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幻想快穿之哥哥才是真boss章节

346、王熙凤的哥哥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大叔,不可以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逆天邪神 修罗武神 我的父亲叫灭霸 魔天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乡野小神医

第21章

贾府败落了, 比姜岩预想的速度还要快一些,而且和记忆中不同的是,并非是在元春去世之后, 在元春还在世的时候,贾家就被皇上给惩处了,要早上几年。

刑部介入调查, 贾家之前所有做过的那些恶事都被摆在了明面上,入狱的入狱, 流放的流放, 该杀的杀, 行云流水,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原本威名在外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已经彻底淹没在历史的河流当中。

薛家的薛蟠, 史家的大多数人,都是同贾家之人一样的下场, 姜岩得到的消息是薛蟠在被流放的过程当中死了,官方说法是因为长途劳走,体力不支导致的。

更具体的原因姜岩不知道,当然也可能根本就没有更具体的原因, 毕竟薛蟠现在就只是一个没用的人,又有谁会费尽心力的去对付他呢?

姜岩特意去打听了一些, 整个贾家只有贾宝玉幸存了,没有做任何触犯律例的事情, 无罪释放, 但是眼看着家人流放的流放,死的死,他心中恐怕也不好受。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那个冬天, 贾宝玉往城外树林走去,之后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他。

在所有事情尘埃落定之后,王子腾辞官回乡,奔劳一生终于可以休息了,他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王子腾认为这是陛下对他的格外开恩,在回乡之后时常心怀感激。

姜岩对于他这种想法不置可否,诚然皇上完全没有牵连到王家肯定是因为王子腾,但这不是皇上对他的格外凯恩,而是这些年王子腾勤勤恳恳,约束着王家族人从来不惹是生非,皇上又不是昏君,想要定罪也要有凭有据才行。

不过姜岩也没有必要去纠正王子腾的这种思想,在这个朝代,臣子对皇上一片赤胆忠心,其实不止是王子腾,就算是贾政没有多少才学,他的官职也是先帝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给的,但贾政依旧对皇室很敬重忠诚。

可以说只要没有造反之心的臣子,无论能力如何,无论是贪赃枉法,对皇室的忠心都是不用怀疑的,更别说王子腾了。

现在他已经年迈了,身体越来越不好,现在只要让他能够安享晚年就好,没有必要给他灌输平权的思想,当然也很有可能根本就灌输不进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他可以潜移默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一个人,但王子腾已经一把年纪了,和他说皇上没有惩治王家不是因为恩赦,而是因为没有罪行,王子腾肯定会认为那是因为姜岩对皇上不够忠心。

不过话说回来,姜岩走仕途本来也不是想要有一番大的作为,这一点和陈陵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目地,考科举走仕途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现在其他三个家族已经倾倒了,王家还在,接下来只要继续维持着这种情况,应该也就不会有问题了,于是姜岩想到了辞官。

在外界看来,是因为王子腾这些年劳苦功高,所以皇上才在针对其他三个家族的时候没有牵连到王家,姜岩这时候辞官,就正好让王家在朝廷彻底无人,造成一种王家也没落了的情景,之后也就不会有人再去在意王家如何如何了。

于是在姜岩在西北上任一年期满之后,他提出了辞官,以身体不好为由,这些年姜岩一直不曾娶妻,早就有人对他的身体情况议论纷纷了,现在正好借用一下这个由头。

皇上很快就同意了,也许是因为姜岩正是王家人的缘故吧,当今皇上不喜欢各个宗族之间有太过亲密的联系,一旦朝臣的权势大了,第一个受影响的就是天子。

但王家又着实没有什么错处,现在王子腾辞官了,姜岩也跟着辞官,正好解决了皇上不想要让世家发展强大的心思,皇上当然会同意了。

辞官回乡,家中人对他辞官的事情颇有微词,其中以王子胜和王仁为首的,可能是觉得王子腾都不做官了,姜岩再不做官,王家之后没有依靠。

可姜岩根本就不在意他们的感受,寻常百姓,遵纪守法安宁度日,要多么牢靠的靠山做什么?

可见经历了这几个家族的覆灭他们还没有看清楚,只要靠山不是皇上,王侯将相都有可能会倒下,然而即便是皇上就一定靠谱吗?皇上不得民心,百姓起义,靠着皇上依旧不靠谱。

不管什么时候,依靠着自身,不去以身试法,独自行走在人间才是最靠谱的。

王子腾行走官场数十年,对于姜岩辞官这个举动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自己就是辞官回家的,现在王家虽然没有被灭,但身处官场哪有真正的安全,姜岩辞官反倒是会比在朝廷上更加的安全。

“哥哥回来了其实也挺好的,我们兄妹都好久没有见面了,这回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不分开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但王熙凤看到姜岩还是忍不住撒娇。

“哥哥你不知道,之前朝廷的人来史家抓人,我真的被吓到了,每天晚上做噩梦,梦见的都是你,你被那些侍卫压着前往菜市口被斩首,接连被吓醒好几天,甚至到后来都有些不敢睡觉了。”

王熙凤想到那几天的噩梦就胆寒,好在那时候陈陵没有外出做生意,一直都了身边陪着她,之后陆续收到了姜岩的几封信,直到姜岩在信里说到他要辞官了,她才彻底的安心。

“让你担心了,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危机已经解除了,除非真的是做梦梦到,不然不会在遇到了。

王熙凤一笑,有些怅然,“有时候真的感觉就和一场梦一样,哥哥我竟然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我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会做母亲。”

母亲这两个字在她的印象当中存在感就不高,当第一次感觉到有孩子在她肚子里动的时候,那是她活了二十年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自己距离‘母亲’这两个字那么近。

不是她的母亲,而是她要做母亲了。

“所以说时间不等人啊,我们回不到过去,就只能珍惜现在了,陈陵还不错,算是你没有看错人。”当然也是他没有看错人,如果王熙凤所喜欢的对象是一个不足以托付终身的人,他一定会让她看清楚的,自然也就不会有现在两个人结婚生孩子的事情了。

王熙凤知道时间过的快,但回首发现比她想的还要快,在过几年她就要三十岁了,当她四十岁的时候她儿子也十九了,恐怕那时候她已经做婆婆了吧。

“那哥哥你之后有什么打算吗?”王熙凤知道姜岩不是混吃等死的人,虽然他不差钱,但一定不会让自己闲下来的。

“程先生已经年迈了,昨日我去看过他了,和他商量我准备继续在私塾里教书,或许还可以把私塾改成学院,我这个状元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了,但应该还有些分量,每个学生的束脩一年就是不少钱。”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十几年前的状元那也是状元啊,几年才出来一个的那一种,到时候肯定会乌央乌央的有人捧着银子前来,说不定哥哥还真的能够教几个状元出来。

说干就干,姜岩正是去私塾教书,并且将王家私塾改成了书院,完全对外开放,虽然还是要入学考试,但不再像从前一样开放的对象只是家族当中的人或者是家族推荐而来的人,而是不管有没有门路,都可以来参加入学考试的那一种。

眼见书院招收了好几个从来都没有读过书,和王家也没有任何关系的学生,更多的人前来报名,当然学院的录取率很低,但依旧源源不绝的人前来。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夏末,初秋开始,学院已经有了七十多个学生,一时之间姜岩的学院成为了金陵城内学术氛围最浓烈的一处,并且在下一次乡试的时候,有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考中了秀才,更加为书院打出了响亮的名号。

但姜岩没有继续招收学生,现在这些学生已经够多的了,最小的八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多岁而已,根据他们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量,能够用毕生的时间将这些学生培养成才,那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姜岩即便再厉害也终究精力有限,凡事都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王熙凤在她三十岁生辰那一年,陈陵为她举办了整整三日的流水席,他们现在是金陵城内人人称羡的夫妻,比别的夫妻成亲晚,同时也比许多夫妻恩爱伉俪。

许是因为他们两的例子太过惹眼,以至于金陵城内在之后的几年成亲率直线下降,许多女子不愿意在十几岁的时候出嫁,都要等到十七八岁之后。

男子虽然想要早些成亲,但能够定亲的都是门当户对的人家,女方不同意造成亲他要么退亲要么就只能等着。

从这些事情当中,王熙凤深切的看到了男女之间差别,女子只想要夫妻恩爱携手一生,而男子想的都是早些成亲传宗接代。

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都成了男子逼迫女子生儿育女的至理名言了,好像女子嫁人生子都是应该的,不是所有女子都有和他哥哥一样坚决的态度。

在她成亲之前就和陈陵说好了,二十岁之前不生孩子,如若王熙凤不想生孩子不能逼迫,如果婚后想要妾室通房就只能和离。

也不是所有女子都能够像卓文君一样,在丈夫在她年老色衰之后想要娶小妾的时候敢作诗讥讽,可即便像卓文君那样,最后不还是没有能够和司马相如分开,在司马相如说了悔改之后便重新接受他了。

最后只能无奈的说了一句‘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在思虑了很久之后,王熙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她生命里的两个男人聚集到一起,说出了这个决定。

“女子书院?”陈陵上下看着他的妻子,这女人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娘子你要做女先生啊?你那点儿学识……”

不是陈陵不相信王熙凤的能力,论管理能力她绝对没的说,但学术方面就有些欠缺了,从小罚抄书都是他写大份她自己写小份的,恐怕现在就连十一岁的儿子都比她背诵的古文多。

“当然不是我做女先生了,我是请人做,不过管理,经营铺子方面的东西我倒是可以教一教。”王熙凤笑嘻嘻的说着,“我知道我在文学上没有造诣,比不得你们二位,可我又不打算去考状元啊,哥哥你说过读书是为了明理,我明理了之后也就没有必要读书了对不对。”

陈陵惊讶看向姜岩,他没有和姜岩聊过这方面的问题,不过仔细想想这话的确像是他能够说出来的话,“那你办女子书院的目地是为了什么?你也说了女子是不能考状元的,难不成我朝还当真能够开天辟地头一遭,允许女子参加科举。”

王熙凤给陈陵一个白眼儿,她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这傻子还是不懂,真不知道他当年是怎么做的探花郎,如果不是当朝科场舞弊绝不姑息,她都要怀疑这家伙当年是买了一个探花郎来当。

“我想她办女子书院就是为了让女子明理吧。”现在即便是在大户人家,女子读书的都很少,除非祖上有过读书人家中也重视读书,记忆中不识字的王熙凤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还是哥哥了解我,和你成亲十年了一点儿默契都没有,真是郁闷死了。”王熙凤瞪了陈陵一眼,陈陵自知这件事情是他不够了解王熙凤的心思。

不过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认识的年头虽说不断,但绝对没有王熙凤和姜岩长,他们还是亲生的兄妹,自然更加默契了。

王熙凤想要做的事情,姜岩和陈陵自然是奋力帮忙,私立的书院也是需要各种手续的,有赖于王家和陈家都在金陵城盘桓多年了,建造女子书院天底下也不是只有他们一家,不过月余手续便办下来了。

与此同时书院也已经建造好了,可以开始收学生了,王熙凤作为院长,只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一年束脩一两银子,还有一个就是进入学院的大门之后便不准寻衅滋事。

一年一两银子的束脩并不算多,但说少也不少,要知道寻常人家一年的所有生活费也就二十两银子,再加上寻常人家大多重男轻女,怎么肯花一两银子的束脩费。

王熙凤之所以要定一两银子的门槛,就是不像让人认为她的学院太过廉价,她本来就没想着挣钱,只是为了让女子们可以知道那些男子们所学的知识。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才是天底下最大的骗局,因为那些男子知道,只要女子学习了,便会知道知识的好处。

王熙凤知道现在女子无法参加科举,甚至很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参加,她也不想改变什么,知识想要让女子有知识而已。

学院如火如荼的开张了,但在开张之后却是门可罗雀,每日只有三五个学生来上课,最多不超过十个,王熙凤也不气馁,不止是历史典籍,甚至她自己还亲自讲解管理能力,经商之道。

慢慢的竟然也好起来了,当然学生数量和姜岩的书院没有办法比,王熙凤已经满足了,还是那句话,她从来都不打算改变多少多,只不过做自己想做且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而已。

那些想做但是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她想过之后便抛之脑后了,专注眼前,做好她能做到的事情。

多年之后,书院相继迎来了两位女先生,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都是才学斐然的女子,因为讲述的生动有趣,又为书院引来了一批学生。

王熙凤还让人将她们在课堂上讲述的能容记录下来,等攒的足够多了编撰成为一本书,批量发行,但用的不是她们真是姓名,分别以‘木’和‘金’来作为笔名去发行,不是真名但又是出自真名。

当年林如海并没有被波及到,但贾敏因为母家的事情而伤心过度,郁郁寡欢没几年就去了,林黛玉因为母亲去了而伤心,最后竟然萌生出了出家为尼,了却红尘只留一片清净的心思。

被林如海和她哥哥劝说了好久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他们也不敢和林黛玉说嫁人的事情,怕她认为他们是在逼迫她,之后她便来到了这女子书院教书。

薛宝钗和林黛玉同样未曾嫁过人,当年哥哥薛蟠被判了流刑,但在流放的路上便去世了,薛夫人知道之后直接一命归天了,薛宝钗独自一人维持着薛家仅剩的几间铺子。

在三年守孝期之后也有过成亲的念头,但无一例外对方都是贪图她的钱财,薛宝钗知道那样的男子是万万要不得的,在一次王熙凤去看她之后,便答应王熙凤来到书院做女先生。

在书院里,薛宝钗和林黛玉都很欣赏对方的才华,虽然性情上存在一些诧异,但君子之间不就是要求同存异的嘛。

王熙凤因为开办了女子书院,她在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

三个原本都是结局悲凉的女子,这一次都有了属于自己不一样的精彩,即便还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比之从前,已经好上许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来了~~~~~、

今天来晚了抱歉,有事情耽搁了,明天凌晨的更新也泡汤了,尽量下午两点之前两章合一发出来,这个故事结束了,明天开始下个故事~~~~~

相关阅读:每天都梦到死对头在撩我我又初恋了还珠之晴倾天下还珠之禛心薇意神医术士:和美女做搭档最狂全能赘婿神医术士还珠之此情可待成追忆沙非笑的路撞脸夫妇[娱乐圈]