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都市刺客不是凶手章节

第三十九章:少年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魔天 龙王殿 逆天邪神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大叔,不可以 赘婿当道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1945年以后的德国,有超过八十万的男孩儿和女孩儿在教堂或国营的感化院里生活。这些少年多是因家庭问题而出现一些叛逆行为被送入感化院中生活,并接受最严苛的训练以规范自己的身心。而这些所谓的严苛的训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将人性体制化的训练。德国国会,直到2010年才通过批准对当年曾在感化院中生活过的少年予以赔偿。

然,少年的身心培养并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有类似社会问题的国度,也并不仅仅是2010年前的德国……

2011年仲秋,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找到我,他当时给了我三百四十块人民币,要我杀了他继父,我没有接,但他的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少年不知道受谁的指点,在我老家的河边找到了我。当时的他,理着一个标准的板寸头,眼睛很小,个子倒是很高,身上穿着一身显得略小的运动服,脸上则带着一点不应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呆滞。而在与我见面的过程中,只有他说要杀他继父的时候,我才能从他眼神中,看到一丝愤怒的光。不过,他的愤怒与我并无半点关系,钱不够,我根本不会出手。

少年在我含混其词的敷衍下,很茫然的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我却在无意间记下了少年的名字,他继父的名字以及家庭住址。少年名叫蒋伟,他继父叫沈宝军,家住黑龙江省E市。

大概那段时间我闲的难受,为了打发时间,我还真就给王宇去了个消息,让她去查查这个沈宝军到底干过啥事儿,能招上自己的继子来买凶杀他。当然,我并不打算给王宇任何报酬,也不打算献身给王宇以满足她调戏我的欲望,开给她的条件也是,想查就查,不想查也无所谓,全凭自愿。而王宇虽然跟我撒娇发嗲的来了一顿牢骚,但在几天之后,她还是给我还原了事情的全貌。

蒋伟的亲生父亲并不姓蒋,相反,他根本就不知道他亲生父亲是谁,蒋姓,是跟着他母亲的。据他母亲说,他父亲是在他出生之前就死翘翘了,但这说辞的真假,根本就无从论证。

2008年的时候,蒋伟的母亲,带着他改嫁,和沈宝军结成夫妻。当时的沈宝军四十五岁,是E市轴承厂的车间工人,有过婚史,但无儿无女。蒋伟时年十三岁,蒋伟的母亲三十五岁。

仨人结成一家人住到一起之后,生活倒还不错,对蒋伟而言,总算是有个完整的家了。而他的继父沈宝军呢?也是个老实人,对蒋伟子母二人都还不错。不过,沈宝军的千般好当中,还真就有那么一个毛病是有点让人接受不了的,那就是酗酒。

沈宝军的酗酒,秉承了传统酒鬼的每喝必醉,除此之外呢?沈宝军对酗酒还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只要桌上有酒,根本也不用别人敬,自己上去就先来三杯,把自己灌迷糊了,然后再说。甚至于,哪怕是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他也肯定多少整上三两二锅头,换一个微醺。而比之酗酒更可怕的是,沈宝军每次喝多了都会耍酒疯,耍开酒疯就肯定会打蒋伟他妈。而且次次都是拳脚相加,颇有散打王的风范。但等到酒醒之后呢?沈宝军又开始自责,以至于次次都跪在地上抱着蒋伟他妈的大腿,恳求原谅。蒋伟他妈每次面对沈宝军的道歉,最终也都会心软原谅他。即便前一夜被打得很惨,也还是会选择原谅。大概是因为她自己一个人带大了蒋伟不容易,便觉得有个家就弥足珍贵,理所当然的也不愿意选择就此解散这个好不容易结成的家。

但在蒋伟看来呢?纵然沈宝军平日里对他们母子疼爱有加,打他老娘这一条却已足够抹杀所有。于是乎,2010年的一天,沈宝军又喝多了打他妈,蒋伟当即就抓狂了,抄起桌上的一个啤酒瓶就给了沈宝军一下,然后又顺势拿着破碎的啤酒瓶照着沈宝军的脑袋扎了一下。而这一下,就让沈宝军的后脑勺足足缝了二十三针之多。

事发之后,沈宝军也自知自己喝酒不对,也没对蒋伟做什么有伤“父子”感情的事儿。但这一次事儿毕竟不算太小,夫妻俩最终一商量,决定把蒋伟送进少管所,呆一段时间,算是通过体制化的管理,化解一下蒋伟心中的戾气。

少年管教所,也叫少管所,是中国大陆的叫法。也全球各国,则有不同的称呼,少年感化院,少年教养所,少年拘留所说的都是他。其职能却不因国度差异有改变,都是针对犯罪或违反法律的未成年服徒刑,或接受强制管教辅导的场所。是对品行不良和犯罪少年实施纠正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对被收容收容者施以职业训练和思想纠正。通常说法是,通过讲解去纠正思想和行为的错误,从而使之感化。

许多国家建立了感化院,但名称、收容对象和具体做法不尽相同。英国的博斯特感化院收容15~21岁犯有应受监禁处罚之罪的青少年,以矫正、训练青少年,鼓励青少年的主动精神,促使青少年自我改造为主要内容。收容期限不定期,最短6个月,最长2年。

当时,蒋伟被送进的少管所,管理方式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那就是效仿古代一些军队建制,实行连坐。当时所有住在少管所里的少年,都会被强制分组,通常是一组八到十人,当一组当中有一人违反少管所规定的时候,这一组人就会一齐受罚。鉴于这样的规定,任意一组少年,当中一人有犯错行为,同组的其他人,就会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如此一来,就达到了以人治人的目的。

蒋伟呢?当年只有十五岁,被强制管教的时间是一年,对于从小缺少父爱、以及男性榜样的他来说,少管所的生活其实无异于地狱。在管期间,他倒也挣扎过几次,但最终也屈服在了严苛的制度之下,老老实实的挨了一年,才被沈宝军给接回了家。

再度回家的蒋伟,并没有因为被管教一年而有所收敛,反倒像是一条重回大海的鱼,立马就活跃了起来。如今的他,已有了一副大小伙子的身板儿,自认为已经有了足以保护母亲的能力。每当沈宝军喝酒的时候,蒋伟一定坐在旁边,瞪着自己那对不大的眼睛看着他。而沈宝军呢?在那一段时间也的确没再醉酒打过蒋伟他妈。

好景不长,家庭安定和谐了的蒋伟,还是在外面惹出了一点事儿。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他,日常生活除了回家看着沈宝军,就是在社会上闲晃。晃来晃去,他就认识了一帮子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他们这一伙子人,有的还在上学,有的则和蒋伟一样在整天混日子,混日子的方式也就是打架斗殴、喝酒泡吧、把妹上网。看似丰富,倒也真是够无聊。看似无聊呢?却也够闹腾的了。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个十五岁,还在上初三的小女孩儿,她是蒋伟名义上的马子。而就在蒋伟从少管所出来后的半年多时,这女孩儿肚子就让蒋伟给搞大了。虽然,在当今社会,年纪轻轻就闹出“人命”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动不动就跑网吧厕所生孩子又扔掉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但任凭这种事儿多么频繁,闹开了也都算不上是小事儿。说到底,那女孩儿也仅仅是个初三的姑娘。

于是,在这事儿被闹开之后,蒋伟则于一年之后,再度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教育。说来也巧,沈宝军知道消息的时候,刚好又自己喝了二两,一气之下,就甩手给了蒋伟一个嘴巴。蒋伟呢?本是抱着膀子低头认错的,可沈宝军这一巴掌扇过来,蒋伟就又火了,再度抄起茶几上的一个啤酒瓶,又把沈宝军的脑袋给开了。

这次的沈宝军,倒没和上次一样缝上二十三针,但也严严实实的缠了一脑门子纱布。而也在这一啤酒瓶之后,沈宝军两口子一商量,再一次把蒋伟送进了少管所。

少管所,还是那家少管所,只是期限不再是一年,而是两年。

在第一次进少管所的时候,蒋伟还知道自己错了。再进少管所,他竟完全不觉得自己错了,相反,他固执的以为,那女孩儿为他怀孕是自愿的,叫“两情相悦”。意外有了孩子,完全是可以去医院做掉的。至于沈宝军二次把他送进来,完全就是嫌他碍眼,只要他进来,沈宝军就可以和他老娘独处了。

如此想法,其实还真的很是让人费解,也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蒋伟,只有十六岁,十六岁的他有如此想法,等他长大成人,又会怎样呢?套用90年代小学课本上的话,

我们的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可蒋伟呢?他能么?

在管教所被关了三个多月之后,蒋伟心里那个偏执的想法终于爆棚了。于是,他学着美剧《越狱》,从少管所里跑了出来。毕竟少管所不比监狱,想跑出来根本不难。蒋伟跑出来的目的,就是找到我,用他所有的钱要我去杀了他继父……

蒋伟从河边走后,我并不知他的去向,就好像他也不知道他自己未来的路一样。我只能希望他将来可以看清世间一切,走上一条可以让自己、让他人都正视的路。

但在蒋伟身上反观社会,我们对年轻人的教育,似乎缺失的不止是一点点。蒋伟虽是特例,但又有多少孩子和蒋伟一样,心灵上有那么一块缺失的地带呢?这个责任,又在谁的身上呢?

祖国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而年轻人在年轻时所应接受的教育,又能否弥补这些心灵上不应有的缺失呢?更何况,九年义务教育,就真的尽到义务了么?

我并不知中国是否如1945年之后的德国一样,有八十万少男少女住进了感化院。但我希望没有。

当然啦!即便有,我也不会把我的钱拿出来,去感化他们。

事后,王宇又遵循惯例,开始调戏我。她问我说:

“为什么突然开始关心下一代的问题了?是不是需要个女人给你生猴子了?”

对于她的调戏,我没敢回话……(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我只喜欢你的人设[娱乐圈]海煮清末攻略那个渣攻[快穿]大药皇死亡推理之追凶手札张毅怪谈之我是凶手腹黑和腹黑的终极对决被隔壁直男看上怎么办贵族高校转校生顽皮千金:帝少,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