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代福宁殿章节

206、二百〇六

推荐阅读: 修罗武神 魔天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龙王殿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赘婿当道

翌日天亮,太原府总算能够正常醒来。

杜誉连夜派人将巷中尸体处理干净, 更是将道路与墙壁清洗干净。姜未手下的那些精兵与平定军等人, 则被李大人与河北东西路的厢军统领给收了兵器,并领到了城郊, 暂且给围了起来。

部分领头之人, 还没来得及死的,也都关押到了太原府大牢。

昨夜的那些火球, 烧了不少民宅,天一亮,太原府的一些官员就亲自带人上门作登记, 日后由府衙出资统一修缮。

初时,人们还有些战战兢兢。厢军与太原府衙的侍卫们亲自上门, 一条条的巷子去亲自通告,告诉他们业已安全,还将辰时陛下要亲审姜未的消息放出,人人这才放下心来。

街上的铺子终于又开了起来,人们也才敢往大街上走。

昨夜离那条巷子近的人家, 或多或少都听到了些许风声, 毕竟姜未的嗓门过大。姜家盘桓太原数年, 就跟个土皇帝似的, 这是杜誉来了太原,手段强势,分去了姜未的权。

否则从前,谁敢言姜家不是?

如今虽还有从前威势在, 姜家被封了,姜未都被抓走了,人们纷纷议论起来。再加之又有人亲自上门告知陛下亲审姜未的事儿,不到辰时,太原府衙前就被挤得水泄不通。府衙跟前不够站,就往一旁的街道上站。不一会儿,府衙所在的街道都被人给挤满了。

这还是自大宋开国以来,头一回有这样的盛况。

杜誉先到府衙,带人勉强开出一条道来,辰时,赵琮的马车由远处而来。当地百姓也是初次见到陛下,想象中,官家出场,总要八马御驾出动,也总要带上至少百人才是。结果见他不过一辆普通青帷马车,也就两匹马给拉拽着。

他们纷纷心道,倒是个节俭的皇帝!

百姓们,见到这样的皇帝总归是很激动的,觉着陛下亲民,还隔着老远就跪下行大礼,山呼“万岁”。赵琮的亲卫们倒是铠甲上身,脸色森森地护在马车四周,将赵琮安全无虞地护送至太原府衙门前。

赵琮扶着路远的手下车,叫各位起身,面带微笑。

赵琮生得好,太原的百姓从未见过皇帝,规矩也没有京城那处的百姓严,许多人偷偷打量他。见到赵琮这副温润甚过白玉的长相,纷纷就看傻了。

赵琮耐心交代大家要注意安全,莫要拥挤,也莫伤了人。更要大家别急,即便听不清,审问过后,会将过程与结果都告知大家。

大家听得更愣。

赵琮则是又翩然一笑,转身走上台阶,走进府衙中。

众人好生激动,心跟着“噗通”直跳。

赵琮亲审,惊堂木什么的也都省了,直接叫人将姜未抬上来。

姜未身上倒还好,没什么大伤,唯有右眼满是血。他还没醒,侍卫直接一桶冰水浇上去,将人给浇醒。姜未一个激灵,立即醒来,一醒,又是一阵剧痛,他甚至不能起身。

身旁侍卫将他拉拽起来,逼他跪到地上。

姜未好歹也算是个汉子,逐渐清醒,抬头看到堂上高坐的赵琮。

昨夜,夜色中,隔着距离,还不能把赵琮好好打量。后来近身想杀他时,又太快,也看不清。现下虽只剩一只眼睛,姜未到底好好将赵琮看了一通。

当他醒来,并被逼着跪在这儿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输了。

但是看到自己输给这样一个文文弱弱的病秧子,他不服。

他那只没瞎的眼白染上血色,狠狠地盯着赵琮。

赵琮并不在意,而是清清淡淡地问道:“此次造反,得谁授意?”

姜未冷笑:“我何时造反?!”

赵琮淡笑。

姜未还是那句话:“昨日我是去抓西夏细作!结果太原府知府杜誉与细作勾结,反诬陷我!你们就仗着此处天高皇帝远,陛下不能迅速赶至,便枉杀无辜,还欺骗百姓!谁要造反?是杜誉要造反吧!是杜誉联合西夏细作造反!”

这么一席话,颠倒黑白的功夫,赵琮真是佩服坏了。

姜未还要往起来站,被侍卫一踩双腿,不得不再跪下,他索性伸手指向赵琮:“你盗我大宋机密,乱我大宋根本!……”又是好一通将赵琮乱说。

赵琮平静听他说完,才问站在身后一直强忍着不说话的杜誉:“人可带来?”

“禀陛下,人已在外头。”

赵琮点头,杜誉亲自出去带人进来。

姜未背对大门,不知来者是谁,百姓们却都认得。这是原先的齐国公,也就是姜未的父亲,以及姜未的大儿子,今年也已二十三岁。

杜誉将人带进来,冷声道:“姜未,你口口声声说我杜誉与西夏勾连,更敢对圣上不敬——”

姜未打断他的话:“老子多少年没回过开封,哪里知道陛下长得什么模样!但是再不知,圣上一代明君,万不会是这么个病弱相貌,休想骗我!”

男子汉顶天立地,就是死,也得带着尊严死!姜未到这时候还嘴硬。

“好!”杜誉接了他的话,“你多年不回开封,认不出陛下倒也属常理。你的父亲可是一直常住开封,近日才来太原。你的大儿子更是自出生便在开封替你孝敬老人!他们总该认得了吧?!”

姜未心中一惊,他临出门前,早已安排好家人,万不会被赵琮找到才是。

但是原齐国公的声音已经响起,声音苍老,暗带无奈与悲怆:“罪臣,拜见陛下圣安。”

姜未身子微不可见地一抖。

随后他大儿子的声音也跟着一同响起,他的身后跪下两人。

他大口呼吸。

赵琮闲闲地看着他,他恨恨地与赵琮对视。

“你的父亲与儿子都这般说,姜未你还有何话可说?!”杜誉大声问。

姜未冷笑,脑中迅速运转,狡辩道:“我并不知情,本意并非如此!”

“昨夜亲口说‘造反’的人可是你!”

“呵!”姜未大声冷笑,“谁听到了?谁能作证?!”

姜未此人实在是强词夺理,以为他是个汉子的时候,偏偏又不要脸面起来。姜未知道他的家人已被控制,根本反抗不得。他是死定了!

但是他的家人,赵琮是决计不敢动的。

他的妹妹,好歹还是魏郡王世子妃,魏郡王当年有功,又是太|祖最喜爱的长孙,赵琮万万不会动他。就冲这份面子,赵琮也不会杀他的家人,他们齐国公好歹也是太|祖亲封,赵琮不敢!

他死了又如何!

赵从德这个废物怕已在西南,与龙家那些五姓蕃的蠢蛋一块儿起事,李凉承不是个好东西,到时候战火一引。大宋的南与北都在生事,京中还有个据闻很有些机智的赵世?,他就不信赵琮这个病秧子能一直当皇帝!

他的父亲不笨,届时自会抓住机会。

他死就死吧,他这回是败了,但他的子孙还是会赢!

他索性洋洋得意起来:“谁能作证?啊?!”

这还真没人能作证。

这个时代又没有摄像机或者手机可以录小视频。

杜誉紧皱眉头,眼看就要怒斥,赵琮抬了抬手,杜誉闭嘴。

赵琮反倒笑着说起其他:“其实朕这回之所以悄然来到太原,是为了一件事。”

他说得平淡,姜未不知他葫芦里卖得是什么,就连杜誉也有些迷糊。

赵琮索性起身,走下高座,站到姜未面前,与他对视。

姜未也要看他,可赵琮已经收回视线。

赵琮绕开他,走到门口,面对众位百姓。

百姓们眼看就要跪,赵琮抬手,制止众人。

赵琮的声音淙淙,缓缓流过每个人的耳畔:“诸位皆知,朕生于安定郡王府。”

人们下意识地点头,从前就常有人说陛下好运道的。

“朕的生父乃安定郡王,朕出自安定郡王这一脉,朕的生身祖父为安定亲王,与先帝的父亲曾为一母同胞。”

人们再点头,天底下人都知道啊,陛下与先帝都是太|祖的嫡系一脉,说这些做甚?

“朕自小身子不好,后因先帝爱怜,接进宫中,又蒙先帝隆恩,登基为帝。朕十分感念先帝。”

人们点头,陛下的声音清凌凌的,可好听了,即便说这样众所皆知的话,他们也爱听。

“先帝待朕很好,也常叫朕不忘生父生母。先帝是朕的父亲,养朕长大,教朕本领。安定郡王与郡王妃为朕的生身父母,朕也一直爱敬他们。只是他们去的早,朕常因未能叫先帝、安定郡王与郡王妃瞧见朕如今这般而遗憾。安定郡王丧于战事,郡王妃更早便已过世——”赵琮说到这儿,满面悲伤,声音中也隐有哽咽之意。

下头听着的人,有一小半的人不觉就红了眼眶,甚至有那女娘已经哭了。

姜未心中却是一突。

赵琮深吸一口气:“朕这回来太原,实是为了要事。清关居士颇有道心,在外修道。得上天垂怜,梦中得了警示,且这梦一做便是一个月,梦醒后,她告诉朕一件事。”

清关居士,就是孙太后,这是她如今的称谓。

时下众人信道,更甚于佛。

众人不禁捏紧帕子,抑或握紧手,看向他,等他的话。

“清关居士告诉朕,朕的生身父母其实并非自然而亡。”

“……”

赵琮转身,背对众人,看向姜家三代的背影,缓缓道:“清关居士梦中看到,安定郡王死于韩定之手,而韩定得当初齐国公世子姜未授意,趁辽国边境作战之时,乘人不备,亲手杀了安定郡王。”

众人吸气。

杜誉也怔住了。

他不信孙太后做梦的话,却是信韩定受姜未授意杀了安定郡王的话。只是不知赵琮将这事儿埋在心底多久,埋到现在才说出来!

现在也的确是最适合说出来的时候,既能叫姜家一家死得透透的,又能——

他从前就觉着奇怪,赵琮为何始终不追封生父呢。尽管满朝官员都不会同意,但陛下好歹也起个头才是啊,这般未免太过冷血?不符陛下向来仁和的性子。

哪料到……

陛下怕是一直等着这一天吧,陛下当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该抓住的全部都抓住了。果然是不出手便得已,一出手就定要成事。

杜誉心中佩服。

姜家三代全部僵直了身子,包括姜未。

人们纷纷往里头看,见刚刚还狡辩的姜未都不说话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纷纷大声叫嚷,骂姜家恶毒,更请陛下严惩。

姜未回过神,正要替自己叫屈。

赵琮倒先道:“诚然,清关居士虽受上天旨意,朕也不能尽信这些。朕悄悄来,就是念着祖宗也常说齐国公如何忠厚,朕感念姜家护卫大宋百年的功德,想私下单独问姜未。哪料,朕被当成了西夏细作。”说到这儿,赵琮还自嘲笑了声,“也罢,此时趁都在,韩定作为姜未的得力副手,也一直在太原。朕做主,今日就当众人面一同问了。”

“好!”人们附和。

杜誉也才知道为何昨夜,赵琮叫人盯紧了韩定,不许他自尽。

韩定这会儿被带上来,他已经受过酷刑,对于此事供认不讳,还将当日过程一一讲清楚。他当时做这样的事,心中也怕,生怕日后被诬陷,还留了姜未的密信。赵琮派人去取回密信,公之于众人。

人证物证皆在,且都是铁证。

外头看着的百姓立刻叫骂起来,这是陛下还在,否则早有人朝姜未扔东西。

姜未心中生出茫然,他的父亲与儿子早已跪趴在地上。

杜誉趁势凛然道:“姜未藏有造反之心已久,作为太原通判,越过本官,私自关闭城门,联络平定军。更借搜索西夏细作之由,强派手下精兵搜查民宅。太原府在本官严格管辖之下,何来西夏细作?!我大宋与西夏向来有来有往,先头西夏使官从开封回国,还特地经过太原,拜见于我。大宋与西夏之间,从未有过这般龌龊。”

“姜未此次行为,醉翁之意不在酒。明面上大义凛然,实际就是想造反,篡夺皇位,毁我大宋根基,更欲坏我大宋与西夏的情谊!”

“姜家口口声声言道陛下对他们齐国公府刻意打压,姜家后人在开封胡乱生事,屡次有人上谏,陛下不得已才降了齐国公府的爵位。即便如此,陛下还保有姜家伯爵位,试问,你姜家还有何不满足?!”

“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

“一窝蛇鼠啊!”

“陛下圣明!”

外头的人被杜誉说得热血澎湃,继续叫骂。

杜誉顺势跪到地上:“陛下!人证物证皆在,请陛下治姜家之罪!”

众人齐喊:“请陛下治姜家之罪!”

姜未猛然回头,想要起身,身边的侍卫迅速压住他,并用布巾堵住了他的嘴,不许他再说话。

赵琮也看他。

姜未的眼中满是恨意。

赵琮十分不解,幼年时候不算,不过初次见面,何必带有这么大的恨意?他赵琮当个皇帝怎么了,就这么多人恨他?

赵琮眼中无波,他看着姜未宣布道:“姜家意欲造反,有违太|祖当初亲授‘齐国公’开国公爵位之意,对太|祖大不敬,收回太|祖亲赐宅屋,取回姜家后人身上所有的官位与功名,以及伯爵的爵位。”

就他们会拿太|祖说事儿?

赵琮心中冷笑,再道:“姜未心怀不轨,以下犯上,趁国家战乱之时,杀害安定郡王,陷害皇族,当为死罪。”

赵琮沉默片刻,平静道:“姜家造反,当诛九族。”

“……”外头的人们个个不说话了,这似乎是大宋开国以来,头一回诛九族?

清润的陛下仿佛也变得血红起来,他们有些怕,但又觉着,姜未犯的罪似乎就该诛九族。

赵琮继续道:“姜未想亲手杀朕,杀大宋皇帝,凌迟。”

“……”

凌迟都来了。

杜誉不免也有些手抖,这当真是开国以来独一份啊!

太原府衙,乃至整座太原城,似乎再度变得空落起来,连一丝呼吸声也闻不见。

姜未的父亲与儿子都没什么话好说,纷纷跪趴在地上,满身绝望。

赵琮再转身,看向众人,宣布道:“即刻执行。”

人们直愣愣地盯着他。

赵琮再道:“安定郡王为国出战,含冤而逝。朕,追封安定郡王为嗣安定亲王,追封安定郡王妃为嗣安定亲王妃。此事,回京大办。”

杜誉不好设想,若是在开封,陛下这么个追封法,会引来多少争议,怕是有人当场死谏也是有的。

毕竟本朝规矩重,也极为看重祖宗之道。

陛下既已过继,那就与安定郡王府再无关系。陛下的父亲便是先帝,这般册封生父,视先帝于何处?

但是此刻,赵琮这副清清淡淡的模样。杜誉不由想,若是在开封,即便真有人死谏,赵琮怕也是要一锤定音的。

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真是了不得。

在太原,这个境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百姓们不仅不觉得有违规矩,还觉着理所当然,更觉着陛下重情重义。而陛下金口一开,回到开封,再多人反对,已然无用。

木已成舟。

旁人是一件事当成两件事来做,这位是一件事能做成三件、四件甚至更多的事儿。

杜誉实在是佩服。

相关阅读:同桌令我无心学习请坚守住拥抱的底线敬事房悠闲日常丧尸他后妈虐文女主画风不对[穿书]天问扫描你的心关于我和我的沙雕恶魔室友穿越之我被男神碰瓷了公子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