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大唐极品闲人章节

第七十八章 质疑权威(第二章)

推荐阅读: 魔天 乡野小神医 我的父亲叫灭霸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赘婿当道 逆天邪神 修罗武神 龙王殿

狄仁杰被杜睿点了名字,身子微微一颤,他方才也看明白了,这里的学堂和他家里的私塾,完全不一样,但凡是被杜睿点了名的,基本上都要引发一场争论的。

狄仁杰虽然自认聪慧过人,寻常人家的孩子绝对比不过他,但方才听到的这些,要么是闻所未闻,要么就是大逆不道,虽然这时节,孔夫子在士林的地位,还没有像后世宋朝时那么高,但毕竟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门已经有了正统的地位,孔夫子作为儒门的开创者和领袖,地位还是不低的,这个时节敢于质疑孔夫子的人,恐怕都在这间学堂之内了。

老师

杜睿看着狄仁杰,笑了笑,道:放才吾等所言,你可是觉得大逆不道

狄仁杰忙道:弟子不敢,其实弟子也觉得那些经义无趣的很,只是如此质疑先贤,弟子不敢苟同。

杜睿一笑,道:这是为何

狄仁杰道:老师方才也说了,那些经义虽然于治国上,没有大用,但对修养身心,却有大用,既然如此,那些先贤所言,可见也是有道理的,然老师方才与诸位师兄,却又在逐句批驳先贤言论,弟子实在不敢苟同

杜睿笑道:先贤为何不可批驳,为何不可质疑我们今ri学习先贤的言论,是为了增强自身的修养,然其中一些错的,我们就应当假意改进。

狄仁杰一听,更加糊涂了,杜睿的说话方式,和他以前所接触到的完全不同,两眼迷惑的看着杜睿。

杜睿起身,解释道:先贤的言论,正确与否,我们也应当质疑,找出其中的根由,用我们的眼光去看待先贤的话,或许有许多都是狗屁不通的,论语泰伯之中曾有过一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可知道作何解

狄仁杰早慧,像论语早就已经倒背如流,自然知道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张口便道: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说完之后,狄仁杰仿佛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解,皱起眉头,思考了起来,那一本正经的模样,配上他那一张娃娃脸,显得有趣极了。

杜睿点点头道:是不是你自己也觉得这句话说得有些不可理喻,有违孔夫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本意

狄仁杰茫然的点了点头,道:老师千百年来都是这般解释的,弟子也不大好说

杜睿一笑,他知道对于这句话的解释,狄仁杰方才说的,就是当前的主流意识,说白了也就是愚民思想。下民可以驱使他们工作,却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目的。

对这句话的解释,为师以为按照断句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解释,你方才所说的,就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一种,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孔子的本义是下民可以驱使他们工作,却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很明显这样的解释是违背孔子提倡的仁义jg神的。

狄仁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那么老师其他两种解释呢

其中之一,可以将此句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解读为,对于民,其可者使其zi you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还有一种断句方式,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解释为,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那就是好事,应该让他们发挥,如果人民还没有掌握的话,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狄仁杰闻言,恍然大悟,以前读论语的时候,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通过杜睿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举例,也一下子豁然开朗。

老师那那一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才当真是孔夫子的本意

杜睿笑道:这可就需要深究了,要了解孔夫子说这句话的本意,首先就要弄清楚民在先周时期的意义,就能看到,这个断句是歧义.解释。在先周时期,百姓是有地位的,而民代表的则是奴隶,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跟牲畜和货物一样。周礼上曾说: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四曰儒,以道得民。按照周礼规定,儒是大宰官职之一,通过道的教化得到民。奴隶在大宰官员手下,是被奴役的人力。因此,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意思,跟百姓无关而是跟奴隶有关,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说明如何管理和使用奴隶的,而这正是周礼所规定的儒等大宰官员的职责。

刚刚才豁然开朗的狄仁杰这下又糊涂了,道:老师的话,弟子不明白。

杜睿一笑,要是这么容易就能明白,杜睿还真要怀疑狄仁杰这小小的身躯之内,是不是隐藏着一个现代人的灵魂了。

从孔夫子说出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来看,你方才的那种解释,确实应当是正确的,因为先周时期,努力是没有地位的,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只是工具,那么你还觉得孔夫子的话都是对的吗都是不能质疑的吗

狄仁杰似乎明白了一下,道:老师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杜睿道:既然对先贤的话,产生的怀疑,我们就应当有自己的形式标准,放开那些先贤至高无上的想法,用我们的理解,去看待他们的话,用我们的想法,再加以解释,使之可以成为我们的道德标准

狄仁杰闻言,沉思了一阵,突然眉开眼笑,道:老师我明白了,今后这句话,就应当被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管当年孔夫子的本意是不是这个,我们就应当这么理解。

杜睿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到底是千古名相,反映就是比一般人快,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也比一般人要快得多。

我们今天学习,不是为了照本宣科,将那些先贤的话,都死记硬背下来,然后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满口荒唐言,质疑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要务,无论是那些先贤的言论,还是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都不能全信,应当自己去辩驳是否正确,这就是我想对你们说的质疑权威,如果你们连质疑的勇气都没有的话,一种学说流传百年,不管是否适合那个时候的社会现状,都按照那种学说去执行的话,大唐如何进步,就好像我教导农人耕田一般,他们的耕作方法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可是用了我教给他们的耕作方法之后,亩产明显要提高了不少,这就是质疑,我先质疑了,他们的耕作方式,然后提出了我的见解,结果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质疑权威

见学生们还是有些懵懂,杜睿又接着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本领高强的工匠向人们传授营建的学问,说:要建任何东西,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将地基夯实。这时一个人不同意,问道:难道打井也要从底层做起吗

杜睿说完,学生们都笑了起来,狄仁杰也是开怀不已,显然他从来没见识过这样授课的。

杜睿道:这个故事,也是我方才所说的质疑权威,在求知的旅途上,权威们的结论观点是指引我们方向的路标,也会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但有时权威也会给我们带来疑惑,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大胆质疑。

狄仁杰道:老师,可要是我觉得我是对的,而别人又全都觉得我是错的,那么弟子该怎么办呢

杜睿道:你可以大胆的说出来,用事实去说话,而且质疑本身就是有勇气的体现,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就不能突破前人,就没有理xg的升华,而打开真理这扇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质疑,而生活当中所蕴含着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善于质疑,我们就可以找出前人的错误,使我们在真理的大道上迈进一步。

当然,质疑也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质疑是真理的追求者向缪误的挑战,任何质疑都需要长久地思考实践与探索,并非无端地怀疑或猜测。质疑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为了出名。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质疑同样必不可少。为师也并不一定永远都是正确的,你们在学习中质疑,既可以助己亦可助人。帮助自已与其他人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让我才让你们学会质疑,养成质疑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使质疑成为学习的要点

人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用之于我们自身。所以为师说:学贵质疑。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大海,大海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可是当今这时节,人们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记载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

自然也就对于社会的进步没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文明的发展。如今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jg神。

杜睿的这番话说出来,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大逆不道了,当今这个时节,人们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想要让这个时节的人具备怀疑jg神,知道什么叫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注,杜睿也觉得有些天方夜谭。杜睿无法影响那些所谓的社会jg英,也就只能从自己的这些学生开始了。

见学生们都陷入到了思考当中,杜睿暗自点了点头,坐到了一旁,他知道,要让学生们一下子接受他的这种言论,是不大容易的,尤其是已经接受过了儒家系统学说教育的那些学生,质疑先贤,批驳先贤,显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种怀疑的jg神,不会被当今这个社会所接受,很有可能还会受到严苛的攻击,和责难。

让杜睿没想到的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居然是狄仁杰,只见他一副探求到了真理的模样,喜道:老师弟子明白了弟子明白了便好像士兵手中用的兵器一般,青铜器,发展到铁器就是一种质疑下的进步,老师,弟子说得可对

杜睿笑着点点头,道:没错正是如此chun秋战国年间,那些诸侯国,有的用青铜器,因为这是他们的一贯认识,认为青铜器做出来的兵器坚固锋利,但是有人经过冶炼,发现铁经过冶炼之后,更加坚固耐用,并且经过了试验之后,论证了他们的想法,最终让铁质的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器,这就是一种进步,质疑下的进步

狄仁杰喜不自胜的拍了手,道:对对老师说得对,学生今后也要质疑,也要让老师所说的社会进步

杜睿欣慰的笑道:好了关于这一点,今天就说到这里,这里除了狄仁杰之外,你们跟随我学习也有两月了,此前为师就曾说过,你们愿意学习什么,要在这段时间里,自己思考,现在两个月已过,为师想要问问,你们想要学什么,想要从为师这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

杜承学第一个站了起来,道:老师学生听老师讲格物,学生认为格物之学,才是这个社会进步之本,所以学生想和老师学习格物老师那ri问学生,蒸汽所产生的动力能用来做什么,才能达到惠民的目的,学生也想好了。

杜睿闻言,也有了兴趣,道:你来说说看

杜承学道:老师遣人出海,探索大洋,然当今所用船只,无非就是借助风力,学生想,若是能用蒸汽取代风力,人力,船是不是能行进的更快,更稳,也能抵御更大的风浪

杜睿闻言,不禁大吃一惊,原本他教学生们格物,不过是想要在这些学生们的心里埋下科学的种子,没想到这个杜承学居然有这般见识,要知道蒸汽动力船,可是要到千年以后才被人提出了一种理论,而杜承学居然能在千年之前,就想到这一点,虽然这里面更加重要的是,他的启发,提醒,但杜承学的见识,也足以让杜睿惊诧不已了。

老师学生的想法是不是过于天方夜谭了,其实学生也想过,这个有些不大现实

杜睿忙道:不你的想法很有趣,也很有可能会实现,既然你选择了格物,为师从今以后便教你各物质学,若是你所说的那种船,当真能造出来的话,可是大大的功绩

杜承学受了杜睿的鼓励,也是信心倍增,道:学生一定不负老师所望

杜承学刚刚坐下,他的哥哥杜承业就站了起来,看着杜睿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胆怯,但杜睿却始终用一种鼓励的目光看着杜承业。

杜承业鼓足了勇气,道:老师学生没有承学那么大的志向,只想跟着老师学习农事学怎样能让亩产更高的法子,养活更多的人

杜承业的理想和他的弟弟相比,显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杜睿却依然点点头,道:农为国之根本,你想要学农事,这没什么不好的,好为师答应你便教你农事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叫韦思翰,在杜睿的众多弟子当中,是最调皮的一个:老师学生想跟老师学习武艺,将来做一个大将军,像老师一样,为大唐开疆拓土

杜睿一笑,道:为师可以答应你,但是学习武艺,也不能忘了读书,要不然将来也只能做一个武夫

韦思翰见杜睿答应,欢喜的坐下了,接着又有学生起身,说明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有愿意学纵横之学的,有愿意学天文的,有愿意学医术的,不一而足。

等到最后,学堂内就只剩下了一个狄仁杰,杜睿看过去,笑道:狄仁杰你愿意学习什么知识呢

狄仁杰已经思虑了半晌,此时见杜睿问起来,起身便道:老师学生此时还没有想好,只想要跟在老师身边学济世安民的大学问

相关阅读:自由轨迹罗二的朝战煞气冲霄重生之高中时代暗皇萌军机娘武神茅山九龙秘籍末日冰河网游之近战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