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越花开堪折直须折章节

大胆表白

推荐阅读: 修罗武神 贴身狂少 我的父亲叫灭霸 逆天邪神 赘婿当道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龙王殿 魔天 大叔,不可以 乡野小神医

大学生杜秋月很喜欢一首唐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她读了好几遍,心里一阵的懊恼

她喜欢一个男同学,可是一直不敢表白。哇靠,古代的人都这么勇敢,作为现代人的我是不是应该更加勇敢呢,那么,这个是必须的秋月心里想到。

自习课上,灯火通明,杜秋月合上课本,来到这位男同学面前说,“我喜欢你。”没想到哪位男同学说了一句,“抱歉,我不喜欢你。”教室内一阵的哄堂大笑。

杜秋月满脸通红跑回了宿舍。

真是太丢人,杜秋月拿起那本唐诗三百首,再次翻到了劝君莫惜金缕衣的页面,再次仔细的看了注释,爱情到来时一定要勇敢的去追求,一定要及时收获爱情,该出手时就出手。反复的看了几遍,接着看了详解。1、珍视眼前人:趁着青春貌美多加怜爱,莫待青春逝去,容颜衰老时叹惋、憾恨。、珍惜现时所有:人皆有一种陋习,总惦记着镜中月,水中花,沉湎其中,迷失自我。等到失去本身拥有时,痛苦,惆怅。其实,与其陷入虚幻,不如活得真实。身边的一个微笑、一声祝福、一次邂逅、一世亲情,甚至是失败、病痛、挫折、磨难,如果我们能少一些偏执,多一些感动,生活并不如所想的艰难。、惜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有什么比时间的流逝更让人哀伤。向天再借五百年,只能是期望。

看着详解,杜秋月发了呆,接着她随手拿起桌子上的盒子摔在地上,“我恨你,金缕衣的作者杜秋娘。”“刷”的一下,杜秋月就穿越到了唐朝杜秋娘的时代。

听说新皇始登大宝,乡野之间最近也暗地里频繁说道一些朝廷的事情,所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东拼西凑,她确定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农家,有两个哥哥杜俊杜智。

已经完全确定了这个年代虽然是唐代,但是绝对不是她所知的那个唐代,尽管历史极其雷同,但依然有所出入,她也大大的放下心来。

大的时代路线并没有改变,但细节部分却差了很多,比如说当今圣上是李诵,他的父亲是李适,沈珍珠的儿子。

清楚了这一点后,她倒反而放下心来,时代的主轨同她已知的历史还是一样的。这是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从它的繁华到衰退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到不用担心战乱引起的民不聊生,毕竟她现在身处农家,作为社会底层自然是最容易在战火中被牺牲的一部分。

这几日开始收成,杜氏总是带着二儿子去田间监工,以免顾的那些个外村人偷奸耍滑昧自家粮食,每晚拿牛车拉了粮食回来,准备等到官府来人收粮再一起卖了。

这个时候的农民种的粮食每年都有官府派专人来收,如果农户想省点功夫,一般都是直接卖给官府换些银钱,有的也宁愿拉粮到别的地方卖给粮食铺子多赚几文。她家以往的产量都是直接卖给了官府,今年杜氏也只余了一些打算去碾成面粉子用来给秋娘当日常主食。

家里分工十分明确,两个哥哥虽然都到了读书的年纪,但杜氏本身底子不薄,读书识字都是她亲自教的,现在又多了一个秋娘。因杜俊本身就不喜文章,从去年起每逢双日都在镇上的一间小武馆打杂顺便学些拳脚,而杜智聪敏好学一点就通,因此每天早起去山边放牛吃草顺便看书自习。她家里是有一头耕牛的,这牛还很壮实,经常有些一个村里的妇人来借牛做套车赶集去,杜氏也不含糊,虽然经常把牛白白借给他人,但也总托那些人帮忙买柴稍东西之类的。

至于那个据说得病死了的爹,秋娘虽然好奇但也不会去主动提及这个似乎被母子三人刻意遗忘的人,她毕竟穿过来不到月余,现成的一家三口还正在慢慢适应中,死人就更别提了。

平日杜氏到是不大外出,开始收粮之前都只在家里做些女红补贴家用。天气逐渐变热,杜氏也给秋娘脱了袄子换上了短襦,虽然是粗布但也透气舒适,杜氏的女红好的出奇,对作为新时代人类穿习惯了机器制衣的她来说,这自制的成衣虽然料子不好但样式却简单大方。又留神了旁的村民穿着,愈发觉得杜氏不简单,她的针线和手艺到赶得上专业培养出来的绣娘了。想来之前她的夫家也肯定是有几分本事的,不然怎么能娶到杜氏这样既会过日子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妇人。

虽然好奇杜氏的婚姻来历,但秋娘更眼馋的是她那一手好绣工,要知道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蜀绣,她这个满口关中呛的娘可是蜀绣一派的传人,从大岁开始拿针线,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光景了,放到现代那可是媲美大熊猫一样的存在了。

话说前阵子秋娘就缠了杜氏教她针线,开始的时候杜氏怕她磨坏了手指不肯,但到底经不住她软绵绵地撒娇,应付地给了她绷子和针线教了她点简单的东西,只等她过了新鲜劲儿自己放弃。

秋娘刚开始刺绣那几天却是吃了些苦的,虽然学起来不费脑子,但是开始时难免把嫩嫩的指头弄的又红又肿,若真是换了其他大岁的孩童绝对会甩了针线不干,不过这对拥有一个真正成人灵魂的她来说却不算什么,因为她深知在这个年代多一门手艺就多了份生活保障。

作为一个孤儿,从小就是在别人的冷眼中长大的她,一直渴望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切,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是人努力了就有回报的。上辈子她就是由于资质的平庸,别人两遍学会的事情她要花三倍的时间才能弄清楚,所以哪怕她拼劲了全力也只考上了一个三流的大学而已。难得她能重来一次,又拥有自己从前梦寐以求的东西,怎么会白白浪费光阴和才能。

直到杜氏震惊地发现她的小指头磨出了茧子,秋娘只用小孩子的语气天真地对她说:“秋娘想学,一定学好。”

于是从那天起,杜氏便也认认真真教起她正宗的蜀绣,这个母亲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女儿想学又有毅力学,那她就要用心教,一遍教不会就教两遍,一直到教会为止。

笔墨太贵,家里的只够杜智偶尔练字,杜氏就弄了些沙来撒在平滑的地面处,拿了树枝给她讲构图。从花草起,秋娘见她虽然着笔沙土但也画工整洁,十分惊奇。一般来说刺绣都是要花样的,但杜氏现在只是绣些个简单的小件去卖,对于沉浸蜀绣三十余年的她来说,一些个简单的绣工只是信手拈来罢了,她家传这门绣艺本就不需要在绣底衬稿。但秋娘每每见她不带图稿地穿针引线就敬佩不已,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到达这种境界。

其次是配色,由于便宜的棉线可选的色泽少,杜氏就总让大儿子在山角采了各式各样的花草回来教她辨色。

最后也最重要的就是针法,正宗蜀绣讲究的就是针脚的平滑和隐匿,针法更是大大绣类中最丰富者,细致到一百三十余种,成品以生动流畅为佳,比如她第一见到杜氏所绣的蜻蜓,看上去就像活物一般。

由于穿越来自带的福利,秋娘倒也很轻松地顺应着杜氏的教育认字学绣,虽刻意减缓了进度但还是让一家人啧啧称奇,直夸她聪明。尤其是杜氏,每日在她学习之余总用着欣慰喜悦的眼神打量她,似乎从不认识这个养了三年的女儿一样,每每夜里哄她睡觉也都喊些心肝肉,苦尽甘来之类的话,虽让秋娘暗笑不已,但能哄杜氏开心,她还是很乐意的。

起初秋娘还对没有半点油水的饭菜不大适应,但是过了大五天吃惯了也就那个样。杜氏的烹调手艺还是很好的,水煮菜也十分有味儿,大半个月前还买了面粉回来每日给她单独开小灶烙饼吃。两个兄弟看着她吃面饼很是眼馋,但也从不跟她争抢,每每她试着推让两人也都拒不接受,这也很让她感慨一番,愈发觉地对母子三人亲密起来。

至于那个据说得病死了的爹,秋娘虽然好奇但也不会去主动提及这个似乎被母子三人刻意遗忘的人,她毕竟穿过来不到月余,现成的一家三口还正在慢慢适应中,死人就更别提了。

这正是,一间牛棚一间屋,一头牛地三十亩,一个老娘会教书,一哥喜文一哥武。这样的日子却让她过的十分悠闲,少了就业压力重新变成了小孩子,没了开始的不适应,在一家人的关爱下,秋娘很是喜欢现在的田园生活。

这天中午吃完饭杜氏和杜俊去村外官府收粮的地方交租卖粮,家里只留了兄妹二人。老大杜智在院子看书,秋娘也搬了小矮凳坐在院子里一面晒太阳,一面拿着粗布练习绣工,毕竟家里没余钱买了绢帛供她学习女红,有几块旧布练手也是好的。

秋娘眼睛盯久了绣面有点发酸,刚准备远眺让眼睛休息时,便看见院子门前走进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妇女,手里牵着一个比秋娘高一些的小女娃。

那妇人见她抬头看来,便扯了张笑脸出来冲她道,“哟,秋姐儿,在院子里耍啊。”

秋娘还是看着这个妇人,慢慢从记忆里揪出来一个片段:那是十天前,自己在村路边搂沙子时候,看见这个姓王的女人同另外一个妇女扯八卦时候,说杜氏勾搭她家那个叫李老实的男人。

那个李老实她到是见过,来借过两次牛拉车,笑的憨憨的,杜氏没怎么搭理她,只拖他顺路从镇上稍上包糖果回来,给秋娘当零嘴吃。小小的饴糖块儿比制作简单的麦芽糖要贵上一些,但因为是纯天然的所以味道还不错,果子种类就更简单了,味甜的打糕和她手掌差不多大一块,吃一整块她到顿便吃不下饭了。(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时光陪伴着我们我是龙家三小姐无盐三小姐攻占修仙界民国小梦(空间)白手起家之热血都市白手起家之浪迹都市遇到你是一个意外我曾爱你噬骨给不系舟打工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