灌之薯一藤约三至四薯,多着五薯,而以新肥浇灌之下,最多可结成七薯。其中以鸟兽与鱼骨粉混合酵成的‘天然化肥’使薯苗吸收、成长更快,吃饱喝足,比人畜之粪所结更多,因此陈梦球推论,此类‘天然化肥’有增加产量的效果。然一切都有待验证,另有玉米、番薯、麦、菽、黍、稷等作物,也纳入试验之中。另陈梦球请奏设立新研究项目,改良捣种、嫁接杂交稻谷,用以研究更高粮食产量。因京城土壤不如几大产粮地适宜种粮,待研究成果初有效后,请奏皇上派人分别前往江浙、四川、湖广等几大产粮地进行试种。”

至于为何要将酵后的鸟粪与鱼骨粉称呼为“天然化肥”,这是太子殿下说的,陈梦球也就那么写了。

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朝廷政务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陈梦球只是一介举人,身上没有一官半职,却已可以上奏,谁都知道那研究所是太子殿下捣鼓出来的,可他偏偏弄出了成效。

之前的昆虫研究犹如小打小闹,自黑水虻的养殖在郊外几座垃圾场有了规模,每日都有拉着腐烂瓜果蔬菜、臭鱼烂虾的马车趁着夜色运出城外,街道之中的环境以肉眼可见干净起来。

粮食研究一出,从肥料,到粮种,都在展示着研究所对于大清未来发展的重要地位,令人再也不小瞧它的能量。

康熙重农,在他看来,百姓饱腹,则天下可安,天下安,则帝位安。

之前胤礽让人研究虫子,挑战了一下康熙对于新奇事物的容忍度,放弃了推广小强,转而养殖黑水虻,竟还能在处理垃圾之余创造收益,京城的药材铺中有不少高价收购黑水虻幼虫作药材,可惜幼虫鲜少有人卖,唯有死掉的老虫尸体,成了那鸡鸭鱼的饲料。

现在研究所突然搞了一出化肥,又提出粮种改良,可真正是戳到康熙心坎上了。

这才是国家大事,这才是正经事啊!

帝王对研究粮种之事看中,更是提出:“研究所虽是太子所设,其研究耗财皆出自太子,而今其已经证明对国之重事的作用,日后研究所需之财,皆出自户部。”

户部尚书梁清標:“……”

户部另一位满人尚书伊桑阿:“……”

伊桑阿:谁还不知道谁?这研究所的钱之前掏的就是皇上私库!

兵部尚书杭艾率先捧起了康熙:“皇上圣明。”

其余朝臣也跟着一一附和。

梁清標与伊桑阿对视一眼,两位户部尚书皆有苦难言。

户部掌管钱与梁,还管各地的田地、户籍、赋税、俸饷。

从太医院提出要广大招募医者进行培养并且为大夫分等级,到修路,再到研究所……

户部要分派下去的项目逐步增多,工作量上涨这不算什么,户部目前还能承受,如今两位尚书正为近两年来负增长的财务而感到犯愁,这会儿又多了一项开支,并且这项开支还是个无底洞,在未来可能会耗费更多。

帝王已经下令,他们也不能立即反驳了,唯有在朝会以后上奏皇上,恳请皇上关注一下户部的财政问题。

大清有钱没错,国库里还有余财余粮,可前些年刚经历过三藩之乱,之后又要平台湾,这里面就花了许多钱。

如今又要支持太医院,又要修路,又要支持全国各地粮仓搞粮种种植研究,还要拨款治河、赈灾扶贫……

国家收到的税在近两年是有所增长的,这证明各地方的百姓们逐渐稳定,农业复苏,经济变好。

可问题是抛出去的钱比进账的钱要多,这里面收支就不平衡了,最有赚头的琉璃官窑又是内务府的,赚钱进的是皇上的钱袋子。

户部的收入来源于地丁钱粮、盐课、关税,前两者占主要地位,而关税收入,因为海禁之策的影响,收入只靠内陆各关之税,一直都是那半死不活的数字,几年都没多大变化。

两位尚书齐齐上奏,请奏皇上重视近两年的国家财政问题。

下朝会后,胤礽先是陪伴康熙批阅了一会儿奏折,户部两位尚书的上奏是临时所写,从户部紧急传达上听,直接到了康熙手中。

帝王将奏折批上已阅,关于户部收入问题,解决的方法无外乎增加税收、鼓励商贸、开设海禁,税收是不会轻易加的,商贸与开设海禁之事,恐怕要再拖一拖了。

康熙拿着那奏折陷入沉思,边上悄悄凑过来一个小脑袋,好奇问他:“汗阿玛,儿臣叫了您好几遍您都没有回答,是遇上什么难题了吗?”

康熙道:“户部尚书上奏,说两年来户部所出项目过多,耗银厉害。”

还暗示他将琉璃官窑从内务府转到户部,等于让康熙私掏腰包去贡献给国库,想得倒美。

胤礽恍然大悟:“还是钱的问题,儿臣之前建元宝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国库做大项目会缺钱了。”所以他才又是弄水泥,又是搞粮食产量的。

“你还会赚钱?”康熙似笑非笑,打断了胤礽要说的话:“去去去,你该去礼部点卯了,这事儿还用你管,国库进项之事朕自有分寸。”

康熙显然并不打算让胤礽现在就接触户部的事儿,免得他钻进钱眼里出不来。

谁让胤礽从小就表现出了对钱袋子的看中,一会儿说康熙没钱,捅破了内务府的天,一会儿又说要给弟弟们赚奶粉钱,结果还真搞出了奶粉来。现在让他看到户部哭穷,康熙要是不拴着他那缰绳,还真不知道他又会玩出什么新花样,于是索性打发他去找沙澄。

今天的沙澄,已经不是昨天的沙澄了。

下朝会后,沙澄与同僚们一同去往各部,行在路上,听同僚们闲谈一二。

原来搞修路的水泥,是太子在盛京弄出来的。

原来研究所也是他弄的。

太子执政至今,似乎搞出了不少东西。

就连今日朝中新成立一部这等大事,其他人不知道,沙澄却对其中根源一清二楚,这还是太子搞出来的!

“会清今日可是有心事?”同样高风亮节的清流汉臣,汤斌与沙澄关系和睦,二者心心相惜,互相懂得对方心情,清官之间的君子之交,令沙澄愿意与汤斌聊一聊自己的心事。

“孔伯,你觉得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汤斌露出了微笑:“殿下天真烂漫,勤奋刻苦且尊师重道,最难能可贵的是有赤子之心。我一路看着他长大成如今成熟的储君模样,自认比其他人都更了解太子几分。虽有时候想法新奇了些,那也是处处都在为了大清,为了皇上而想。”

总之,在汤斌的眼中胤礽就没有不好的地方,他提起太子的时候,神情多么慈祥。

沙澄:“......”

“若我没有记错,孔伯对待学生一向严苛严肃?”更何况那是储君,更应该严厉要求才是。

汤斌一反常态地摇摇头:“殿下资质优秀,皇上对他严苛,他自己也太过勤奋,那考试之法,其他皇子皆畏惧,唯有殿下主动去提。需知欲速则不达,学习应当劳逸结合,这也是为何殿下提出考完后歇息,我与敦复(张英)皆赞成的原因。”

沙澄眉头一跳:“原来盛行于国子监的月考、科考、期考,皆出自于此?”

汤斌抚摸胡须笑道:“正是如此,此举大善。”

待到达礼部,沙澄又一次见到了来找他报道的胤礽。

他笑起来如沐春风,无害阳光,与沙澄打过了招呼,又去与萨海唠嗑。

“现在萨海大人轻松许多了吧?”

没有了几乎压垮人的工作量,萨海走出了焦虑的状态,神色温和问道:“莫不是殿下早料到皇上会另设新的文部?”

胤礽笑着点点头:“汗阿玛明鉴,他那么爱惜众位臣子,又怎么舍得礼部官员们累倒呢?沙大人也已经连日加班未能按时回家了,汗阿玛到底还是体恤臣子的。”

话说的是没错,沙澄却总觉得后背毛毛的,像是被野兽盯上了似的,如坐针毡。

汤斌说太子殿下天真烂漫……

如今,萨海又道:“殿下颖悟绝伦,微臣钦佩。”

胤礽笑道:“既然萨海大人有空余时间了,能否带孤熟悉一番仪制清吏司的学校与科举事务的管理?”

萨海道:“皇上让殿下来熟悉礼部事务,微臣带殿下是应当的,殿下客气了。”

沙澄:“......”

他眼睁睁看着太子由萨海带着去参观起了国子监。

要让国子监中的学子们得知他们经历的考考考出自谁的手笔,今晚太子可能就回不来了……

相关阅读:我是天道金手指妻主太坏太撩人:夫多是福我只认你是我的妻主网游之撼三国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从刀剑神域开始的二次元旅程北伐战争风云录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最强败家系统败家系统从一个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